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930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6864.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身参数及工程建设信息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法,涉及车辆路径规划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网络路径分析数据集情况下,分析并获得最佳路径及最短路径;步骤2,在已实现的最佳路径或最短路径的基础上,将车辆参数与校验指定的设计参数或项目指标结合,进一步寻找运输的最佳路径,所述车辆参数包括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离地间隙和整备质量的信息,校验指定的设计参数或项目指标包括道路的项目建设状态和设计路基宽度以及设计道路或桥梁的荷载;其通过步骤1和步骤2等,实现了路径规划速度快、实时性好以及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385161.2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地质块体对象化定义,S2地质块体自动化建模,S3地质块体模型化分析。其方法原理是步骤S1将地质块体视为个体或多个地质子块体构成的集合体,进行对象化定义;步骤S2通过概化延展地质结构面与自然临空面、人工开挖面将岩体划分成若干地质子块体,自动生成岩体的地质块体模型;步骤S3直接从模型上提取地质结构面的几何和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输出评价报告、图表等。本发明将地质块体视为一个有机系统,对象化表达了地质块体的构成、属性和空间关系,判定岩体的稳定状况,计算其安全系数,为施工地质超前预报、设计支护参数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岩质洞室、边坡和基坑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8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459400.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本发明适用于三维可视化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视边的建筑信息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处理及加载的建筑信息模型;获取所述建筑信息模型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模型可视边为从一个视角查看建筑信息模型时所能看到的所有构件外表面的轮廓线;将若干不同视角的模型可视边进行合并,得到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完整的模型可视边将建筑信息模型内的构件分为外部构件和非外部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19157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0854413.4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抛物线原理的基覆界面自动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定义基覆界面约束边界,S2:TIN构网生成基覆界面初始面,S3:抛物线原理插值生成基覆界面骨架面,S4:深度Kriging插值生成基覆界面光滑面,即完成基覆界面模型创建。其中,S1是由边界数据、实测勘探点或勘探剖面数据和地形面共同构成;S3是根据抛物线原理,构建基覆界面的骨架面;S4是对基覆界面骨架面进行深度Kriging插值,得到基覆界面光滑面。本发明提出抛物线插值原理,使得建模具有全局可参考的性质,能处理勘探数据非常少情况下的基覆界面建模,提高了基覆界面自动建模的效率和质量。该方法参考地形面的起伏,依据覆盖层的厚度拟合,使得基覆界面形态随地形起伏而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2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21826.5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物资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工程物资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S1、通过引用标准化的物资信息库,对BIM构件库中物资模型添加物资编码属性;S2、通过引用BIM构件库,建立含有物资编码的工程BIM模型,并对工程BIM模型进行工作包划分和WBS编码;S3、根据工程BIM模型的物资编码从物资信息库中提取工程物资全过程质量要求的基准信息;根据工程BIM模型的WBS编码从包含物资编码的物资管理系统中提取工程物资全过程质量实施的实际信息,将基准信息与实际信息进行比对,通过WBS驱动实现物资的全过程管控。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工程管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1591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66602.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11 , G06F40/174 , G06F21/60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结构化电子文件、移动端与网页端配合填写、可靠电子签名的有效性保障、电子文件格式转化与XML封装、开发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检测工具、开发建设管理系统与建设单位档案系统间的接口,实现业务系统形成电子文件直接线上归档,解决质量管理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性问题,配置、填报、查看、归档全程在线化,真正实现无纸化操作闭环。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10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948017.9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模型自动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层建模效率和效果更好的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模型自动建模方法,使用该方法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对用户专业素养要求不高,能够展现虚拟的真实地质环境,帮助用户对地质环境进行直观理解,方便不同层次用户之间的经验交流,辅助用户进行科学决策和风险规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完整层数据和非完整层数据提取;S2:完整层界面创建;S3:完整层实体切分;S4:非完整层界面创建;S5:非完整层实体切分。本发明适用于工民建、地铁、海洋等工程领域的地质勘察。
-
公开(公告)号:CN109191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54413.4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抛物线原理的基覆界面自动建模方法,包括步骤S1:定义基覆界面约束边界,S2:TIN构网生成基覆界面初始面,S3:抛物线原理插值生成基覆界面骨架面,S4:深度Kriging插值生成基覆界面光滑面,即完成基覆界面模型创建。其中,S1是由边界数据、实测勘探点或勘探剖面数据和地形面共同构成;S3是根据抛物线原理,构建基覆界面的骨架面;S4是对基覆界面骨架面进行深度Kriging插值,得到基覆界面光滑面。本发明提出抛物线插值原理,使得建模具有全局可参考的性质,能处理勘探数据非常少情况下的基覆界面建模,提高了基覆界面自动建模的效率和质量。该方法参考地形面的起伏,依据覆盖层的厚度拟合,使得基覆界面形态随地形起伏而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100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48017.9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模型自动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层建模效率和效果更好的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模型自动建模方法,使用该方法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对用户专业素养要求不高,能够展现虚拟的真实地质环境,帮助用户对地质环境进行直观理解,方便不同层次用户之间的经验交流,辅助用户进行科学决策和风险规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完整层数据和非完整层数据提取;S2:完整层界面创建;S3:完整层实体切分;S4:非完整层界面创建;S5:非完整层实体切分。本发明适用于工民建、地铁、海洋等工程领域的地质勘察。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52680.1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排水管网数据迭代管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排水管网数据迭代管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排水管网数据迭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数据采集终端、数据核查终端、区块链Ⅰ和区块链Ⅱ,其中:数据采集终端,用于获取城市排水管网数据;服务器,用于接收城市排水管网数据和该城市排水管网数据对应的过程信息;区块链Ⅰ,用于接收并存储城市排水管网数据及其对应的过程信息;数据核查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城市排水管网数据及其对应的过程信息;服务器,用于获取核查判断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