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0kV全电缆出线变电站接地短路故障入地电流分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4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012517.2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全电缆出线变电站接地短路故障入地电流分流方法,本发明分流系数表征了接地网或架空地线对故障电流的分流能力,可以用于分析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模拟计算可以用于分析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的地线分流系数,应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地线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当变电站接地电阻较大或出线数量较少时,地线分流系数较大,110kV全电缆出线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电缆接地的金属外皮能够分流,确定其分流原理、模型及分流系数的取值范围,对于城市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将大有帮助,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接地短路时入地电流的计算值,从而提高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减少降阻措施及费用。

    一种安全型风力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248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84400.5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型风力发电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端固接有叶轮鼓;所述叶轮鼓固接有多组转动叶片;所述壳体的内部固接有油箱;通过油箱内部的润滑油向导油壳流动,导油海绵可以缓冲润滑油的流动,导油海绵上的润滑油可以吸附在导油滚珠的表面上,转动轴的转动会使导油滚珠转动,导油滚珠的转动与转动轴表面发生摩擦,从而使润滑油传递给转动轴上,进而使导油滚珠可以把润滑油传递给转动轴上,从而保证转动轴转动的流畅性,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轴卡顿的维护次数,进而减少工作人员攀爬壳体,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种110kV全电缆出线变电站接地短路故障入地电流分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4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12517.2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全电缆出线变电站接地短路故障入地电流分流方法,本发明分流系数表征了接地网或架空地线对故障电流的分流能力,可以用于分析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模拟计算可以用于分析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的地线分流系数,应用该方法分析影响地线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当变电站接地电阻较大或出线数量较少时,地线分流系数较大,110kV全电缆出线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电缆接地的金属外皮能够分流,确定其分流原理、模型及分流系数的取值范围,对于城市变电站接地网设计将大有帮助,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接地短路时入地电流的计算值,从而提高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减少降阻措施及费用。

    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及水上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97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4850.9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光伏平台及水上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漂浮平台、光伏组件、起伏式锚固器、水面削浪器和锚固座,若干个矩形布局在一起为浮台系统,每个所述漂浮平台作为一个浮台单元,漂浮平台上布设安装有若干个所述光伏组件,漂浮平台的下方安装有起伏式锚固器,起伏式锚固器与锚固座固定相连,锚固座锚固在河底内,起伏式锚固器和锚固座为锚固单元;漂浮平台上至少安装有一个所述水面削浪器。本发明引入锚索万向球节机构和钢索浮动调节单元,实现了锚索的均匀受力与水位变化的自适应调节,延长了使用寿命并简化了安装。水面削浪器采用逐级削浪和独特的板体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波浪对浮台系统的冲击。

    一种安全型风力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248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984400.5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型风力发电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端固接有叶轮鼓;所述叶轮鼓固接有多组转动叶片;所述壳体的内部固接有油箱;通过油箱内部的润滑油向导油壳流动,导油海绵可以缓冲润滑油的流动,导油海绵上的润滑油可以吸附在导油滚珠的表面上,转动轴的转动会使导油滚珠转动,导油滚珠的转动与转动轴表面发生摩擦,从而使润滑油传递给转动轴上,进而使导油滚珠可以把润滑油传递给转动轴上,从而保证转动轴转动的流畅性,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轴卡顿的维护次数,进而减少工作人员攀爬壳体,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种屋面光伏支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37598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0901642.7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屋面光伏板施工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屋面光伏支架,设置有混凝土块体;U型地脚螺栓预埋在所述混凝土块体内部;钢板套装在所述U型地脚螺栓上;螺母螺旋套装在钢板外侧的U型地脚螺栓上。混凝土块基础可采用工厂制作,保证质量;由于大部分工作在工厂完成,施工速度快,节约人工成本,经济合理;将混凝土块基础砌筑于屋面,不破坏原有屋面防水,避免屋面渗漏;由于此屋面混凝土基础截面面积小,不影响原屋面排水水路,保证了屋面顺利排水;考虑了砂浆层的粘接力,减少了屋面的基础增重。

    一种新型柔性减震结构、减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829287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0731997.6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隧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柔性减震结构、减震系统,设置有减震层,减震层设置在隧道衬砌外侧;柔性接头活动连接相邻的减震层。通过在隧道衬砌层外侧设置柔性减震结构可以减小地震波能量向隧道结构的传递,防止隧道发生错台降低隧道抗震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新型柔性减震结构结合减震层和柔性接头的两者的优势,能够有效的减小地震波能量向隧道衬砌层传递,减小地震动对隧道变形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柔性减震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减震效果进行了论证,柔性减震结构的设置可以减小地震波能量向隧道结构的传递,防止隧道发生错台,减小隧道衬砌厚度降低隧道抗震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防塌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999685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3073362.8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防塌孔装置,包括第一钢制外筒,所述第一钢制外筒的一侧设置有上外企口,且第一钢制外筒和上外企口的内壁设置有预制混凝土护筒,所述第一钢制外筒和上外企口的顶端均安装有下内企口,且第一钢制外筒和上外企口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钢制外筒。该可循环利用的防塌孔装置,通过预制混凝土护筒作为隔离层,待桩孔浇筑完成后,通过机械将第一钢制外筒和第二钢制外筒拔出一段,然后拧动第二固定栓脱离第二固定孔内部,取消对上外企口和下内企口之间的锁定,便于对一段第一钢制外筒和第二钢制外筒进行分离,通过分段拆分的方式,保证回收的效率,从而解决了不便于拔出进行重复利的问题。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柔性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86151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785130.2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柔性减震装置,包括台座;所述台座的端部固接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端部固接有柔性隔震支座;所述柔性隔震支座的端部固接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的侧壁固接有复合橡胶;所述复合橡胶的内部插接有销钉,且穿透销钉;所述台座的端部固接有防撞板;所述柔性隔震支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单元;通过柔性隔震支座、复合橡胶、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和二号弹性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多个缓冲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地震时电气设备减少高频地震而发生共振,替代了传统使用混泥土锚固的刚形减震装置,防止设备共振造成严重损坏。

    一种新型材料制造的装配式房屋轻质墙板

    公开(公告)号:CN214941885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031184.3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材料制造的装配式房屋轻质墙板,包括板本体;所述本体的前板面附有耐火涂层,耐火涂层内层为石棉层,石棉层内层为防潮层,防潮层背面设有拼装组件;所述拼装组件用于本体的拼装固定,且拼装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块;所述防潮层背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连接若干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形状呈L形,连接块的一端固接凹槽内表面,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上,固定板的另一端为U形槽,且固定板的另一端内部滑动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