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5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16510.X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利用信道模型实现路径反演的站域局放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多天线阵列接收站域局部放电信号;利用累积能量函数法确定各天线的波达时刻;滤波选取所接收信号的能量最大频段分量;建立变电站空间信道模型,包括设备和建筑物,及其对电磁波传播的阻挡和反射影响;利用光路可逆性,以各天线为原点,以波达时刻的相反数为起始时刻,反向向空间发射所选频率电磁波;在空间信道模型中模拟电磁波散播状态,当各天线所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时刻汇聚为一点时,该点即为局放信源位置。本发明考虑了变电站环境对电磁波的影响,避免了普遍采用算法对变电站高度理想化电磁传播空间的设想,提高了变电站站域局放实际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10033.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溅射加速电极表面侵蚀系统和方法,属于离子推力器技术领域。该系统由真空腔体、离子源及外围设备、靶电极位移及加压装置、检测表征装置等多部分组成,各部分协同配合工作,完成实验目标。一方面通过离子源外围设备能够控制真空腔体中离子源输出的离子能量和束流,并调节对应的大小,加快试验过程;另一方面能够将靶电极设计为掩膜和靶材复合的形式,溅射过程中,掩膜遮挡一部分靶材,使得离子溅射裸露的靶材,加快试验过程,本发明采用与实际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接近的靶电极设计,精准模拟栅极在太空环境中的侵蚀行为。
-
-
-
-
公开(公告)号:CN117982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50426.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液在制备逆转耐药肿瘤抗药性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液由以下步骤制备:以2‑8L/min的流速向等离子体射流发生管中通入工作气体,待气流稳定后启动高压电源,激发等离子体射流发生管,使低温等离子体与以水为溶剂的水溶液接触作用30‑50s,获得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液。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液并不是直接杀灭肿瘤,而是维持了肿瘤细胞较大细胞活力(80%以上),在该状态下,非治疗剂量的顺铂即可高效杀灭肿瘤,而且使用场景定位在腹腔灌注化疗,能最大限度保证腹腔内正常组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1070301.6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源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电气设备的离散物理模型,其中,离散物理模型是由具有相同间距的多个节点所构成的模型;遍历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放电信号,传播到预设传感器位置的最快传播路径;根据每个节点对应的放电信号到达预设传感器的最快传播路径,估算每个节点对应的放电信号的到达时间;根据估算的到达时间和由预设传感器实际检测的到达时间,确定电气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源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局部放电信号的直达波路径确定电气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导致定位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1348543.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纳秒脉冲放电起始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对水中纳秒脉冲放电起始阶段包含的电致伸缩、空化和液体电离等基本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在每个计算时间步内,模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液体被拉伸后出现的压强;计算水中出现空腔的数密度与大小;计算由空腔导致的液体内碰撞电离速率;对水中带电粒子密度,更新电场强度分布,进行下个时间步的计算。本发明提出的物理模型可定量描述有质动力引起水中压强变化和形成空化的动态发展,展现空化诱导液体电离的时空演化,为理解水中纳秒脉冲放电的起始过程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3175.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解回收再制备环氧树脂固化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固体绝缘材料制备工艺领域,基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醇解回收再制备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的放热曲线;计算固化反应过程中的特征温度,线性外推得到预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使用模型法建立固化动力学方程;计算固化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通过分离变量法和变活化能求解固化时间;由上述的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组合确定再制备环氧树脂的固化工艺,以此实现在短时间内得到固化程度较高、性能优异的再制备环氧树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