-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33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31963.X
申请日:2014-07-14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发电单元相互作用系数的新能源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以连接于新能源电站内一条馈线上连接的新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确定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为K0;(2)根据两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相互作用系数参考值K0,确定将馈线上的发电单元分群的数目N和群内发电单元的数量;(3)确定新能源电站等效简化模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充分考虑新能源发电单元之间暂态特性的差异性,等效简化后的新能源电站模型可准确模拟新能源电站并网的暂态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01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89670.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 Y02E10/763 , Y02E40/30 , Y02E40/72 , Y04S10/123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保护动作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管理层包括主控机、以及分别与主控机连接的本地调试监控台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所述站控层包括分别与管理层主控机连接的电能管理机和保护管理机;所述间隔层包括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电能管理机连接的n个并网点电压测量单元和无功功率控制单元、以及通过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总线分别与保护管理机连接的n个汇集线路保护测量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24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334048.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76 , Y02P90/82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备用需求的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电并网后的备用需求概率分布模型;确定备用约束条件;建立考虑备用需求的生产模拟模型;根据生成模拟模型对风电消纳能力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的风电并网后备用需求的概率分布模型,得到最优的风电并网后所需备用容量,从而能够优化机组的开机方式和运行出力计划曲线,达到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目的,为区域电网风电规划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3477.X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是否进入低电压穿越(LVRT)模式;b.正常运行时,风电机组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c.如果故障期间没有引起保护动作,则风机进入LVRT模式下直接电流控制;d.如果电网故障引起转子变流器过流或直流电容过压,则变流器进入闭锁状态、撬棒保护动作将变流器旁路,直至设定的投入时间结束,变频器恢复受控。本发明提出的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故障期间风电机组向电网快速注入无功电流,提供电压支撑,有助于风电机组实现低电压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9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410403530.0
申请日:2014-08-15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备用及调峰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基于生产模拟的新能源并网消纳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计算新能源并网后的备用辅助服务成本;计算新能源风电机组收益;计算备用辅助服务分摊成本;计算风电接入导致的调峰辅助服务分摊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备用及调峰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方法,通过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后引起额外服务服务成本的消纳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新能源引起的备用及调峰辅助服务成本,提出新能源并网后辅助服务成本的分摊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传统电源提供辅助服务积极性并保证提供者的利益,减少弃风/弃光,保证系统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24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4048.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76 , Y02P90/82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备用需求的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电并网后的备用需求概率分布模型;确定备用约束条件;建立考虑备用需求的生产模拟模型;根据生成模拟模型对风电消纳能力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建立的风电并网后备用需求的概率分布模型,得到最优的风电并网后所需备用容量,从而能够优化机组的开机方式和运行出力计划曲线,达到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目的,为区域电网风电规划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3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33477.X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是否进入低电压穿越(LVRT)模式;b.正常运行时,风电机组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式;c.如果故障期间没有引起保护动作,则风机进入LVRT模式下直接电流控制;d.如果电网故障引起转子变流器过流或直流电容过压,则变流器进入闭锁状态、撬棒保护动作将变流器旁路,直至设定的投入时间结束,变频器恢复受控。本发明提出的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故障期间风电机组向电网快速注入无功电流,提供电压支撑,有助于风电机组实现低电压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67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73884.7
申请日:2014-11-21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接入对局部电网影响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风电场出力特性及其与负荷相关性,评估其对局部电网消纳能力的影响;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对局部电网无功和潮流的影响,确定风电场无功补偿配置策略和控制策略;计算风电场提供的短路电流,校核相关母线容量和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评估风电场接入后局部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提出局部电网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分析风电场接入后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在电能质量指标超出标准规定时,确定可行的治理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分析全面、实用性强,为有效评估风电场并网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确保风电场接入后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