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017298.2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改进前馈控制方法,包括功率/电压前馈控制环节、电压控制外环、电流控制内环。将统一潮流控制器所控制线路实测功率Pr与参考功率Pref、所串入线路送端实测电压Ur与参考电压Uref经过前馈控制环节后作为电压控制环输入量Udref、Uqref,电压控制外环根据前馈控制环的输出量Udref、Uqref计算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电流控制内环,经电流控制内环计算后输出D轴、Q轴阀侧电流参考值Usdref、Usqref。然后经过dq反变换后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控制的三相参考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策略通过控制串联嵌入电压可在稳态及动态情况下实现全网潮流快速调节,可实现系统潮流快速有效调节,适应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017298.2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改进前馈控制方法,包括功率/电压前馈控制环节、电压控制外环、电流控制内环。将统一潮流控制器所控制线路实测功率Pr与参考功率Pref、所串入线路送端实测电压Ur与参考电压Uref经过前馈控制环节后作为电压控制环输入量Udref、Uqref,电压控制外环根据前馈控制环的输出量Udref、Uqref计算后进入下一个环节电流控制内环,经电流控制内环计算后输出D轴、Q轴阀侧电流参考值Usdref、Usqref。然后经过dq反变换后作为统一潮流控制器串联换流器控制的三相参考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策略通过控制串联嵌入电压可在稳态及动态情况下实现全网潮流快速调节,可实现系统潮流快速有效调节,适应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001829.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第五避雷器、旁路断路器和电阻I;第一避雷器安装于并联变压器阀侧;第二避雷器安装于换流阀交流侧,并经电阻I接地;第三避雷器并联于串联变压器阀侧,经第四避雷器接地,第三避雷器中性点与串联变压器中性点连接;第五避雷器和旁路断路器跨接在串联变压器线路侧两端;该过电压保护装置降低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001829.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所述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第五避雷器、旁路断路器和电阻I;第一避雷器安装于并联变压器阀侧;第二避雷器安装于换流阀交流侧,并经电阻I接地;第三避雷器并联于串联变压器阀侧,经第四避雷器接地,第三避雷器中性点与串联变压器中性点连接;第五避雷器和旁路断路器跨接在串联变压器线路侧两端;该过电压保护装置降低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过电压,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8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565483.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 H02H3/08 , H02H1/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超高压备自投诱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误动的应对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备自投合闸线路的三相电流,计算得到线路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根据所述线路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构造零序电流相空间。构建基于零序电流相空间的备用电源自投期间的线路零序涌流识别判据,并进行判断;若识别结果为非涌流工况,则不闭锁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若识别结果为涌流工况,则闭锁零序过流保护。本发明从线路零序电流的相空间轨迹特征出发,提出了线路零序过流保护闭锁方法,从而避免了保护误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65483.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 H02H3/08 , H02H1/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超高压备自投诱发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误动的应对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备自投合闸线路的三相电流,计算得到线路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根据所述线路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构造零序电流相空间。构建基于零序电流相空间的备用电源自投期间的线路零序涌流识别判据,并进行判断;若识别结果为非涌流工况,则不闭锁线路零序过流保护,若识别结果为涌流工况,则闭锁零序过流保护。本发明从线路零序电流的相空间轨迹特征出发,提出了线路零序过流保护闭锁方法,从而避免了保护误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26182.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序列理论的源网荷储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光伏和负荷的概率分布模型;将风电、光伏和负荷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离散化,得到风电、光伏和负荷的离散化概率序列;获取储能供电的净负荷,并根据风电、光伏和负荷的离散化概率序列,得到净负荷概率序列;基于净负荷和净负荷概率序列建立机会约束,并基于所述机会约束,得到特定置信度下的最小储能功率;根据要求的离网保电时长,滚动计算全天24个时刻发生离网后保电时长内的净负荷电量,得到所需最小储能电量;基于所述最小储能功率和最小储能电量,选取源网荷储系统的倍率,进行储能容量配置;本发明能够在考虑源、荷不确定的基础上基于净负荷和净负荷概率序列建立机会约束,使得后续进行储能容量配置更加贴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89694.3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2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基于电价差的用户侧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基于分时电价获取每日中电价差的最大值和次大值,以电价差的最大值对应的时段作为储能的第一次充放电时段,以电价差的次大值对应的时段作为储能的第二次充放电时段;在所确定的第一次、第二次充放电时段进行储能每日充放电控制逻辑的优化;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根据储能系统运行参数,建立储能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基于优化后的储能每日充放电控制逻辑,在储能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基础上,建立用户侧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结合每个项目的建设约束条件,求解用户侧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得到用户侧储能的最优化配置。本发明实现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下的用户侧储能的最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347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0485543.5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等臂长的阻尼间隔棒,包括长型固定臂、短型固定臂、基座、粘滞阻尼器以及重球;基座为正多边形,长型固定臂与短型固定臂交替布置在所述基座外围;基座中心设置一重球;重球通过粘滞阻尼器与基座连接;粘滞阻尼器一端固定于基座,另一端固定于重球。本发明采取相邻分裂导线固定臂臂长不等的方式,使相邻导线在空间上异面,下游导线避开上游导线尾流,减小振动激励;采用粘滞阻尼器,增加分裂导线‑间隔棒系统阻尼,加强阻尼减震作用;各构件连接简单,安装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44506.5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碳刷与集电环监测传感器安装支架装置,包括支撑杆和传感器安装杆;所述固定杆和传感器安装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铰链连接结构和固定底座;所述传感器安装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铰链连接结构和传感器安装结构;所述铰链连接结构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铰链相匹配的连接孔;本发明通过固定杆,使传感器安装结构的位置靠近碳刷与集电环的待监测区域,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固定杆和传感器安装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方便调整固定杆和传感器安装杆之间的角度,使传感器安装结构的位置可以进入被刷握遮挡的区域,更好的监测到碳刷与集电环的接触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