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9177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356943.4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局部加权线性回归预测运算的方法,运用映射简化计算框架对海量数据进行局部加权线性回归预测运算,步骤包括:确定带预测点,映射简化计算框架将待运算的数据点划分到多个节点储存在云平台上;各节点同时开始对划分到本节点上的待运算数据点进行运算,找到带运算数据点中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数据点;对符合第一阈值的数据点中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利用加权处理后的数据值计算出回归系数,代入到回归方程,计算出的回归方程的解即为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48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274064.1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扩展ISP信号唤醒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当前网络设备在待机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扩展ISP信号;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到所述扩展ISP信号,所述当前网络设备向所述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下级网络设备转发所述扩展ISP信号以唤醒所述下级网络设备,所述当前网络设备加入网络,以实现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的唤醒。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扩展ISP信号唤醒电力线通信网络的系统。本发明将扩展ISP信号用作电力线网络的唤醒信号,因为扩展ISP信号结构简单,检测实现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同时发送,所以可以降低待机模式下的功耗,可以快速唤醒网络,提高整个网络的唤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481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74064.1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扩展ISP信号唤醒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当前网络设备在待机模式下检测是否接收到扩展ISP信号;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到所述扩展ISP信号,所述当前网络设备向所述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下级网络设备转发所述扩展ISP信号以唤醒所述下级网络设备,所述当前网络设备加入网络,以实现所述当前网络设备的唤醒。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扩展ISP信号唤醒电力线通信网络的系统。本发明将扩展ISP信号用作电力线网络的唤醒信号,因为扩展ISP信号结构简单,检测实现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同时发送,所以可以降低待机模式下的功耗,可以快速唤醒网络,提高整个网络的唤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22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74063.7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前站点在当前时隙内,以广播形式向当前网络中的下级新站点发送信标,所述当前站点根据存储的所述当前站点的身份信息判断在预设周期内是否收到至少两个新站点的关联请求报文,如果收到,则将汇总后的关联请求报文发送给集中器;将所述集中器发送的汇总后的关联请求回复报文转发给所述至少两个新站点,以实现所述至少两个新站点的组网。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网站点和组网系统。本发明当前站点将接收的至少两个新站点的关联请求报文汇总后发送给集中器,提高了报文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组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22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210274063.7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前站点在当前时隙内,以广播形式向当前网络中的下级新站点发送信标,所述当前站点根据存储的所述当前站点的身份信息判断在预设周期内是否收到至少两个新站点的关联请求报文,如果收到,则将汇总后的关联请求报文发送给集中器;将所述集中器发送的汇总后的关联请求回复报文转发给所述至少两个新站点,以实现所述至少两个新站点的组网。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网站点和组网系统。本发明当前站点将接收的至少两个新站点的关联请求报文汇总后发送给集中器,提高了报文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组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21885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452103.8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监测数据展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依据在所述电网中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建立与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视图;依据所述数据视图,将预设的三维模型进行场景切割和模型分层;将所述数据视图与分层后的模型进行融合,作为数据模型集合;将所述数据模型集合进行展现。因为用于展现的模型是从整个三维模型中切割出来并进行分层的,所以不会占用过多资源,从而减轻了系统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252350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93950.1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N21/40 , H04N21/436 , H04N21/2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家庭设备与外部交互的方法,基于IPTV机顶盒和数据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外部设备提供的数据服务信息;将所述数据服务信息处理成适合与所述IPTV机顶盒相连的显示终端显示的数据后,提供给所述显示终端进行显示;该方法包括:构建数据服务信息;将所述数据服务信息发送至所述IPTV机顶盒。通过对现有IPTV机顶盒和数据服务器对数据的接收与发送方式的改变,使系统通过与电网电表采集系统与社区化网络相连,让用户足不出户了解家庭内的用电信息和社区服务内容,另外,提供多种形式的电能使用信息,并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多种形式形成报表数据呈现,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用电和提高了家庭用户和社区之间的互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024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212717.9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整合单元,用于从不同数据源中获取源数据,并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处理后生成与不同业务对应的统一接口的主题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主题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分析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任务请求,对所述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多节点、多任务的并行计算和分析;展现单元,用于展现所述分析单元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智能小区中海量数据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及系统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4241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8205.2
申请日:2011-12-28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的分析方法,包括:依据预设的采集间隔时间采集电力系统设备的实际功率和耗电量并确定其采集时间;获取设备功率表中存储的电力系统设备三种状态下的功率阈值;比较所述实际功率和功率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力系统设备的当前状态;累加采集到的电力系统设备在三种状态下的耗电量分别得到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设备的耗电量、电力系统设备每种状态耗电量所占比例以及电力系统设备每种状态持续时间所占的比例。根据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的分析方法得到设备在三种状态下的耗电量、电力系统设备每种状态耗电量所占比例以及电力系统设备每种状态持续时间所占的比例指导企业合理用电,减少电能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2394449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42206.9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插座,包括通信单元、处理器、计量单元和晶闸管,当处理器接收到通信单元转发的控制用电设备通或断的控制信号时,由处理器的输出控制晶闸管导通或关断的电信号,从而接通或断开用电设备的回路,改变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当该智能插座接收到通信单元转发的用电信息控制信号时,处理器读取计量单元内的用电信息,并通过通信单元发送出去。该智能插座不仅实现了对用电设备的远程控制,还能够获取用电设备的用电信息,满足人们对智能插座的功能需求。而且,该智能插座内采用了安全性能较高的晶闸管,在对智能插座进行开关操作时,不会产生瞬间电流,因此,不会出现触点烧灼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