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3547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701349.1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塔连续给料锁气装置,包括上部给料装置、下部给料装置、连接在二者之间的气体密封装置和驱动装置;上、下部给料装置结构相同,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转轴、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固定于转轴的周向方向,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气体密封装置为一腔体,腔体入口与上部给料装置的壳体出口连通,腔体出口与下部给料装置的壳体入口连通,腔体侧壁设有与腔体内部连通的注氮管;驱动装置分别与上、下部给料装置的转轴传动连接。本发明给料锁气装置分别设于再生塔的入口和出口,该装置一方面可以实现炭基催化剂进出再生塔,另一方面该装置设有的气体密封装置利用氮气产生的压力可以有效避免空气随炭基催化剂进入锁气装置和再生塔。
-
公开(公告)号:CN105233627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78382.8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B01D5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分仓室错流移动床装置,该装置包括移动床,设置在移动床两侧的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烟气由入口联箱进入移动床,经出口联箱输出,移动床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卸料口,移动床由隔板和多孔板分隔成多个仓室,多孔板垂直于烟气流向设置,隔板平行于烟气流向设置。本发明装置在烟气含硫量较高的条件下可实现烟气的分仓室净化。烟气进入不同仓室时,控制给料阀来控制物料下降速度,通过不同速度组合降低物料整体下降速度,从而降低物料消耗。本发明可扩展性强,根据需要可设置四至八个分仓。
-
公开(公告)号:CN10701033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0396955.7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进行料位连续测量的料仓,用于储存颗粒物料,包括料仓本体,料仓本体包括料仓顶盖、料仓周壁和料仓底壁,料仓周壁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图形,料仓顶盖和料仓底壁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料仓顶盖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料位计,所述料仓本体中还设有料面形状保持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料仓本体内,该料面形状保持机构为顶点向上的正锥体,正锥体垂直布置且其中心轴线穿过进料口,正锥体的母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不小于颗粒物料的安息角;所述料仓底壁为向下的锥体状斜面,母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不小于颗粒物料的安息角。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料仓中料面形状始终基本保持不变,降低了料位连续测量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37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986779.2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段式炭基催化剂再生塔系统,以提高炭基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增强炭基催化剂再生塔与脱硫脱硝吸附塔的匹配性和灵活性。本发明的再生塔塔身由上至下依次分为预备段、预热段、第一过渡段、加热段、第二过渡段、冷却段和出口段,所述预热段、加热段和冷却段三段均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再生塔塔身为管程,管程走炭基催化剂,壳程走换热介质;炭基催化剂从塔顶进入,经由管程达到再生塔的底部,其中在预热段与加热段之间设置第一过渡段,在加热段与冷却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段,两个过渡段用于排出塔内富集有SO2气体,排出SO2气体通至制酸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52561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1011046.3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1L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物料对筒仓的作用力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该测定装置包括筒仓支撑架、筒仓、给料机、卸料旁路、仓底正压力测定装置、漏斗壁切向作用力测定装置、漏斗壁法向作用力测定装置;筒仓支撑设于筒仓支撑架上;仓底正压力测定装置位于筒仓底部漏斗口处;筒仓底部的一侧漏斗壁处设有所述卸料旁路,漏斗壁切向作用力测定装置、漏斗壁法向作用力测定装置分别形成筒仓底部的另两侧漏斗壁;给料机的给料出口位于筒仓上方。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测定结果可靠,实际应用于筒仓设计可提高设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4973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74125.6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0/002 , B08B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基催化剂脱硫脱硝装置的粉尘收集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粉尘散点系统:包括粉尘汇集管道和将运输机粉尘出口、筛下粉尘仓粉尘出口与粉尘汇集管道连通的管道,连通运输机粉尘出口的管道上设气动开断阀,筛下粉尘仓粉尘出口的管道上依次设手动插板阀、旋转阀和气动开断阀,各管道通过耐磨三通管与粉尘汇集管道连通;气力收集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罗茨风机,旋风除尘器与粉尘汇集管道的出口端连通;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底部的出口管道设旋转阀;卸载系统:包括粉尘储存仓,粉尘储存仓顶部与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粉尘出口管道连通,粉尘储存仓底部的粉尘出口管道上依次设手动插板阀、旋转阀和伸缩溜槽。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9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96957.6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基催化剂全封闭储存装置,包括储存仓本体,顶部设有入口流管,底部设有出口流管,入口流管和出口流管分别设有入口插板阀和出口插板阀,储存仓本体内设有接料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接料机构设于入口流管下方,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传输机构为斜向布置的U型槽管,U型槽管的上端设于接料机构的出料口处,下端设于储存仓本体的下部,U型槽管的槽底设有多个与水平面垂直的隔板。本发明提供的储存装置可以实现物料缓慢由上至下滑落至底部,避免直接从入口跌落到底部,减小物料落差,降低了物料的破损;同时,传输机构内设有隔板,形成“料磨料”,减小物料向下移动冲刷造成的设备本体磨损和物料的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0701033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96955.7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进行料位连续测量的料仓,用于储存颗粒物料,包括料仓本体,料仓本体包括料仓顶盖、料仓周壁和料仓底壁,料仓周壁的横截面为中心对称图形,料仓顶盖和料仓底壁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料仓顶盖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料位计,所述料仓本体中还设有料面形状保持机构,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料仓本体内,该料面形状保持机构为顶点向上的正锥体,正锥体垂直布置且其中心轴线穿过进料口,正锥体的母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不小于颗粒物料的安息角;所述料仓底壁为向下的锥体状斜面,母线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不小于颗粒物料的安息角。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料仓中料面形状始终基本保持不变,降低了料位连续测量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64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89451.1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1L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物料对筒仓壁侧压力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包括筒仓、测力单元、升降单元和支撑框架,筒仓上方设有给料机,底部设有卸料器;支撑框架设于筒仓一侧,支撑框架顶部的横梁位于筒仓的一个侧壁的上方;升降单元包括电机、设于横梁上的定滑轮和通过定滑轮连接电机与测力单元的绳索;测力单元包括测力件和测力钢板,测力件为两端设有连接机构的测力计,测力件一端与绳索连接,另一端与测力钢板的上部连接,测力钢板的下部设有滚轮;位于横梁下方的侧壁的两个相邻侧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测力钢板上下滑动及左右摆动的限位槽,测力钢板的滚轮与横梁下方的侧壁滚动接触。该装置可辅助用于设计筒仓壁的承载能力,增加筒仓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12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96954.2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0 , B01D53/02 , B01D53/8637 , B01D2251/2062 , B01D2253/102 , B01D2255/702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炭基催化剂脱硫脱硝装置的氨注入系统和方法,吸附塔设有入口烟箱,烟气系统和氨注入系统与入口烟箱连通,氨注入系统包括氨气系统、空气系统及用于将氨气和空气混合的混合气系统;混合气系统包括静态混合器和将其与入口烟箱连通的混合气管道,混合气管道上与入口烟箱连通处设有多个喷嘴;氨气系统包括氨源、连接于氨源和静态混合器之间的氨气管道,以及按照氨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氨气管道上的第一流量计和气动流量调节阀;空气系统包括离心风机、连接于离心风机和静态混合器之间的空气管道,以及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空气管道上的第一电动挡板阀、第二流量计、加热器、温度计。本发明系统和方法稳定、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