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沙戈荒地区能源基地的多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26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57299.9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沙戈荒地区能源基地的多联产系统,属于低碳节能减排,多联产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子系统,与电网连接,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为电网供电;电解水制氢子系统,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子系统连接,用于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子系统产生的电力制备氢气;火电机组碳捕集子系统,用于对火电厂的烟气进行脱碳处理,并捕获二氧化碳;甲醇合成子系统,分别与电解水制氢子系统及火电机组碳捕集子系统连接,用于基于电解水制氢子系统制备的氢气及火电机组碳捕集子系统捕获的二氧化碳制备甲醇。本发明减少了电网弃风弃光现象,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一种燃煤电站回热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9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3036.7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煤电站回热系统,涉及燃煤电站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站锅炉、两个电站汽轮机系统和两个电站回热系统;电站锅炉加热给水产生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第一电站汽轮机系统根据主蒸汽和再热蒸汽产生电能并输出乏汽冷凝成给水;第一电站回热系统分别与电站锅炉和第一电站汽轮机系统连接,第一电站回热系统将第一电站汽轮机系统输出的乏汽冷凝成给水加热后输送回电站锅炉;第二电站汽轮机系统用于根据主蒸汽和再热蒸汽产生电能,并输出乏汽冷凝成给水;第二电站回热系统分别与电站锅炉和第二电站汽轮机系统连接,第二电站回热系统用于将第二电站汽轮机系统输出的乏汽冷凝成给水加热后输送回电站锅炉。本发明提高了煤电机组的灵活性。

    一种与燃煤发电和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89474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22466564.7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燃煤发电和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新能源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燃煤电站回热系统两个部分。其中,电网负荷低谷期,电网过剩电能压缩空气并储存在储气罐内,同时利用给水回热系统回收空气压缩时产生的热量;电网负荷高峰期,储气罐释放压缩空气,依次通过空气膨胀机的高温排气、给水回热系统和太阳能光热进行预热,然后在空气膨胀机中做功,提供更多电负荷。综上,整个系统借助回热系统将燃煤发电与太阳能光热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实现了储能,并提升了压缩空气的做功能力,提升了系统的热利用率,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简化了系统相关设备。

    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垃圾焚烧与污泥干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479294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21252599.X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垃圾焚烧与污泥干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及余热回收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和污泥干燥系统部分。其中垃圾焚烧放热后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污泥干燥器对污泥进行干燥,有效回收利用了垃圾焚烧的排烟余热,干燥后的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一起送入锅炉中燃烧,进行焚烧发电。本实用新型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与污泥干燥系统耦合起来,并回收了烟气的余热,实现了能量的阶梯利用,同时将干燥后的污泥与垃圾掺烧,利用了污泥所含有的热量,实现污泥的高效利用。本发明通过垃圾焚烧系统和污泥干燥系统的集成,提高了垃圾焚烧所产生热量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系统的总发电功率。

    一种集成超临界CO2循环和吸收式热泵的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008698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1244463.4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超临界CO2循环和吸收式热泵的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包括:生物质气化系统、烧生物质燃料气的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超临界CO2循环发电系统和吸收式热泵等部分。其中,生物质气化并净化后的生物质燃料气在燃烧室燃烧后进入燃气轮机做功,利用燃气轮机尾部烟气在余热锅炉中加热CO2工质,CO2循环代替常规蒸汽朗肯循环进行发电,通过余热锅炉后的烟气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高温热源,以地源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在供暖季,利用吸收式热泵加热热网水,实现了对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深度余热利用。综上,整个系统实现了热电联产,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并利用CO2循环提高了对生物质燃料气产生热量的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