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4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130236.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变电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治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多源输变电工程数据,包括从传感器网络、历史记录和实时监控单元中收集的电压、电流、频率和环境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统一,并标识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环境因素分析,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如何影响输变电设备性能,从而判断对输变电工程数据的影响;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特征分析,挖掘潜在的故障模式和性能退化趋势。本发明,揭示环境变化如何影响设备运行,帮助识别那些对特定环境条件更为敏感的设备或组件,不仅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点,还能够针对特定环境条件优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3676.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天地云地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风灾评估模型中地形地貌提取方法,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风灾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收集地理数据;步骤二、数据处理;步骤三、地形因子数学表达和步骤四、基于FME的地形因子参数提取。该一种输电线路风灾评估模型中地形地貌提取方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多尺度分析、面向对象分类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走廊内复杂地形地貌要素的精细化提取,为准确评估输电线路风灾风险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风灾风险评估、线路选址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0673.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7/18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相关规范和设计确定输电塔结构的功能函数;通过自适应混合降维模型的统计炬估计方法求解所述功能函数的统计矩信息;基于迭代最大熵法的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获得输电塔结构的可靠度分析结果等步骤。通过应用高阶统计矩信息,能够提升输电塔结构可靠指标计算的精度,实现了输电塔结构可靠度的准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5808.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空间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永磁体等效为按一定规律分布的磁荷,对于均匀磁化的永磁体,只有面磁荷存在,建立标量磁位与面磁荷密度之间的关系;(2)根据空间中的磁场分布,计算永磁体所产生的空间磁场分布;(3)将矩形钕铁硼永磁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矩形钕铁硼永磁体上P(x,y,z)点磁场强度,然后对永磁体正负磁荷的三个分量进行积分,计算总磁场强度和总磁感强度。本发明的计算方法确保了空间磁场分布的高精度,能够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对磁场精细调节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32584.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件可靠度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基于构件设计资料得到荷载更新前抗力和荷载效应的统计参数,所述荷载效应包括永久荷载效应和可变荷载效应;设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为常数,根据统计参数确定更新前永久荷载效应、可变荷载效应及抗力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设计资料确定更新系数,通过更新系数和更新前可变荷载效应的均值和标准差确定更新后可变荷载效应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更新前抗力的均值和标准差、永久荷载效应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更新后可变荷载效应的均值和标准差,建立构件的功能函数;基于构件的功能函数,得到构件的可靠度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372528.7
申请日:2023-10-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H02J3/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级Copula函数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柔性互联配电网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所述的子系统级按照交直流系统的不同分为交流子系统和直流子系统;以元件的故障率为分析对象,将每个元件的故障率看作是其相应的边缘分布,子系统的故障率看作是每个元件的故障率的联合分布,基于Copula函数模型,并利用不同元件故障率的边缘分布来评估子系统的故障率;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τ来评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不同元件故障率的边缘分布的相关系数对系统每一层的数据进行更新,实现多层嵌套Copula模型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网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8653.6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Q10/0631 , G06F16/29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电线路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地理数据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场地布置方法,包括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AI识别已有道路并结合通过GIM数据获取线路数据、杆塔坐标以及三维数字高程数据,实现牵张场、跨越架、吊装组塔装备,本发明进行线路牵张地选址,可以统观全局,实现场地位置的合理选择;还支持自动计算档距、高程、转角等关键数据,大幅度节约人力和物力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085528.6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膨胀土遇水过程中不同深度处膨胀量的量测方法,属于基础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在待测场地范围内,选择不同点,钻出不同深度的孔;(2)在每个所述孔内埋设单点沉降仪,将所述单点沉降仪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3)采集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初始读数h2,并量测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顶部高程初值h1i;(4)进行浸水,采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浸水过程中膨胀土的膨胀量;(5)浸水稳定后,采集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终点读数h3,并量测每个所述单点沉降仪的顶部高程终值h1t;(6)试验结束。本发明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输电线路膨胀土地基上基础建设的工程实践,简单易行,量测准确,经济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242377.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G06F17/1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激励型需求响应的低压配电网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策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考虑激励型需求侧响应的光储系统;步骤2:考虑激励型需求侧响应的混合储能系统配置策略;步骤3:考虑激励型需求侧响应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步骤4:示范例应用分析;本发明具有充分利用资源互补特性、最大限度发挥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对净负荷曲线波动平抑效果好、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64211.6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nventor: 齐桓若 , 康祎龙 , 闫向阳 , 郭放 , 薛文杰 , 陈晨 , 郭飞 , 张亮 , 殷毅 , 宋景博 , 郭夫然 , 宋晓帆 , 李凯 , 王顺然 , 刁旭 , 何进 , 米阳
IPC: H02J3/00 , H02J3/32 , H02J7/00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储能参与深度调峰与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协调调峰的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新能源发电与负荷数据并构建场景集;建立收益模型和成本模型;构建配电网储能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层以系统总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以储能配置容量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为决策变量,求解规划方案;下层运行层在上层确定的规划方案下,以兼顾新能源损失率的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典型日运行状况为决策变量,求解各场景下运行策略;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最优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缓解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净负荷峰谷差加剧问题,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