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26756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236097.8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用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和呈放射状均匀设置在间隔棒框架外围的多根第一缓冲杆,每根第一缓冲杆通过安装座与间隔棒框架铰链连接,在每根第一缓冲杆的自由端端部设有线夹,在每个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杆一端与安装座铰接,另一端与间隔棒框架铰接。本实用新型用第一缓冲杆缓冲线夹与间隔棒框架之间的震动,第一缓冲杆两侧通过第二缓冲杆缓冲摇摆的震动,能够充分吸收导线振动产生的能量,有效防止导线舞动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导线疲劳破坏。维护方便,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21558027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234409.1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简易除冰装置。所述除冰装置包括环形外框和设置在环形外框内部的除冰环,除冰环内侧壁设有多个除冰刀,除冰刀的分布结构与高压输电线外层铝股绕制方向相匹配;所述除冰环与环形外框转动连接,并在除冰环一端设有从动齿轮,在外框底部设有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除冰环在环形外框内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带动除冰环和除冰刀转动,除冰刀的膛形结构与电线外部的膛槽匹配,产生一定的阻力,旋转除冰刀,则整个除冰装置会随着电线移动,在输电线路上进行除冰,除冰效果显著,线路除冰器的驱动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210664209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916494.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特高压导线耐张线夹压接管定位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定位框、定位尺和定位挡条,在定位框上设有定位标识显示视窗,定位尺其中一端插入定位框内,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在定位尺插入端的端部设有起始标识,其插入定位框的部分设有不同型号耐张线夹钢锚凹槽长度的第一定位标识,且起始标识和第一定位标识均对应置于显示视窗内;在定位尺置于定位框以外的端部设有表示不同型号耐张线夹钢锚尾端长度的第二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挡条固定安装在定位框远离定位尺插入口的端部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直观的判断其压接位置是否合格以及压接压接前耐张线夹铝管定位划印是否准确,给导线压接作业人员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48676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20036467.X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电力检修工具箱,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箱体的右侧壁中部安装有箱锁,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面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移动轮。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箱体的内部靠近工具存放槽的后侧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环形挡杆固定连接,通过多个环形挡杆与连接板形成一个护罩,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使其罩在工具存放槽的外侧,对工具存放槽内部存放的工具进行限制,避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得工具脱离工具槽,拿取工具时通过推拉杆拉动连接板,方便打开取用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38078.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调负荷资源优化的负荷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差异化创意搜索算法求解预先构建的负荷调控模型,得到可调负荷资源对应的优化结果;基于所述可调负荷资源对应的优化结果,得到可调负荷资源对应的优化运行方案;其中,所述可调负荷资源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可削减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平移负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涵盖多种负荷资源,能够较为完善的进行分类调控,对于较为复杂的负荷调控模型采用差异化创意搜索算法进行寻优,有较好的寻优效果,对于企业/区域等多种场景均可以较好的建立最优调控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以及能有效的降低用电压力,从而保障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93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11453437.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轻量化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电网信息GIM标准对GIM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GIM模型的几何数据;通过目标三维几何造型库对上述几何数据进行解析和剖分处理,得到上述GIM模型的三角面片几何数据;通过构建嵌套树的方式判断上述三角面片几何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的顶点数据,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上述重复的顶点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更新后的三角面片几何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三维几何造型后存在大量重复顶点造成的数据处理效率低、占用内存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1927.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宫飞翔 , 刘桁宇 , 刘耀先 , 叶鹏程 , 孙文强 , 郑伟 , 陈宋宋 , 王顺江 , 孙家正 , 张凯伯 , 孔祥宇 , 黄伟 , 石坤 , 赵立业 , 王舒杨 , 徐靖 , 董家伟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熔镁负荷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实际负荷值和风光储联合出力值确定负荷匹配指标;基于风光储装机容量和运行维护成本系数,结合预先构建的平均度电成本模型,得到平均度电成本;以负荷匹配度和平均度电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II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风光储装机容量;基于最佳风光储装机容量和需求响应建立主从博弈能源交易模型,并采用基于改进灰狼算法求解主从博弈能源交易模型,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方案;其中,预先构建的平均度电成本模型是以最小度电成本为优化目标,结合约束条件构建的。本发明采用基于改进灰狼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方案,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量及碳交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92656.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防汛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变电站静态防汛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变电站静态防汛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接着使用序关系分析法、反熵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对量化处理后的各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后根据各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变电站静态防汛风险等级划分,确定变电站静态防汛能力。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防汛评估指标繁杂、防汛数据主观性和模糊性强的问题,可对变电站静态防汛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048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1374678.5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供热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中的能量损耗量确定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中各电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和各天然气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利用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中各电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和各天然气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确定电能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和天然气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基于电能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和天然气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对综合能源供热系统进行电能供热功率和天然气供热功率分配,该方案考虑了系统传输耗量,简化了之前复杂的计算方法,同时计算出系统损耗量,并得到系统运行的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34982.7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降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三层优化降损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待优化配电网对应的三层优化降损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将所述优化结果作为降损方案对待优化配电网进行规划;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变压器分接头挡位、无功补偿装置位置、变压器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充分的挖掘降损空间,充分考虑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用户舒适度等因素,提出较为完备的降损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