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地风电基础受风力环境影响的承载力计算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62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40130.3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地风电基础受风力环境影响的承载力计算分析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传输与存储模块、计算分析系统和触屏操控显示界面,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建设技术领域。该陆地风电基础受风力环境影响的承载力计算分析系统,通过设置有计算分析系统,建立三维基础模型,通过模拟风力环境的变化,测验风电基础在不同风速、风速方向不同情况下的载荷情况,并计算风电基础的在不同风力影响下的风电基础的承载极值,通过模拟测验能够准确评估风力作用下风电基础的承载力,为风电基础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并且有效的结合不同风速、风速方向不同情况下的载荷情况提高分析计算的精准性。

    用于砌体结构墙拆除托换的支撑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1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14163.0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砌体结构墙拆除托换的装置及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在待拆除墙体的顶部开凿多个洞口,在多个所述洞口内置入支撑件,并通过调节所述支撑件的高度,以使所述支撑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上部结构的底面和待拆除墙体的顶面抵接;凿除沿所述支撑件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墙体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待拆除墙体两侧的墙体;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绑扎钢筋后设置模板;向所述容纳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托换梁,所述托换梁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上部结构和待拆墙体顶面接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后,拆除位于所述托换梁下方的待拆除墙体。

    一种电力隧道用支撑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084527U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20274516.4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隧道用支撑设备,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分布在隧道内的多个支撑组件,每个支撑组件从下至上依次为固定底座、角度调节座和高度可调支撑件,固定底座安装在隧道地面上,角度调节座与固定底座上端转动连接以调节自身相对地面的角度;高度可调支撑件安装在角度调节座上,主要包括液压缸和固定托板,液压缸底部与角度调节座固定连接;固定托板安装在液压缸的输出端,上板面抵接隧道的顶部,并且设有监测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通过固定托板和液压缸分散来自地表的压力,并根据监测组件提供的数据调整液压缸对固定托板输出的支撑力,防止地表在大载荷运输设备经过时发生塌陷。

    一种用于测量板体厚度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05866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222517.9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测量板体厚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表面设有刻度;横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刻度尺(可滑动位于所述刻度尺上),所述横杆沿所述刻度尺表面滑动;拉杆,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刻度尺,所述拉杆的轴线延伸方向与所述刻度尺的轴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拉杆沿所述刻度尺的轴线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拉杆的靠近所述刻度尺0刻度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转动至与所述拉杆垂直时,所述连杆的一侧面对齐至所述刻度尺的0刻度。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连杆,使得连杆穿过待测板体与其另一侧表面接触,通过滑动横杆与待测板体的一侧表面接触,实现单人即可对板体厚度的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318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7936.6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验证设备发送的随机数值与PCR值;基于身份证明密钥对随机数值与PCR值串联后的值进行签名,得到签名的PCR值,以及对平台配置存储数据结构的根哈希值与随机数值串联后的值进行签名,得到签名的根哈希值;向验证设备发送签名的PCR值与签名的根哈希值,用于验证设备基于本地的PCR值与签名的PCR值进行比对,基于验证设备重新计算的根哈希值与签名的根哈希值进行比对,在本地的PCR值与签名的PCR值比对结果一致且重新计算的根哈希值与签名的根哈希值比对结果一致的情况下生成验证通过的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信息验证方法存在认知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