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714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1467415.X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分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调控技术领域。所述电能质量分区方法将电网中每个节点依次作为比较节点,计算所述比较节点与参考节点的关联度,将关联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比较节点划入所述参考节点所在的电能质量管理区域。所述电能质量分区方法基于电能质量关联度迅速、准确地实现了电能质量分区,从而使电能质量的管理和调控更加方便、迅速。
-
公开(公告)号:CN1081714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67415.X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分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调控技术领域。所述电能质量分区方法将电网中每个节点依次作为比较节点,计算所述比较节点与参考节点的关联度,将关联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比较节点划入所述参考节点所在的电能质量管理区域。所述电能质量分区方法基于电能质量关联度迅速、准确地实现了电能质量分区,从而使电能质量的管理和调控更加方便、迅速。
-
公开(公告)号:CN206401907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367611.0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燕山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其构造为在配电网和逆变器之间形成的反馈控制通路,以根据配电网运行的电气参数向逆变器提供反馈电信号;通信控制设备包括采集装置、控制器和用于调节逆变器输出的调节器,其中:采集装置与配电网电连接,采集配电网运行的电气参数;控制器的输入侧与采集装置形成电连接;调节器与控制器的输出侧形成电连接。该设备能够有效调节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特别是分布式电源中的逆变器输出的电流,从而使电压能够稳定在额定电压偏差的有效范围内以减小网络电压的波动,进而提高电能质量,还能够增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少配电网中电能功率的损耗,也可以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及时关闭逆变器以保证电网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6401906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21367573.9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 燕山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无线通信控制设备,其构造为在配电网和逆变器之间形成的反馈控制通路,以根据配电网运行的电气参数向逆变器提供反馈电信号;通信控制设备包括采集装置、用于调节逆变器输出的工控机和多个无线传输装置,其中:采集装置与配电网的负荷侧电连接,采集配电网的负荷侧的电气参数;工控机的输入侧通过至少一个无线传输装置与采集装置形成电连接;工控机的输出侧通过至少一个无线传输装置与逆变器形成电连接。该设备能够使用无线通信控制技术,调节分布式电源中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使配电网的输出电压能够稳定在额定电压偏差的有效范围内,提高电能质量,还能够增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少配电网中电能功率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432992.X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21D1/18 , C21D6/00 , C21D7/13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4 , C21D1/18 , C21D6/004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7/13 , C21D2211/008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F钢制备超硬马氏体钢的方法,将加工、组装后的IF钢放入六面顶压机中对六个面同时施加压力;加热至材料相变温度区间;保温5-60分钟;然后开始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仍保持预设的压力;温度降至室温后,开始卸压。本发明提供的IF钢制备超硬马氏体钢的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的IF钢的硬化方法,硬度最高提高了13倍,并且获得的多种形态的马氏体组织,比如板条、透镜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50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03151.1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21D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中低碳莱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将中低碳钢的坯件加热至1100~1200℃、加压0.8~1GPa;保温30min,15s将坯件冷却至室温;卸载压力,得到中低碳莱氏体钢。本发明提供的中低碳莱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通过给样品施加压力,产生了类似给样品增加碳含量的效果,发生了类共晶反应,另外较高的温度和有限的空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渗碳体的扩散和聚集,形成了莱氏体组织。且制备过程中没有发生凝固过程;获得的莱氏体钢中渗碳体硬度很高,最高可达1000HV左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