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9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18081.6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配网保护方法,通过5G通讯进行基站和终端设备的连接并进行时间同步和网络定位。获取时间偏差具体为获取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消息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T2;获取基站发送给终端的第一下行消息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T1;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给基站第一上行消息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T3;获取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消息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刻T4;计算终端设备与基站间的时间偏差对终端时间进行调整,调整为tue_after=tue_before‑t0。可以实现全各基站和终端设备的频率同步,便于整体的调控和监控,还可以对出现异常的终端设备或者基站进行及时有效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729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06244.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Q11/00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配线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故障告警的智能光纤配线系统,旨在提升光纤网络的故障检测和管理能力;系统结合多尺度卷积核、空间变换网络和深度可分离卷积的U‑Net模型,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特征提取;此外,控制模块在Dueling‑DQN和DDPG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噪声注入的ε‑贪婪策略,以优化光纤连接路径和流量分配;该系统不仅增强了对复杂故障模式的识别能力,还在动态环境下实现了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本发明在光纤配线管理中具备显著的实用价值,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网络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729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07248.3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W12/03 , H04W12/06 , H04W12/122 , H04W12/08 , H04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面向配网安全的5G通信加密与保护系统,包括5G加密通信模块、身份认证模块、异常检测模块、边缘加密模块、数据隔离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本方案在5G加密通信模块中利用异步更新布尔网络加密算法对待加密的原始数据进行动态加密,通过使用2D‑FPSM生成混沌密钥流,利用二维坐标生成混沌序列,并通过迭代公式生成不规则的混沌轨迹,采用分段正弦函数生成混沌序列,这使得密钥流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通过在扩散加密操作中使用基于密度的扩散算法,将数据密度与扩散因子结合,增加了加密数据的统计随机性,提升了配网通信的可靠性、隐私保护水平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88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92142.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可信入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入网的物联网设备的服务质量需求以及无线接入节点的网络状态;基于所述服务质量需求和所述网络状态,确定每个待入网的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入网策略;基于所述入网策略控制每个待入网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可信入网。由此,在线综合无线接入节点的信道状态、算力资源信息等多维参数进行入网决策,可以应对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提高物联网设备入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20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7107.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吉林省吉能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L41/0803 , H04L41/08 , H04L41/0668 , H04L41/16 , H04L41/0631 , H04L43/08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配置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备份机制的通信设备配置管理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分布式备份机制、空调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消防系统、监控系统和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供配电系统和分布式备份机制通信连接,分布式备份机制和空调系统通信连接,空调系统和防雷与接地系统通信连接,防雷与接地系统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通信设备配置管理系统的缺陷,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稳定性,通过自动化产生和智能算法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开发效率和准确性,可以有效减少通信设备配置管理系统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5287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1497480.2
申请日:2023-1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W56/00 , H04W72/04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的时频同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时频同步模型构建、时频同步模型训练和时频同步性能评估。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无线网络的时频同步方法及系统,本方案采用建立数据集并利用分布式深度学习网络进行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提高信号处理的准确性、自动化程度和实时性,学习到更复杂的信号模式,提高时频同步在复杂环境中的准确性;采用自适应特征融合,更好的利用不同节点的特征信息,提高特征表达能力,有效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1609.4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吉林省吉能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H02J3/38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运行状态评估方法,涉及分布式光伏技术领域,包括:设置数据监测周期间隔,自动采集分布式光伏周围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数据,将数据处理后得到环境综合评分;自动采集每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直流电流以及直流电压数据,并拍摄每个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图像,将数据处理后得到异常综合评分;自动采集当前空气中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温度以及电能输出数据,将数据处理后得到性能综合评分;综合计算出的环境综合评分、异常综合评分以及性能综合评分,生成每个监测周期分布式光伏运行状态的综合评分,与预先设置的评分等级表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估等级,得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89891.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吉林省吉能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生安全的工业控制网络动态防御方法及系统,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该系统通过引入内生安全理念,系统不仅在硬件、用户和环境方面建立了自我保护机制,还通过深度学习用户异常行为,制定访问权限和优先级规则,从而提升了系统的自适应性,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威胁情境,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攻击,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更强大的内在安全保障,系统不仅在硬件、用户和环境方面建立了自我保护机制,还通过深度学习用户异常行为,制定访问权限和优先级规则,从而提升了系统的自适应性,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威胁情境,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更强大的内在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905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9582.5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06 , G06Q50/06
Abstract: 多源信息融合的光纤状态检测方法,涉及光纤线路状态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单一参量的光纤状态识别易出现故障误报、故障类型误判、难以准确识别线路状态等问题。本发明通过数据预处理,建立ELM识别模型,模型优化以及线路状态识别等步骤实现,本发明中采用白鲨算法对极限学习机模型进行优化,提高了电力光纤覆冰舞动状态的识别准确度,满足光纤通信不间断传输的要求。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ELM识别分类模型的结构简单且学习速度快,更好实现对光纤线路状态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72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55033.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吉林省吉能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生安全机制的网络安全智能防护方法及系统,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主要方案为:实时监测网络数据流量和网络流量历史数据,分别计算流量突变指标Fm、协议异常指标Pa和端口异常指标Porta并进行异常判断;计算综合异常指标I,预设阈值判断网络流量状态,网络流量严重异常时触发内生安全机制防护;计算风险评估值R和访问控制的规则强度ACL,对网络流量异常采取不同措施;检测入侵防御系统,计算检测敏感度S和当前攻击更新频率Fnew,进一步计算当前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强度Cnew,实时更新网络的访问控制策略;此方法具备内生安全机制,可在严重异常时立即防护,并持续学习优化安全防护策略,以适应网络环境变化和新安全威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