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908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559274.9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一种神经电极结构及其植入方法和制作方法,该神经电极结构包括:彼此连接的柔性的网格部分和柔性的辅助植入部分;所述网格部分包括网格线,所述网格线包括数据传输网格线,所述数据传输网格线包括数据信号线和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包裹部分所述数据信号线;所述数据信号线包括电极位点,且所述绝缘部暴露所述电极位点;所述辅助植入部分包括条形部,所述条形部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网格部分连接,所述条形部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网格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763817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0977927.4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极阵列‑光纤复合神经电极,所述神经电极包括柔性电极阵列、光纤和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光纤固定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柔性电极阵列包括依次连接的焊点、互连导线和记录位点三个区域,所述焊点区域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表面,所述互连导线和记录位点区域卷曲包覆于光纤表面。所述复合神经电极经聚乙二醇(PEG)固化后可植入大脑的特定脑区,利用光纤导入光信号,可刺激或抑制特定脑区特定类型神经元的电生理信号发放,再由柔性电极阵列检测该神经元的电生理信号,可有机地将电生理信号检测和光遗传技术相结合,对神经环路、神经疾病和神经假体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24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49654.3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C07K19/00 , A61N1/05 , A61B5/0478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污染多肽、其修饰的神经电极及修饰方法和应用。所述抗污染多肽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段、支撑段、抗蛋白吸附段和神经元粘附段;所述抗蛋白吸附段包括两性离子型的多肽片段。所述抗污染多肽通过两性离子型的多肽片段带电荷的侧基与水分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降低了神经电极表面对溶酶素﹑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G和人血清白蛋白等常见蛋白的吸附性,同时通过所述连接段、支撑段、抗蛋白吸附段和神经元粘附段之间相互配合,保障了多肽抗蛋白污染的功能,增加了修饰表面对神经元细胞的粘附,有效提高神经电极在生物环境下长期信号调控和测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38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977927.4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极阵列-光纤复合神经电极,所述神经电极包括柔性电极阵列、光纤和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光纤固定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柔性电极阵列包括依次连接的焊点、互连导线和记录位点三个区域,所述焊点区域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的表面,所述互连导线和记录位点区域卷曲包覆于光纤表面。所述复合神经电极经聚乙二醇(PEG)固化后可植入大脑的特定脑区,利用光纤导入光信号,可刺激或抑制特定脑区特定类型神经元的电生理信号发放,再由柔性电极阵列检测该神经元的电生理信号,可有机地将电生理信号检测和光遗传技术相结合,对神经环路、神经疾病和神经假体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7544.9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电刺激电极、其制备方法和植入方法,所述的电极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绝缘层、导电层和顶部绝缘层,电极沿长度方向分为植入段和连接段,植入段的宽度小于连接段的宽度,导电层包括定位植入圈、至少两个电极片和连接线,电极片包括位于植入段的触点和位于连接段的连接点,触点和连接点通过连接线连接;定位植入圈位于植入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定位植入圈所在位置的基底绝缘层和顶部绝缘层开设有定位孔,触点通过暴露孔露出,连接点通过连接孔与连接触点片连接。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批量加工且成本低,进一步地设置定位孔,进行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567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63108.8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B5/04 , A61B5/0478 , B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将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中的实心结构、网格结构和梳齿状结构浸没于固化剂中,以及从固化剂中取出该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使得网格结构和梳齿状结构发生弯曲,网格结构发生自组装,梳齿状结构自组装形成针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将二维平面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组装成具有三维结构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可以大大减小植入过程造成的损伤,与通过滴涂法对柔性神经微电极梳进行处理相比,使用浸没的方法处理得到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组装后的结构更有序,形成的针状结构直径更小,表面更光滑,电极植入过程造成的损伤更小,更适用于作为脑神经检测元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6747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1183487.7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B5/04 , A61B5/0478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及其制备方法和植入方法,所述柔性神经微电极梳主要由柔性衬底层、柔性绝缘层和设置于柔性衬底层和柔性绝缘层之间的金属连接线层组成;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包括依次连接的梳齿状结构、网格结构、实心结构和焊盘;梳齿状结构上设有电极位点;焊盘上设有焊接点;金属连接线层由金属连接线组成,金属连接线连接电极位点和焊接点;电极位点和焊接点表面没有柔性绝缘层。本发明制备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具有线到网到面的渐变式结构,提高了形变过程中的力学稳定性。该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的力学性能与脑组织相匹配,植入面积小,不会引起大脑的炎症反应,可对脑电信号进行多点、长期稳定跟踪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8537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30076.0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N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神经电极以及柔性神经电极的植入方法。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柔性衬底、柔性绝缘层以及位于柔性衬底和柔性绝缘层之间的导电层和磁性材料层;其中,导电层包括至少一条导电线,导电线包括互连导线以及分别位于互连导线两端的记录位点和焊点;磁性材料层包括多个磁性材料部,磁性材料部与第一部分互连导线一一对应;柔性绝缘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与记录位点一一对应,通孔贯穿柔性绝缘层露出对应记录位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柔性神经电极具有磁性,能够在磁场力的牵引作用下植入大脑皮层,进而使得柔性神经电极的植入对脑组织不会造成较大的急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66674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83487.7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IPC: A61B5/04 , A61B5/0478 , B8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4 , A61B5/04001 , A61B5/0478 , B81C1/00015 , B81C1/0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及其制备方法和植入方法,所述柔性神经微电极梳主要由柔性衬底层、柔性绝缘层和设置于柔性衬底层和柔性绝缘层之间的金属连接线层组成;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包括依次连接的梳齿状结构、网格结构、实心结构和焊盘;梳齿状结构上设有电极位点;焊盘上设有焊接点;金属连接线层由金属连接线组成,金属连接线连接电极位点和焊接点;电极位点和焊接点表面没有柔性绝缘层。本发明制备的柔性神经微电极梳具有线到网到面的渐变式结构,提高了形变过程中的力学稳定性。该植入式柔性神经微电极梳的力学性能与脑组织相匹配,植入面积小,不会引起大脑的炎症反应,可对脑电信号进行多点、长期稳定跟踪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9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559274.9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Abstract: 一种神经电极结构及其植入方法和制作方法,该神经电极结构包括:彼此连接的柔性的网格部分和柔性的辅助植入部分;所述网格部分包括网格线,所述网格线包括数据传输网格线,所述数据传输网格线包括数据信号线和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包裹部分所述数据信号线;所述数据信号线包括电极位点,且所述绝缘部暴露所述电极位点;所述辅助植入部分包括条形部,所述条形部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网格部分连接,所述条形部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网格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