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71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39702.6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M7/219 , H02J3/383 , H02M1/126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及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效率、减小谐波并且可以与光伏联合的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本发明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包括LCL滤波模块、三电平交直流变换器模块、保护模块和光储三端变换器模块,所述LCL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网,LCL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三电平交直流变换器模块的网侧输入端,三电平交直流变换器模块的输出端与保护模块的一端相连接,保护模块的另一端与光储三端变换器模块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14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25382.3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电动汽车双向充电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基于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技术的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V2G充放电装置。本发明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V2G充放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可逆PWM变流器、保护电路、双向DC/DC变流器、控制器、交流配电电路、直流配电电路和整流电路,所述可逆PWM变流器通过保护电路与双向DC/DC变流器相连接,控制器的驱动信号分别与可逆PWM变流器和双向DC/DC变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可逆PWM变流器经交流配电电路连接电网,双向DC/DC变流器经直流配电电路连接电池,交流配电电路经整流电路与直流配电电路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14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725382.3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电动汽车双向充电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基于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技术的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V2G充放电装置。本发明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V2G充放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可逆PWM变流器、保护电路、双向DC/DC变流器、控制器、交流配电电路、直流配电电路和整流电路,所述可逆PWM变流器通过保护电路与双向DC/DC变流器相连接,控制器的驱动信号分别与可逆PWM变流器和双向DC/DC变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可逆PWM变流器经交流配电电路连接电网,双向DC/DC变流器经直流配电电路连接电池,交流配电电路经整流电路与直流配电电路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70080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10111.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装电力避雷器泄露电流的试验方法,解决了如何便捷高效地对散装电力避雷器的泄露电流进行测试的问题;在长方形平板车绝缘车体板(1)的顶端面上,间隔地设置有避雷器嵌入凹槽座(4),在避雷器嵌入凹槽座中设置有接地组件(5),在长方形平板车绝缘车体板的顶端面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绝缘立柱(7)和水平导电管状框架(8),在避雷器嵌入凹槽座内嵌入有避雷器(16),在避雷器(16)的顶部接线端子上连接有施压弹簧夹(15),施压弹簧夹依次与施压垂吊导线(14)、微安电流表(12)、施压铜导线(11)和测试施压电源引出点(10)连接;本发明具有支持多个避雷器同时试验、测试效率高、移动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7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10837.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中溶解气体检测装置,通过简单实用的气路流程实现了对充油电气设备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准确定量分析;包括进样口、色谱柱、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和六通阀,进样口与色谱柱的入口连通在一起,色谱柱的出口与热导检测器(TCD)的入口连通在一起,在热导检测器(TCD)的出口上连接有六通阀的入口(6),在六通阀的第一出口(1)上连接有镍触媒转化炉(Ni),镍触媒转化炉(Ni)的输出口与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输入口连通在一起;六通阀的第二出口(5)与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的输入口连通在一起;可完成油中溶解气体的定量检测,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6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10328.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星君 , 张根嘉 , 牛晓璐 , 荀之 , 陈卫华 , 崔嘉 , 姚峰 , 芦润润 , 张霞 , 任俊芳 , 孙亮 , 蔡亮 , 郭青龙 , 石超 , 张永豪 , 马明霞 , 武丽娟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齿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的工作方法,解决了如何实现电线进入绕线箱后能均匀地缠绕在线辊上的问题;通过锥形小齿轮(6)与锥形大齿轮(9)的啮合,将L形旋转摇把在前后纵向方向的旋转转化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旋转,并通过两组直齿轮的啮合,将旋转传递给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16),齿条(19)上的左部齿与左齿轮第一有齿区域(24)上的齿啮合在一起,齿条(19)上的右部齿交替地分别与右齿轮第一啮合齿区域(20)上的齿和右齿轮第三啮合齿区域(22)上的齿啮合在一起;从而带动口字形导线框中电线在绕线辊上依次轮流向左和向右移动下的缠绕,使绕线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812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09701.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星君 , 张根嘉 , 牛晓璐 , 荀之 , 陈卫华 , 崔嘉 , 姚峰 , 芦润润 , 张霞 , 任俊芳 , 蔡亮 , 武丽娟 , 郭青龙 , 石超 , 张永豪 , 马明霞 , 孙亮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的工作方法,解决了如何实现电线进入绕线箱后能均匀地缠绕在线辊上的问题;通过锥形小齿轮(6)与锥形大齿轮(9)的啮合,将L形旋转摇把在前后纵向方向的旋转转化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旋转,并通过两组直齿轮的啮合,将旋转传递给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16),使两者随L形旋转摇把的摇动反向旋转;第二传动轴带动右链轮(14),第三传动轴(16)带动左链轮(17)也反向旋转,并通过右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22)与左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的交替啮合,从而带动口字形导线框中电线在绕线辊上依次轮流向左和向右移动下的缠绕,使绕线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46002.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检修用电缆举托装置,属于电力检修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电力检修用电缆举托装置,在举托时对电缆固定性差,电缆容易滑落,在举托的过程中电缆容易偏移错位的问题;包括底架、支撑柱、支撑座、活动杆、连接座、连接杆和连接板,底架上方设有支撑柱,底架顶部对称开设有滑道,支撑柱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发明提供的电力检修用电缆举托装置,在举托的过程中,方便调整举托电缆的区域长度,方便根据电缆的粗细调节夹持带的松紧度,让电缆在举托的过程中,可以夹持在上夹壳与下夹壳之间,让夹持的电缆在举托的过程中不会滑动偏移,导致错位,让电缆在进行检修时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44806.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收放电缆的携带式电源箱及使用方法,涉及电源箱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设置有电源控制器,所述箱体左表面的下侧开设有收放弧口,所述箱体右表面的上侧开设有多个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槽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电源连接端头,所述箱体右表面的中心处位于多个连接槽的下侧均设置有调节旋钮,本发明能够自动收集放置电缆,避免传统的设备不能收集放置需要随时携带电线增大携带的繁琐问题,降低操作使用过程中的难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就会导致设备附近电线散乱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问题,增大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2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09490.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链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解决了如何实现电线进入绕线箱后能均匀地缠绕在线辊上的问题;通过锥形小齿轮(6)与锥形大齿轮(9)的啮合,将L形旋转摇把在前后纵向方向的旋转转化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旋转,并通过两组直齿轮的啮合,将旋转传递给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16),使两者随L形旋转摇把的摇动反向旋转;第二传动轴带动右链轮(14),第三传动轴(16)带动左链轮(17)也反向旋转,并通过右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22)与左链轮上的半周齿与环形封闭链条的交替啮合,从而带动口字形导线框中电线在绕线辊上依次轮流向左和向右移动下的缠绕,使绕线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