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7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24977.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辅助的地线延长杆,包括:连接杆、挂钩及辅助杆;所述挂钩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连接杆顶部上,所述辅助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底部一侧,用于对所述连接杆进行支撑;所述辅助杆包括上筒体、中筒体、下筒体及限位件,所述上筒体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中筒体内部且与所述中筒体螺纹连接,所述中筒体设置于所述下筒体内部且与所述下筒体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辅助杆对连接杆的支撑,能够提高挂接接地线时的稳定性及挂接效率,缩短停电时间,保证工期及进度,辅助杆及连接杆能够根据使用需要调节长度,满足对不同高度的挂线使用需求,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59306.2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IPC: G01R19/165 ,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剩余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零序互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通信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零序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有两组输出信号与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本发明采用零序互感器中矢量和电流引起磁通量变化改变零序互感器特性这一特点,同时采用单运放构成的振荡电路检测直流剩余电流,电路简洁,检测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73862.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载手车,包括液压升降机、托盘、微调结构、滑槽、挡板及驱动结构;所述托盘与所述液压升降机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微调结构,用于对所述托盘在所述液压升降机上高度进行调节,所述托盘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托盘上且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本发明通过驱动结构能够带动挡板在托盘上进行相向或者相反方向移动,增大托盘的有效使用面积,能够对不同型号大小的高压开关柜进行承载和搬运,通过在液压升降机与托盘底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微调结构,能够根据高压开关柜实际放置的高度进行微调,调整到适配的高度后,方便对其进行装卸,有效的缩减操作时间同时提高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387199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811504.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IPC: G01R19/165 , G01R1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剩余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零序互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通信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述零序互感器的二次线圈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有两组输出信号与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与所述通信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零序互感器中矢量和电流引起磁通量变化改变零序互感器特性这一特点,同时采用单运放构成的振荡电路检测直流剩余电流,电路简洁,检测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38078.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调负荷资源优化的负荷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差异化创意搜索算法求解预先构建的负荷调控模型,得到可调负荷资源对应的优化结果;基于所述可调负荷资源对应的优化结果,得到可调负荷资源对应的优化运行方案;其中,所述可调负荷资源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可削减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平移负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涵盖多种负荷资源,能够较为完善的进行分类调控,对于较为复杂的负荷调控模型采用差异化创意搜索算法进行寻优,有较好的寻优效果,对于企业/区域等多种场景均可以较好的建立最优调控方案,具有普遍适用性,以及能有效的降低用电压力,从而保障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993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111453437.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轻量化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电网信息GIM标准对GIM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GIM模型的几何数据;通过目标三维几何造型库对上述几何数据进行解析和剖分处理,得到上述GIM模型的三角面片几何数据;通过构建嵌套树的方式判断上述三角面片几何数据中是否存在重复的顶点数据,并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对上述重复的顶点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得到更新后的三角面片几何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三维几何造型后存在大量重复顶点造成的数据处理效率低、占用内存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1927.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宫飞翔 , 刘桁宇 , 刘耀先 , 叶鹏程 , 孙文强 , 郑伟 , 陈宋宋 , 王顺江 , 孙家正 , 张凯伯 , 孔祥宇 , 黄伟 , 石坤 , 赵立业 , 王舒杨 , 徐靖 , 董家伟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熔镁负荷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实际负荷值和风光储联合出力值确定负荷匹配指标;基于风光储装机容量和运行维护成本系数,结合预先构建的平均度电成本模型,得到平均度电成本;以负荷匹配度和平均度电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II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风光储装机容量;基于最佳风光储装机容量和需求响应建立主从博弈能源交易模型,并采用基于改进灰狼算法求解主从博弈能源交易模型,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方案;其中,预先构建的平均度电成本模型是以最小度电成本为优化目标,结合约束条件构建的。本发明采用基于改进灰狼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方案,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量及碳交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92656.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防汛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变电站静态防汛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建立变电站静态防汛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接着使用序关系分析法、反熵法和拉格朗日乘子法对量化处理后的各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后根据各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变电站静态防汛风险等级划分,确定变电站静态防汛能力。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防汛评估指标繁杂、防汛数据主观性和模糊性强的问题,可对变电站静态防汛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0485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1374678.5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供热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中的能量损耗量确定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中各电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和各天然气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利用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中各电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和各天然气供热设备的所需功率最优值确定电能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和天然气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基于电能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和天然气供热功率的分配比例对综合能源供热系统进行电能供热功率和天然气供热功率分配,该方案考虑了系统传输耗量,简化了之前复杂的计算方法,同时计算出系统损耗量,并得到系统运行的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34982.7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降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三层优化降损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待优化配电网对应的三层优化降损模型,得到优化结果;将所述优化结果作为降损方案对待优化配电网进行规划;其中,所述优化结果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变压器分接头挡位、无功补偿装置位置、变压器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加充分的挖掘降损空间,充分考虑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用户舒适度等因素,提出较为完备的降损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