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51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910356586.8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式禁止垂钓牌,包括警示牌主体,警示牌主体包括PVC硬管、密封盖和带尾螺纹锚固件;PVC硬管为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分别开有开口的筒体;PVC硬管的中空容纳腔内设有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层与混凝土填充层,PVC硬管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安装有LED频闪灯和太阳能电池组件;PVC硬管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带尾螺纹锚固件,带尾螺纹锚固件的两侧带尾螺纹部横穿PVC硬管,带尾螺纹锚固件的中部向内凹陷呈“U”型结构,“U”型结构向下穿过混凝土填充层并于末端成型有横向插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警示明显、成本低,且可选择配合水体沉锚或岸基锚桩使用,满足“水陆两栖”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56586.8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式禁止垂钓牌,包括警示牌主体,警示牌主体包括PVC硬管、密封盖和带尾螺纹锚固件;PVC硬管为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分别开有开口的筒体;PVC硬管的中空容纳腔内设有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层与混凝土填充层,PVC硬管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安装有LED频闪灯和太阳能电池组件;PVC硬管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带尾螺纹锚固件,带尾螺纹锚固件的两侧带尾螺纹部横穿PVC硬管,带尾螺纹锚固件的中部向内凹陷呈“U”型结构,“U”型结构向下穿过混凝土填充层并于末端成型有横向插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警示明显、成本低,且可选择配合水体沉锚或岸基锚桩使用,满足“水陆两栖”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543857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614752.5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式禁止垂钓牌,包括警示牌主体,警示牌主体包括PVC硬管、密封盖和带尾螺纹锚固件;PVC硬管为内部中空、且上下端分别开有开口的筒体;PVC硬管的中空容纳腔内设有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层与混凝土填充层,PVC硬管的上端开口处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安装有LED频闪灯和太阳能电池组件;PVC硬管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带尾螺纹锚固件,带尾螺纹锚固件的两侧带尾螺纹部横穿PVC硬管,带尾螺纹锚固件的中部向内凹陷呈“U”型结构,“U”型结构向下穿过混凝土填充层并于末端成型有横向插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警示明显、成本低,且可选择配合水体沉锚或岸基锚桩使用,满足“水陆两栖”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49796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23246379.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拔式电缆头通用拆卸器,包括固定抱箍、两个活动抱箍、拉杆、连接板、U型支撑板、滑块、螺杆以及空心轴,两个活动抱箍分别通过空心轴与固定抱箍的侧壁铰接用于夹持电缆头,拉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空心轴内,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连接板上,U型支撑板的内部开有让位槽,螺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且螺杆的一端与滑块啮合连接,本实用装置操作方法方便简单,仅需一人就可操作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电缆头在拆卸过程中不被损伤,可以多次使用,降低了电缆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588523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1836884.X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VRLA蓄电池的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多个蓄电池监控点,蓄电池监测点与上位机连接;所述蓄电池监测点包括VRLA蓄电池,VRLA蓄电池与监测装置及供电装置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蓄电池监测模块及电流传感器,蓄电池监测模块及电流传感器连接于VRLA蓄电池上,再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保护模块、整流电路及蓄电池充电电路,电源的输入端依次通过保护模块、整流电路及蓄电池充电电路与VRLA蓄电池连接,主控制器与蓄电池充电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RLA蓄电池的智能充电系统,对VRLA蓄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监测,同时通过单片机,对VRLA蓄电池的充电模式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实现蓄电池的完全充电,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52852.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能源细胞‑组织的边缘自治控制方法属于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能源细胞边缘计算优化调度,过能源细胞中的分布式电源、蓄能单元以及可控负荷的有序调度,实现能源细胞运行的经济性。本发明建立了合理的优化调度模型这是研究能源细胞优化运行的关键。与传统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相比,本发明的能源细胞的运行特性、发电单元类型、电能质量约束等具有较大区别,且更关注各时段优化结果的实际可行性,实现整个微网群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满足能源细胞‑组织的能量高效匹配和源荷储的即插即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6009.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碳交易的农业产业园区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系统碳排放配额并构建碳排放成本模型;步骤二:对农业产业园区负荷可调节特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步骤三:建立系统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低的目标函数;步骤四:构建热电功率等式约束、农业产业园区负荷可时移性约束的约束条件;步骤五: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农业产业园区负荷优化调度方案。在计及农业系统碳排放和对农业产业园区负荷可调节特性的基础上,对农业多能互补系统分析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通过算例仿真获得碳交易机制下考虑的农业产业园区负荷可时移性下的优化调度方案。能够协同电热多能互补农业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03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15790.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桩的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桩的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桩,包括磁共振无线电能发射模块、磁共振无线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无线充电桩内的通信模块、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和云端服务器。而且无线充电桩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外界温度。安装在无线充电桩内的通信模块直接与巡检机器人通信,通信模块读取巡检机器人电源参数值,通信模块将获取的巡检机器人请求充电的指令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指令后下发指令给巡检机器人充电,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桩智能充电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70409.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一种220千伏断路器操作平台,涉及一种220千伏断路器辅助设备,为了解决现有的220千伏断路器在抄表以及更换零部件时,需要登高,导致操作不方便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N个地脚的底部分别固定在断路器的基础台上;同时,一个断路器的基础台上仅固定一个地脚;其中,N大于3,并且N小于7;N个立柱的底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分别固定在N个地脚的顶部;平台底板固定在N个立柱的顶端,并且平台底板同时位于开关A相本体、开关B相本体以及开关C相本体的正下方;爬梯的顶端固定在平台底板的背侧,并且爬梯的底端悬空在地面上。有益效果为操作平台结构简单、稳定,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人员抄表以及更换零部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46768.9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边缘协同电压柔性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配电网当前的电压相关历史数据;S2:基于SIFT算法的特征关键点提取关键数据建立数据库;S3:根据特征关键点方向信息及电压波动数据进行计算及同源检测建立边缘电压计算数据模型;S4:在边缘电压计算数据模型基础构建基于直接式AC‑AC变换的主动型边缘协同电压柔性调控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调节函数;S5:基于调节函数的电压越限域度构建调控模型;S6:采用上述调控模型对配电网中互联装置和储能系统进行调节控制,本发明实现电压宽范围、快响应柔性控制,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提升配电网柔性调控能力、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与高品质供电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