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4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2047.2
申请日:2023-11-22
IPC: H02J3/24 , H02J3/38 , G06F30/18 , G06F30/20 , G01R27/02 , G01R27/08 , G01R31/00 , G01R11/00 , G01R19/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反向阻抗建模的电压激励信号幅值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不同频率的电压激励信号施加在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点上,并采集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点在不同时刻的瞬时功率特征,根据不同时刻的瞬时功率特征对不同频率的电压激励信号的幅值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电压激励信号。上述方法通过在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点上施加电压激励信号,并根据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点上采集到的瞬时功率特征对电压激励信号的幅值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电压激励信号更能确定出准确的阻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33001.8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设备主导振荡演变趋势的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设备的目标电流信号,通过预先建立的信号提取通道对目标电流信号进行信号提取处理,得到多个目标分量信号,根据预先建立的相量计算通道确定各目标分量信号对应的相量信息,根据各相量信息确定各目标分量信号对应的演变趋势指标。本申请无需预先根据电力设备及其运行方式等数据构建复杂的物理模型,只需要通过采集电力设备的目标电流信号,就可以快速便捷地根据预先建立的信号提取通道和相量计算通道确定主导振荡的演变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8151.1
申请日:2023-06-08
IPC: H02J3/36 , H02J3/24 , G06F30/367 , G06F30/1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阻抗网络聚合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交直流混合系统内所有设备的阻抗模型,构建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整体阻抗网络模型,并将所有设备的AC‑DC变换器的三维阻抗与交流设备的二维阻抗聚合为一维等效阻抗,得到交直流配电网的一维阻抗网络,基于一维阻抗网络将所有一维阻抗进行聚合,以得到交直流配电网的聚合阻抗模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获取目标系统各设备的阻抗网络模型,将交流设备阻抗与AC‑DC变换器阻抗聚合为一维阻抗,进而将系统聚合为整体一维阻抗,以表征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统一频率特性,进而实现系统的宽频振荡监测,提升了交直流混合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8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78965.5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网分布式电源的在线反向阻抗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信号发生源生成带同步时标的各频率分量的电压扰动信号,并注入至配电网待测设备的并网点,同步采集并网点的当前电压信号和当前电流信号,并分别输入至预设滤波器,输出所关注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分别计算关注电压信号和关注电流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相量信息,从而在线计算待测设备在各频率分量下的阻抗,以利用阻抗拟合得到待测设备的在线阻抗模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电力电子设备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和参数时变,且控制结构及基本参数难以获取,导致难以通过实践解析或理论推导的方式得到电力电子设备的阻抗模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7926.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 G06F18/2321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子系统的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振荡分析领域,本发明对电力系统进行分区,得到多个分区子系统;通过电感和无穷大电压源等效外部系统,对各分区子系统进行外部系统等值;根据电力系统分区结果和各分区子系统等值结果,分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由此,本发明对电力系统进行动态分区,对分区后的分区子系统进行振荡分析,使得电力系统动态分析更有效率,并且可以实现振荡模式的准确定位,为电网调度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决策,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系统过大时,振荡分析很难构建系统的详细模型以及计算复杂度也会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0944.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24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配置方法。首先,构造各节点的对不同振荡模式下的可观度和可控度指标;其次,基于,构建能够描述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电网各节点参与宽频振荡的关键度;然后,根据节点关键度指标,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的优化配置模型。本发明基于不同振荡模式下系统节点可控度和可观度定义了可以描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各节点宽频振荡关键度,以此提出了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配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3020.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7/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共母线多同型风电机组的等值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同母线上多个同型风电机组的机组信息,根据机组信息计算多个同型风电机组的多个等值参数;构建初始等效缩放变压器,并通过多个等值参数对初始等效缩放变压器进行参数设置,得到等效缩放变压器;以及利用预设等效单机、预设等效阻抗和等效缩放变压器构建单机等值模型,以基于单机等值模型对共母线的多个目标同型风电机组进行等效。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普适性较差,适用的机组接线方式较少,且常规容量等值算法的误差较大,对共母线多同型风电机组进行仿真等效的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3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109397.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R23/02 , G01R19/165 ,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分量Morlet小波的高频振荡相量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并对所述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采样;步骤二,基于采样后的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得到不同中心频率处的高频振荡相量;步骤三,基于所述不同中心频率处的高频振荡相量的模值得到最大的模值;步骤四,将所述最大的模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最大的模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高频振荡相量计算出待测量的高频振荡频率和幅值;否则,返回步骤一重新采样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基波分量的有效抑制,从而大大提高了高频振荡相量测量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98082.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满足宽频振荡稳定约束的构网机组接入容量优化方法,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构网机组的机组可行域;分析构网机组在所有可行工作点下的宽频振荡稳定性,并基于宽频振荡稳定性优化得到满足预设弱电网宽频振荡稳定约束的最小构网机组接入容量;根据预设强电网宽频振荡稳定约束优化得到最大构网机组接入容量,并基于最小构网机组接入容量、最大构网机组接入容量分析结果得到构网机组的最佳接入容量范围。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跟网机组在弱电网中极易引发宽频振荡问题,构网机组存在功率耦合效应,无法保证新能源并网系统在所有可行工作点下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弱电网稳定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0646.X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系统宽频相量数据汇集方法、装置及数据集中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新能源系统中任意子站的监测装置或其他数据集中器发送的一个或多个装置的宽频相量数据;识别每个装置上送的宽频相量数据的首地址中的时间信息,根据该时间信息,将同一时段内的每个宽频相量数据进行数据对齐合并,并根据预设规约确定预设数据帧格式,按照预设数据帧格式打包合并后的数据,得到打包数据;通过拓展后的通讯规约,发送打包数据至新能源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目标主站。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在硬件计算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和处理多个宽频相量信息,会导致存储数据丢包或装置崩溃,从而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