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动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05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20565.X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改变非关键负载的电压,来控制非关键负载的功率消耗,使非关键负载的功率消耗曲线跟随新能源机组的发电曲线同步变化,以吸收由于新能源发电导致的功率波动;所述非关键负载为能够正常运行于一定量电压波动下的用电设备;步骤2:实时跟踪微电网系统的母线电压,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来稳定母线电压。本发明可以促进孤岛运行状态下的微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运行,减少储能装置的容量需求,有效提升微电网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一种基于主动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05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720565.X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改变非关键负载的电压,来控制非关键负载的功率消耗,使非关键负载的功率消耗曲线跟随新能源机组的发电曲线同步变化,以吸收由于新能源发电导致的功率波动;所述非关键负载为能够正常运行于一定量电压波动下的用电设备;步骤2:实时跟踪微电网系统的母线电压,通过调整新能源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来稳定母线电压。本发明可以促进孤岛运行状态下的微电网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运行,减少储能装置的容量需求,有效提升微电网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一种电力设备支撑桩体便携式振动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0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106768.3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支撑桩体便携式振动检测装置,用于由检测人员单人携带对支撑电力设备的桩体进行振动检测,包括:基础架,用于检测人员随身携带时与检测人员身体固定;姿态调整组件,与基础架固定连接,用于调整检测姿态和角度;检测组件,与基础架和姿态调整组件固定连接,用于感应并显示支撑电力设备的桩体的振动状态。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支撑桩体便携式振动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的普适性、机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检测数据片面性和随机性的技术问题,丰富了检测模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一种电力变压器噪声辅助检测装置及执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806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055358.0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噪声辅助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力变压器的噪声,包括:底座,为内部中空的壳体,放置于地面上;升降杆套件,可实现升降功能的多个杆体的组合,底端设置在底座的壳体内部,顶端自底座的上表面探出;噪声检测模块,用于实现对电力变压器的噪声检测和分析功能;升降动力模块,用于为升降杆套件的升降提供动力,设置在底座的壳体内部。本发明可以减轻电力变压器噪声检测的劳动量,减少操作人员,提高检测效率,消除手持检测的触电风险。

    一种基于双层能量管理的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00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82587.8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能量管理的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包括多个综合能源系统,各个综合能源系统均接入主网,各个综合能源系统均包括两两相互连接的分布式电源站、能源转换单元和储能站,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采用双层能量管理模型进行优化调度,双层能量管理模型包括下层规划模型和上层规划模型,下层规划模型以系统总用能成本最小为目标,上层规划模型以各个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能源交互费用减去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与主网之间的能源交互费用的差值最大为目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利于降低单个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并且提升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的整体收益,还能减轻主网所承受的电能交互压力。

    多火源灭火最优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9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6652.6

    申请日:2022-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火源灭火最优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火焰检测模型,并通过火焰检测模型对火灾场景中的多个火源结点进行检测,得到各个火源结点的状态信息;在火焰检测模型中,分配蚂蚁至各个火源结点,并初始化各个火源结点之间的路径信息素浓度;根据当前火源结点的状态信息和路径信息素浓度确定当前火源结点上的蚂蚁向其搜索区域内的其它火源结点进行转移的状态转移概率;根据状态转移概率确定当前火源结点上的蚂蚁所要转移的下一个火源结点;在下一个火源结点处确定相应的状态转移概率,以得到灭火最优路径。本发明通过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对多火源救火次序问题进行求解,得到灭火最优路径,并保证灭火最优路径的规划效率和准确性。

    电力行业中振动声学检测用激振头

    公开(公告)号:CN111766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650411.0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行业中振动声学检测用激振头,通过两个可转动及卡接的半卡环,环绕设置在支柱绝缘子的法兰外壁,避免因激振头的布置影响支柱绝缘子的振动幅度;半卡环通过滑轨及滑块配合,可以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块,其可各自沿半卡环的内侧环形滑动;每个连接块中,设有存放槽来放置待发射的发射球;通过触发机构使发射球弹出存放槽,与法兰外壁碰撞,进而使支柱绝缘子振动;连接块设有收纳槽,来接收经法兰外壁反弹的发射球。每个发射球对支柱绝缘子的碰撞是单次的,避免二次或多次碰撞对支柱绝缘子振动产生的影响;半卡环内同时设置多个连接块,分别弹出发射球可以实现对支柱绝缘子的多点碰撞,增加激振头的使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