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8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80343.6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模块集成的MMC型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能路由器技术领域,包括:提出基于上下桥臂子模块集成的MMC型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采用基于桥臂电流及四层电容电压均衡的MMC控制策略,通过基于重复控制的低频谐波传递控制策略,降低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用内嵌DC/DC隔离级的方式代替传统独立隔离级,解决传统电能路由器因含有集中电容而无法实现直流故障穿越等问题,协调控制电能路由器高压级与中压隔离级,两个环节的控制策略相配合,实现电能路由器的轻量化设计,充分发挥电能路由器的拓扑优势,提高其运行性能与故障穿越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8918.7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和控制系统,属于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故障恢复方法包括:构建基于电能路由器的故障恢复优化模型,以最大的故障恢复量,网损较小以及较小的电压偏离度为优化目标;利用配电网的状态参数对故障恢复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电能路由器各个端口的功率指令参数,以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恢复以及潮流进行优化。本发明适用于有源配电网某一线路三相短路故障引起的负载大面积失电等场景,以保障负荷、供电恢复为最重要目标,同时考虑到电网的网损以及电压稳定性;最终实现最大化负荷恢复、电网满足其电压要求并减小网损。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9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88517.6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H01F27/245 , H01F27/30 ,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的混合式电能路由器,包括3台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串联变流器、并联变流器和控制器;3台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采用三角型联结或星型联结方式形成中高压交流端口,低压绕组采用星型联结方式或星型联结方式形成低压三相交流端口,串联绕组采用星型联结方式与串联变流器的交流侧相连,并联绕组采用星型联结方式与并联变流器的交流侧相连;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的直流侧相连,形成低压直流端口;控制器控制连接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本发明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三个心柱磁路对称,减少材料使用并降低铁损,配合少量变流器实现主动调控,拓扑结构和控制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82100.1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H01F27/245 , H01F27/30 ,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的混合式电能路由器,包括3台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串联变流器、并联变流器和控制器;3台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采用三角型联结或星型联结方式形成中高压交流端口,低压绕组采用星型联结方式或星型联结方式形成低压三相交流端口,串联绕组采用星型联结方式与串联变流器的交流侧相连,并联绕组采用星型联结方式与并联变流器的交流侧相连;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的直流侧相连,形成低压直流端口;控制器控制连接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本发明立体心式多绕组变压器三个心柱磁路对称,减少材料使用并降低铁损,配合少量变流器实现主动调控,拓扑结构和控制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15680.7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容混合式电能路由器及控制方法,电能路由器包括调容变压器、串联变流器、并联变流器、储能电池、开关KG1和固态开关KG3;调容变压器串联连接串联变流器,再通过开关KG1与中压配电网连接;调容变压器通过固态开关KG3与并联变流器连接;并联变流器经低压交流母线与用户端负载相连;串联变流器与并联变流器互相连接;储能电池接在串联变流器与并联变流器之间;调容变压器设置Dyn11大额定容量运行模式和Yyn0小额定容量运行模式;调容变压器根据用户端负载的负荷容量变化情况,在两种运行模式之间调容切换。本发明电能路由器具备调节运行容量的功能,能够避免容量切换时产生的过电流冲击,大大提高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11344.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故障穿越协调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电网故障检测,在未发生跌落故障时,控制网侧变流器平缓风机的功率波动,并控制转子侧变流器调节转子转速以获得最大风能运行;在发生跌落故障时,控制串联变流器补偿跌落电压,使得机端电压不受电网故障影响;控制网侧变流器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以支撑电网电压的恢复;检测网侧变流器向电网输出的无功电流,在无功电流值小于自身最大容许电流阈值时,控制转子侧变流器调节转子转速以获得最大风能运行;在无功电流值大于等于自身最大容许电流阈值时,控制转子侧变流器调节定子的无功功率为目标功率值,与网侧变流器协同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489621.X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集成化混合型交直流微电网及控制方法,包括:混合式变压器、互联变流器、双向开关K1至K4;混合式变压器包括工频变压器和串并联变流器;工频变压器的高压侧通过双向开关K1接入高压配电网,低压侧连接低压交流母线,串联绕组侧通过双向开关K3连接串并联变流器的交流端口;串并联变流器的交流侧通过双向开关K2连接低压交流母线,串并联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低压直流母线;互联变流器的交流侧连接低压交流母线,直流侧连接低压直流母线;工频变压器的串联绕组侧还并联有双向开关K4;根据电网的运行工况控制多个双向开关的开闭改变串并联变流器的连接关系,使串并联变流器呈现多模式运行,提高混合型交直流微电网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89641.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变压器电压支撑的双馈风机故障穿越方法及系统,包括风机、背靠背变流器、直流储能装置和混合变压器,所述混合式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与电网连接,所述混合式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与所述风机的定子侧连接;所述混合式变压器的串联绕组侧与所述串联变流器的交流侧连接;所述混合式变压器的串联绕组侧还并联有双向开关;所述串联变流器的直流侧分别与所述背靠背变流器直流侧和所述直流储能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背靠背电压源变流器的交流侧分别与所述风机的转子侧和定子侧连接;当电网电压无论发生下垂或者涌浪时,串联变流器都能顺利地进行电压补偿使负载侧电压维持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2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81367.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H02M5/10 , H02M5/458 , H01F27/30 , H01F27/24 , H01F27/28 , H02M7/217 , H02M7/483 , H02J3/36 , H02J3/32 , H02J3/16 , H02J3/01 ,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频电磁耦合的混合式电能路由器,包括:3个三柱四绕组工频变压器、串联变流器、并联变流器、控制器;三柱四绕组工频变压器包括“日字型”三柱式变压器铁芯、高压绕组W1、串联绕组W2、低压绕组W3、并联绕组W4;3个三柱四绕组工频变压器的高压绕组W1根据电压等级采用角型联结或星型联结方式接入中高压交流电网;串联绕组W2采用星型联结或角型联结方式与所述串联变流器的交流侧相连;低压绕组W3采用星型联结形成低压交流端口;并联绕组W4采用星型联结与所述并联变流器的交流侧相连;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的直流侧相连,形成低压直流端口。降低了变流器的工作电压和容量,不需要大量子模块串并联。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5679.4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合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方法,方法包括多功能混合变压器空载投入和调容动作完成后电压恢复过程中通过调节指令值对调容变压器线性充磁;通过调节串联变流器定电压控制和主动电压补偿控制中的指令值,从而得到线性变化的中压交流端口和近似线性变化的调容变压器电压,解决调容变压器在空载投入和调容动作完成后电压恢复过程中的励磁涌流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