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7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114406.9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4 , Y02E60/7869 , Y04S10/18 , Y04S4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目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要实现的功能;2)根据站内设备在保护、测控方面的需求将功能分解为IEC61850标准逻辑节点;3)将逻辑节点按照标准中规定的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划分;4)给出以逻辑节点形成表示的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5)将逻辑节点按照最优的原则组态;6)确定IED设备的功能和其网络结构;7)对系统配置文件进行校验与预期要求比较;8)相应IED配置文件下载。本发明的方法填补了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中实现方法和流程方面的空白,解决了目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0739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033007.2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成 , 徐石明 , 王善祥 , 刘剑欣 , 王海峰 , 戴志强 , 周邵亮 , 邓烽 , 熊剑 , 刘辉 , 梅德东 , 吴骞 , 陈德辉 , 黄树帮 , 桑林 , 潘明 , 蔡华 , 李曼岭 , 胡红线 , 姚永峰 , 崔应宇 , 赵慧光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38 , Y04S10/16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调度的备自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备自投系统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子系统、备自投子系统和变电站监控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调度自动化子系统与变电站监控子系统通过通讯网络相连接,所述变电站监控子系统与备自投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缓存进行连接。本发明的基于电网调度的备自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既可实现变电站之间的备自投和过负荷联切功能,也可实现变电站内的备自投和过负荷联切功能,可替代现有的已使用的各种备自投装置和系统,既降低了电网建设成本,又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保证电网负荷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88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684184.1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贯穿于变电站全生命周期二次系统资源配置方法和配置系统,本发明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备组合与功能构成,抽象成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备和设施资源对象,然后定义出这些资源的最小单元,采用UML语言描述各种资源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UML类图定义资源的XML描述语法,最终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资源的XML描述。本发明采用与IEC61850相兼容的描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变电站已有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后续的现场调试、运维检修、扩建改造环节直接利用,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这些环节的工作效率,为更深入的信息综合应用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8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84184.1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贯穿于变电站全生命周期二次系统资源配置方法和配置系统,本发明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备组合与功能构成,抽象成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备和设施资源对象,然后定义出这些资源的最小单元,采用UML语言描述各种资源类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UML类图定义资源的XML描述语法,最终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资源的XML描述。本发明采用与IEC61850相兼容的描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变电站已有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后续的现场调试、运维检修、扩建改造环节直接利用,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这些环节的工作效率,为更深入的信息综合应用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54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0267.1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EC61850标准的继电保护系统功能建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依据映射原则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模型映射到IEC61499标准的模型,得到功能状态转移状态机模型;采用SDL语言对状态机进行图形化描述;在建模环境下采用Cadvanced-to-C工具对正确的系统描述进行编译,生成与SDL图形描述系统相一致的标准C代码程序及接口函数;完成接口函数;完成程序与Win32平台的集成,编译,得到与对象系统功能一致、实用的虚拟实现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对继电保护系统级建模方法缺失的问题,能够提高诸如系统级测试等应用场景的效率,降低因功能变化带来的相关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43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253947.3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巡航成像的温度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包括将热成像拍摄与自动巡航两个步骤相结合,通过布设轨道的方式,利用自动巡航的轨道车,承载红外热成像仪来对工业设备温度变化和温度场分布进行实时监测,产生实时图像和温度数据,对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发热设备的表面温度进行有效检测与跟踪。本发明大大提高热成像监控范围,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温度检测实时性;解决了既有方法存在的人工检测不方便不准确,工作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43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53947.3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巡航成像的温度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包括将热成像拍摄与自动巡航两个步骤相结合,通过布设轨道的方式,利用自动巡航的轨道车,承载红外热成像仪来对工业设备温度变化和温度场分布进行实时监测,产生实时图像和温度数据,对大型工业生产中的发热设备的表面温度进行有效检测与跟踪。本发明大大提高热成像监控范围,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温度检测实时性;解决了既有方法存在的人工检测不方便不准确,工作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7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14406.9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4 , Y02E60/7869 , Y04S10/18 , Y04S4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目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要实现的功能;2)根据站内设备在保护、测控方面的需求将功能分解为IEC61850标准逻辑节点;3)将逻辑节点按照标准中规定的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划分;4)给出以逻辑节点形成表示的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5)将逻辑节点按照最优的原则组态;6)确定IED设备的功能和其网络结构;7)对系统配置文件进行校验与预期要求比较;8)相应IED配置文件下载。本发明的方法填补了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中实现方法和流程方面的空白,解决了目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8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59307.5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变电站监控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又包括频率控制子系统、电压控制子系统、负荷控制子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子系统和无功控制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控制系统与变电站监控系统通过通讯网络相连接,所述综合控制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缓存进行连接,所述变电站监控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装设于变电站值班室内。本发明可替代现有的已使用的各种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故障解列装置、主变过负荷联切装置、接地选线装置和无功投切装置及其相应系统,既避免了研发人员的重复开发,缩短了开发周期,同时又降低了电网建设成本,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保证电网负荷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203774632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20832633.X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送式电力设备舱包括舱体,舱体设有舱门,舱体内安装有办公电源、照明灯、空调、换气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风机控制器以及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上述电气设备与办公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数据通过空调控制器调节空调;湿度传感器将湿度数据发送至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根据湿度数据通过风机控制器调节换气扇;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根据舱外工作环境的亮度通过灯光控制器调节照明灯。本设备舱不仅为设备提供可靠运行环境,为智能变电站调试、运行人员提供现场作业条件,还能保证设备舱内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的自动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