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541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93096.X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转移低残留撕开显字留字电力防伪封签,包括PET材料层、防伪信息层、丙烯酸胶水层及格拉辛底纸,PET材料层的上面设有信息区域,PE材料层的底面设有防伪信息层,防伪信息层预先印制防伪字模,防伪信息层的底面设有丙烯酸胶水层,丙烯酸胶水层的底面设有格拉辛底纸。本发明制作材料价格低,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采用加密二维码及防伪字模的双保障防伪技术,封签被撕开后,防伪字模立即突显,且一部分防伪字模转移到被贴物上,仅残留少部分胶水,易清理;极大地阻吓、威慑和警示非法开启;有效地保护电能、电力设施和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680310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368508.7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转移撕开显字不留字电力防伪封签,包括PET材料层、防伪信息层、丙烯酸胶水层及格拉辛底纸,该防伪封签为椭圆形或长方形结构,PET材料层的上面设有信息区域,PET材料层的底面设有防伪信息层,防伪信息层预先印制防伪字模,防伪信息层的底面设有丙烯酸胶水层,丙烯酸胶水层的底面设有格拉辛底纸。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价格低,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采用加密二维码及防伪字模的双保障防伪技术,封签被撕开后,防伪字模立即突显,显字而不留字,对被贴物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极大地阻吓、威慑和警示非法开启;有效地保护电能、电力设施和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650912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68395.0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转移高残留撕开显字留字电力防伪封签,包括PET材料层、防伪信息层、丙烯酸胶水层及格拉辛底纸,PET材料层的上面设有信息区域,PET材料层的底面设有防伪信息层,防伪信息层预先印制防伪字模,防伪信息层的底面设有丙烯酸胶水层,且丙烯酸胶水层厚度为25至30微米,丙烯酸胶水层的底面设有格拉辛底纸。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价格低,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采用加密二维码及防伪字模的双保障防伪技术,封签被撕开后,防伪字模立即突显,且一部分防伪字模转移到被贴物上,且残留绝大部分胶水,且不易被擦除能留下明显的痕迹;极大地阻吓、威慑和警示非法开启;有效地保护电能、电力设施和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650913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68489.8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转移低残留撕开显字留字电力防伪封签,包括PET材料层、防伪信息层、丙烯酸胶水层及格拉辛底纸,PET材料层的上面设有信息区域,PET材料层的底面设有防伪信息层,防伪信息层预先印制防伪字模,防伪信息层的底面设有丙烯酸胶水层,丙烯酸胶水层的底面设有格拉辛底纸。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价格低,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采用加密二维码及防伪字模的双保障防伪技术,封签被撕开后,防伪字模立即突显,且一部分防伪字模转移到被贴物上,仅残留少部分胶水,易清理;极大地阻吓、威慑和警示非法开启;有效地保护电能、电力设施和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
公开(公告)号:CN204008756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227862.3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计量类产品,是一种封闭式电流互感计量箱,用于电力系统的电量计量。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变压器低压侧电线和玻璃钢绝缘箱体,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玻璃钢绝缘箱体通过底部设有的压板固定在变压器低压侧绝缘套管上,所述变压器低压侧电线引出线上分别串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线直接从接线端子引出箱体,所述变压器低压侧电线接地端接地设置,所述玻璃钢绝缘箱体闭合后贴有防伪封签。本专利的优点在于,利用电流互感器的互感原理,在变压器低压侧对用电进行直接计量,确保电能计量便于加“封”和管理,达到防窃电的目的,同时消除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6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148198.7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背景的区域电网扰动控制评价方法,包括步骤:设定区域电网时间维下扰动控制评价标准,所述扰动控制标准包括可报告扰动、备用共享组以及不同时间下的扰动恢复率等指标的定义、表达式和物理意义;根据各控制区扰动控制评价指标划分控制区扰动恢复等级;根据控制区扰动恢复等级,对各控制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包括电量惩罚和电量返还;每个季度根据扰动控制评价指标计算下一季度的事故备用调整量。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计评价指标,计算出控制区的扰动恢复等级,进而对控制区进行电量的惩罚与返还,从而实现评价控制区在时间维度下对扰动的恢复能力以及评价控制区对网调动态ACE指令的执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6804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48198.7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H02J3/36 , G06Q10/06393 , G06Q50/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背景的区域电网扰动控制评价方法,包括步骤:设定区域电网时间维下扰动控制评价标准,所述扰动控制标准包括可报告扰动、备用共享组以及不同时间下的扰动恢复率等指标的定义、表达式和物理意义;根据各控制区扰动控制评价指标划分控制区扰动恢复等级;根据控制区扰动恢复等级,对各控制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包括电量惩罚和电量返还;每个季度根据扰动控制评价指标计算下一季度的事故备用调整量。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计评价指标,计算出控制区的扰动恢复等级,进而对控制区进行电量的惩罚与返还,从而实现评价控制区在时间维度下对扰动的恢复能力以及评价控制区对网调动态ACE指令的执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8193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889638.9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故障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的总线接口获取电网故障信息,并从所述电网故障信息中获取故障设备的设备ID和故障发生时刻;根据所述设备ID和所述故障发生时刻,在所述智能调度控制系统上获取预设时间段的原始故障数据;根据所述原始故障数据,按照预设过滤原则,确定待存储故障数据文本。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从海量的电网数据中筛选出与故障相关的电网故障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集中地、标准化存储,提高了故障数据的可移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4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910476640.2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得治 , 白帅涛 , 李锋 , 李立新 , 王雄伟 , 吉平 , 汪旸 , 申旭辉 , 谢俊 , 唐晓骏 , 金明亮 , 宋云亭 , 张麒 , 王青 , 张志强 , 张凯 , 陈湘 , 项锦晔 , 李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直流受端电网的多资源协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协调电网内可用的控制措施,并确定每个控制措施的控制量;根据恒步长梯度下降法对所述控制措施的控制效果进行优先级排布,选取每一步的最优控制措施;依次对每一步的最优控制措施进行安全约束验证;若每一步均满足安全约束验证,则根据每一步的最优控制措施生成该待协调电网的协控方案,直至系统恢复稳定;所述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可用控制措施优先级的确定,选择控制措施并进行安全约束验证,在保证运行安全的情况下获得代价小的控制措施方案;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较大限度的减少了切负荷量,在提供多资源协控方法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防御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58847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987314.9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功率平面的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的配合整定方法,该方法先计算发电机在功率平面上的纯功率静稳边界方程,再根据纯功率静稳边界方程按系统最小运行方式计算静稳边界,并得到按静稳边界整定的失磁保护和低励限制,然后以发电机进相深度作为约束条件,调整低励限制线与静稳边界的配合系数,从而保证低励限制与按静稳整定的失磁保护的配合。本设计不仅解决了发电机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失配的技术难题,而且提高了发电机与电网协调配合能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