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9236.1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互联的台区自愈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以台区内设备台账为基础的运行监测网络;S2:在台区关键节点部署柔性互联设备,实现故障隔离及停电转供、动态负荷转移与电压调节、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灵活协同控制;S3:基于运行监测网络获取的台区运行数据,引入设备状态评价模型,获取台区各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预警;S4:在台区间构建柔性互联的动态拓扑管理机制,根据负荷传输需求和供电状况,动态调整台区间互联拓扑;S5:基于各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预警,根据柔性互联的动态拓扑管理机制,进行负荷调控和故障恢复。本发明实现高效智能的台区运行和供电可靠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1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39236.1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互联的台区自愈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以台区内设备台账为基础的运行监测网络;S2:在台区关键节点部署柔性互联设备,实现故障隔离及停电转供、动态负荷转移与电压调节、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灵活协同控制;S3:基于运行监测网络获取的台区运行数据,引入设备状态评价模型,获取台区各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预警;S4:在台区间构建柔性互联的动态拓扑管理机制,根据负荷传输需求和供电状况,动态调整台区间互联拓扑;S5:基于各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预警,根据柔性互联的动态拓扑管理机制,进行负荷调控和故障恢复。本发明实现高效智能的台区运行和供电可靠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68294.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nventor: 方保民 , 李宏波 , 唐红燕 , 韩良煜 , 张译 , 冶秀兰 , 周敏 , 马龙 , 张容福 , 相子源 , 曹广英 , 王文俊 , 包维明 , 朱文玉 , 王冬梅 , 吕龙 , 张淼鑫
IPC: G06F18/25 , G06F18/2415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30/18 , G06V30/41 , G10L15/26 , G06F16/25 , G06F16/2455 , G06F9/5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法与系统,涉及数据管理和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融合形成综合特征向量,基于综合特征向量建立数据解析模型,得到解析后的信息,将解析后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并反馈给用户实时处理后的事件结果,本发明通过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模态特征提取,使得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能够被有效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向量,从而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深度融合,基于综合向量建立的数据解析模型采用梯度下降深度学习算法,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21856414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23155926.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包启东 , 许崇文 , 祁彬彬 , 李彪 , 唐红燕 , 邢震 , 刘箫 , 马健 , 马龙 , 董晓婷 , 王文俊 , 潘磊 , 包维明 , 谢存文 , 颜生萍 , 马旭梅 , 曹广英 , 盛楠 , 谢云飞 , 曹秀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网现场作业用围栏,涉及围栏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板和两对万向节,两对所述万向节分别安装在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壁上,两对所述万向节的一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两对栏杆,所述空腔的上方插装有挡板,所述防护板的下端设有一对底板,一对所述底板上均设有连接机构,本围栏是将防护板和一对底板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在搬运或者存放时,防护板和一对底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整体成型一个平板状结构,搬运或者存放都十分方便,在使用时,只需将一对底板向外拉开,使插块离开底板的凹槽,然后便可以转动底板,使得底板与防护板位置相互垂直,起到支撑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