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暂态计算的发电机本体及其附件的仿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72481.9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一种用于暂态计算的发电机本体及其附件的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不同复杂度的发电机本体模型,简化发电机模型;根据发电机本体模型的构建结果,构建与发电机本体模型匹配的发电机附件模型,计及原动机模型中动态特性,模拟发电机及其附件的暂态动态过程;对发电机本体模型和附件模型的参数进行初始化,根据机端电压和电流计算摇摆角,将计算得到的摇摆角作为输入参数并存储到发电机模型的参数数据结构中;将发电机本体及附件模型进行联立求解,进行暂态仿真计算,通过调整发电机本体模型的阶数,选择不同复杂度的发电机本体模型,对仿真精度进行动态调节。为复杂电网灾变与恢复过程进行准确、完整的仿真提供真实可靠的建模和数据准备。

    一种基于限制扩散模型的电网灾变模拟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2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84032.6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一种基于限制扩散模型的电网灾变模拟仿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电网线路拓扑结构获取状态变量和电力系统的运行参量,构建电网的暂态微分模型;求解电网的暂态微分模型,根据求解结果计算目标预测值,构建电网暂态的限制扩散模型;构建神经网络模型生成预测值,以最小化预测值和目标预测值的距离为目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使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限制扩散模型的逆扩散过程,完成电网灾变及恢复过程的仿真模拟;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调整参数后应用于拓扑结构更复杂的电网系统中。本发明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缩短计算时间,在精度上有显著提升,可以推广到更复杂的电网系统中,并且可解释性强,避免电网灾变及恢复过程黑盒化。

    一种电力仿真信号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20854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802358.6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仿真信号转换装置,包括A/D转换机、标准数字信号生成器、采样值报文生成机、采样值传送器、继电器、实时数字仿真仪、处理器、转换器、安全监测装置、感应器和通讯机;实时数字仿真仪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处理器与转换器电性连接,转换器与感应器电性连接,感应器与通讯机电性连接,通讯机和感应器之间设置有继电器,通讯机端部安装有安全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信号仿真装置,使实时数字仿真仪通过该装置就可以实现对数字机电保护装置的测试,并具有安全检测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现对于模拟信号,复现性强。

    一种电力安全警示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18581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026597.1

    申请日:2016-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安全警示系统,外壳的前端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外壳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源装置,外壳的后端安装有告警装置;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红外传感器、告警装置的电源端相连接,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告警装置相连接。该电力安全警示系统结构简单,检测灵敏,检测到人体进入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之内,则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安全,达到了提示警告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目前相关技术中对带电设备的检测缺少安全预警,从而导致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力应急自动化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050203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802347.8

    申请日:2015-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应急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旋转底座结构,自动化升降结构,电力应急操控装置,安全装置,太阳能发电板和导电板,所述的发动机安装在旋转底座结构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自动化升降结构设置在旋转底座结构的底部两端位置;所述的电力应急操控装置设置在安全装置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导电板的右侧位置;所述的电力应急操控装置包括多功能操控屏,信号天线,控制总开关,工作芯片,平面调节按键,壳体和储存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电力应急操控装置和安全装置的设置,有利于操作方便,灵活使用,安全可靠,从而完善功能多样性,提高智能化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