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6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88958.5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三维设计软件的变电站设备材料汇总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物料数据库:收集物料数据,并定义各项信息的含义,实现数据的导入、更新;步骤2)定义工程设备数据库关键字段:在物料数据库中增设用于定义变电三维设计软件中工程设备数据库中各设备对应的关键字段;步骤3)查找物料数据:步骤4)制作设备材料汇总表:工程设备库的设备在工程中使用后,平台会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最终导出设备材料汇总表,材料表依据查找物料数据的结果,显示设备的物料编码、固化ID以及物料完整描述。有益效果:充分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常规设计模式人工判断可能造成的错误和疏漏,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58606.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证据和变权理论的配电网可靠性关联和评价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该模型涵盖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包括上层指标和下层指标;上层指标记为“因素层”;下层指标记为“性能层”;该方法包括分析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明确配电网可靠性与影响因素的双层评价指标;建立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间的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基于熵权法和DS证据理论构建配电网可靠性双层指标之间的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引入变权理论建立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价模型,得到可靠性规划方案的综合得分。本发明解决了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考虑了因素变化对权重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82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058606.9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证据和变权理论的配电网可靠性关联和评价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该模型涵盖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包括上层指标和下层指标;上层指标记为“因素层”;下层指标记为“性能层”;该方法包括分析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明确配电网可靠性与影响因素的双层评价指标;建立配电网可靠性双层评价指标间的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基于熵权法和DS证据理论构建配电网可靠性双层指标之间的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引入变权理论建立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价模型,得到可靠性规划方案的综合得分。本发明解决了单一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考虑了因素变化对权重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03941.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谐振稳定性的方法,其通过建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的s域等效电路,构建海上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的s域节点导纳矩阵,根据节点导纳矩阵的行列式零根来确定系统的谐振模式,并进而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判断;该方法采用s域阻抗模型描述风力发电机、柔性直流换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的动态特性,避免了设备建模与系统运行方式的耦合;同时,该方法采用节点导纳矩阵的分析充分计及了海上风电场的多电力电子设备及其网架结构,分析更为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4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36123.2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叠加原理,采用故障后柔直输出的稳态短路电流计算各节点电压正常分量,通过正常网络电压和故障网络短路电流相互修正的迭代计算可得最终结果。本发明算法可作为校核含柔直电网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短路电流水平的计算方法,对柔直的相关控制保护策略和柔直贡献短路电流的抑制策略的效果评价也具有一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9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65213.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LCC‑MMC混合级联换流站并联MMC单元的控制策略,包括:(1)根据MMC阀组中每个并联MMC单元的控制方式和额定容量对所有并联MMC单元进行编号;(2)计算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的并联MMC单元的直流电流指令值;(3)计算采用定有功功率控制的并联MMC单元的有功功率指令值;(4)修正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的MMC单元的直流电压指令并加以控制;按照计算所得的有功功率指令值对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的MMC单元施加控制。本发明可以实现多个MMC单元同时控制直流电压的功能,可以实现直流电流在各个并联MMC单元中的合理分配,实施简单,适用性强,实际的工程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43279.3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线间潮流控制器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常规控制的IPFC多目标协调控制系统,制定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针对传统控制器存在的不同工况下的适应功能较差缺陷,设计多目标模糊逻辑控制器及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协调策略;结合粒子群算法和S1所建传统控制器的优化样本,对IPFC模糊控制器的参数因子进行优化,挖掘IPFC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潜力。本发明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传统控制器优化样本,设计多目标模糊逻辑控制器,实现对不同目标的有效控制,并就目标间的交互影响制定对应的协调控制策略,挖掘IPFC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控制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24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67985.2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25D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导电缆工程的并联制冷机系统冷箱,属于制冷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保温结构,主体保温结构的顶部设有端盖,端盖上均匀设有多个冷头连接器;主体保温结构的底部连接有冷箱支撑结构;主体保温结构包括内胆和外胆,内胆和外胆间为真空空腔,真空空腔内设有多层反射层;主体保温结构的底部伸出有冷量输出管道和热量输入管道,冷量输出管道和热量输入管道分别连接冷箱支撑结构伸出的换热器连接接口,通过换热器连接接口与换热器连通。本发明提供了冷量的累加空间,各台制冷机之间的输出差异被抹平,实际中某台制冷机发生故障,通过调高其他制冷机制冷功率,保证了稳定可靠的输出冷量,实现了制冷系统不宕机下的定期检修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398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1164006.4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注入功率为变量的IPFC模型及其潮流计算方法,具体为:直接将注入功率作为变量,等效IPFC对受控线路的影响,通过数学变形使模型不涉及IPFC变流器的注入电压变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IPFC模型;在此基础上,直接以IPFC注入功率作为潮流计算过程中IPFC的状态变量,构建了以线路功率为控制目标的IPFC潮流计算迭代更新方程,并根据每次迭代的控制目标差值与系统状态量。本发明IPFC模型具备建模简便、模型收敛性好、收敛精度高;本发明IPFC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含IPFC的大电网潮流计算,有利于挖掘IPFC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价值和控制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193016.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6 , H02M7/0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LCC‑MMC混合级联换流站的电压和容量匹配方法,分析了高压阀组LCC的电压和容量大于低压阀组MMC的电压和容量、高压阀组LCC的电压和容量等于低压阀组MMC的电压和容量、高压阀组LCC的电压和容量小于低压阀组MMC的电压和容量三种情况的适用性,可以为未来工程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发明通过在PSCAD中搭建两端单极直流输电系统,其中整流侧采用LCC,逆变侧采用LCC‑MMC混合级联,分别针对三种典型的高低压阀组电压和容量组合,仿真分析得出合理的电压和容量匹配方案,为实际工程中LCC‑MMC混合级联的高低压阀组电压和容量选择提供了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