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2562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432113.4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群直流配电系统的集散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本地控制器基于直流母线电压所处区间,按照预设规则控制各组成单元对应的单元级控制器的运行模式,其中本地控制器预先构建于各组成单元内部,单元级控制器至少具备恒压控制、恒流控制和恒功率控制三种运行模式;集中控制器计算预设优化目标的优化结果,并基于预设优化目标的优化结果,控制相应组成单元的预设优化目标达到该优化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楼宇群直流配电系统综合协调控制,控制架构清晰,容易实现,同时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32113.4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群直流配电系统的集散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本地控制器基于直流母线电压所处区间,按照预设规则控制各组成单元对应的单元级控制器的运行模式,其中本地控制器预先构建于各组成单元内部,单元级控制器至少具备恒压控制、恒流控制和恒功率控制三种运行模式;集中控制器计算预设优化目标的优化结果,并基于预设优化目标的优化结果,控制相应组成单元的预设优化目标达到该优化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楼宇群直流配电系统综合协调控制,控制架构清晰,容易实现,同时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2094.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王承民 , 谢宁 , 黄淳驿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郭汶璋 , 聂元弘 , 胡斌 , 王华伟 , 黄凤标 , 王球 , 季益俊 , 王政 , 钱龙 , 董磊 , 陈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建设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分方法,包括:构建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级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采用合作博弈的方法,计算得出综合权重;计算得出各一级指标及目标指标得分。本发明应用主观和客观的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应用合作博弈的方法,计算综合权重,实现对农村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建设的客观、全面评价;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全面性,通过评估,使方案更加切合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合理的评价标准还将促使更多地使用清洁及可再生资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02138.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绪利 , 施天成 , 朱刘柱 , 王承民 , 谢宁 , 黄淳驿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郭汶璋 , 聂元弘 , 胡斌 , 王华伟 , 黄凤标 , 王球 , 季益俊 , 王政 , 钱龙 , 董磊 , 陈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需求响应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小时级的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运用帕累托方法对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寻求最优解,得到日前调度计划;以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分钟级的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对日内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日内调度计划。本发明通过多目标优化调度,提高整体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满足系统稳定运行要求,且灵活性资源调度相对传统方法上靠启停机组的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在满足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负荷波动,提高电网各类设备的运行效率,有效利用了用户侧各类需求响应,满足未来电网灵活性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4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00145.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M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功率密度的三相复用子模块型MMC拓扑及调制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一种由三相半桥电路和电容并联组成的三相复用子模块,每一相包括上、中、下三个串联开关,其中上开关和下开关采用同一驱动信号,中间开关信号与之互补。所提MMC拓扑结构包括上、下常规桥臂和上、下复用桥臂,其中复用桥臂由三相复用子模块串联组成。复用桥臂中所有三相复用子模块同相半桥开关的工作状态一致,即是所有三相复用子模块被同时复用和切除。基于拓扑结构,提出复用桥臂被常规桥臂工频周期复用并实现复用桥臂能量平衡的调制方法,可实现所提拓扑[0,1]调制,相比传统MMC,可降低近1/3电容器数量,大幅提升装置轻型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66031.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直流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拓扑由高压侧滤波电感、三相MMC逆变电路、三相漏感、三相变压器、三相二极管整流电路、中压侧滤波电感和中压侧滤波电容组成,本发明的拓扑结构通过较为成熟的高压侧模块化结构与中压侧二极管串联技术,可实现较高的可靠性高与较低的成本与体积,通过精确控制三相电流为正负半周对称的梯形电流,实现三相整流二极管的可靠换流,同时在高压侧和中压侧均合成平滑直流电流,显著提升变换器运行效率与端口电能质量,降低滤波器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99550.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具备直流潮流与短路电流控制功能的复合装置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控制器包括:接在送端换流站直流端口和受端换流站直流端口之间第i直流输电线路上的第i子模块,第i子模块包括:与第i直流输电线路中可调电压源并联连接的潮流控制部分以及短路电流控制部分,通过两个耦合电感、两个耦合电感控制开关、n个分别并联在直流线路中可调电压源两端的旁路开关、六个IGBT开关管、三个双向开关与故障转移支路,实现n线间的双向潮流调节以及短路电流限制,克服现有复合装置损耗大且故障转移支路电流应力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1415.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同时应用于并网/短路/孤岛多工况的柔性互联控制方法,属于变电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串联模块控制策略,并联模块控制策略以及其对应的预同步控制策略。本发明将柔性互联设备等效为并联阻抗与串联阻抗,将两端电压电流耦合起来,通过控制串联阻抗控制直流电压与一侧无功功率,通过控制串联限幅电抗实现电流限幅,通过控制并联阻抗控制有功功率与另一侧无功功率,配合相对应的预同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在并网‑短路‑孤岛多工况下自适应衔接,同时在多工况下始终稳定直流电容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3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8492.X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308 , G06F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压器件驱动用隔离变压器绕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将变压器绕组窗口简化建模,定义窗口模型内均匀静止电荷、窗口模型外表面接地;接着,对窗口模型内电场分布情况进行仿真,获得等势线信息;然后,选取参考等势线,获得绕组截面理想形状与位置;最后,结合PCB叠层工艺,得出每层绕组的宽度、位置。在磁芯中柱为圆柱形的应用中,通过对电荷自然产生电场的模拟,本方法实现了对平面变压器PCB绕组截面电场强度的均匀化,解决了传统PCB绕组截面边角处电场强度高、外围电场强度不均等的问题;通过正向仿真的方法,避免了参数优化方法难建模、计算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25533.0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短路故障时柔性互联设备的控制方法,属于变电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正序电压无功支撑策略、负序电压无功抑制策略以及其对应的动态限幅策略。本发明通过控制柔性互联设备使用负序电压‑相位闭环生成负序无功电流,在支撑故障电压的基础上进一步平衡三相电压,实现在互联设备纯无功的基础上对故障阶段负载电能质量的改善,不影响非故障线路的有功情况,避免传统电压支撑情况下单相电压过高,同时对应的限幅策略加强了设备与线路的容量利用率并提高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