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6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27268.3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南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IPC: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F18/213 , H02J13/00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力杆塔状态实时监测与通病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高精度的数字孪生模型模块,集成了传感器网络模块以实时采集杆塔关键数据。数据处理中心模块利用先进的时钟同步技术确保数据精度,配合通病识别系统模块和健康状态评估模块,采用有限元分析和Paris定律,对杆塔的健康状况进行精确评估。系统还包括一个智能化的维护决策支持模块,提供科学的维护策略。此外,数据可视化平台模块和用户交互界面模块增强了用户体验,使得系统不仅限于监测与评估,还实现了维护决策的优化和用户交互的个性化。整体系统设计注重实时性、精确性和智能化,旨在提升电力杆塔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86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711260613.9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回架空输电线路双回单侧布置的挂线杆及挂线结构。该接线杆包括一基单柱竖直钢管杆,钢管杆的杆身单侧从高到低依次设有互相平行的四层挂线横杆,挂线横杆的从高到低第一层用于接地线,第二至第四层分别挂接三相主导线,第二至第四层挂线横杆的长度相同,均不小于两倍的漏电距离第二层至第四层挂线横杆的中部不小于一倍漏电距离处均设有垂直杆,垂直杆的长度均不小于一倍的漏电距离。本发明的挂线杆结构简单,在不增加钢管杆高度情况下,实现了双回路均位于杆身一侧的导线布置,有效地解决了双回路单侧悬挂导线时钢管杆过高、费用高以及后期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20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711221330.3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装轨道复合梁,包括主梁、吊装机构、次梁,次梁与主梁固定连接,主梁包括主梁上翼缘、主梁下翼缘以及主梁腹板,主梁腹板包括抗弯部分和轨道部分,抗弯部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主梁上翼缘平行的纵向加强肋,所述纵向加强肋与主梁上翼缘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与所述主梁上翼缘垂直的横向加强肋,所述横向加强肋与主梁腹板的抗弯部分固定连接。该复合梁中的主梁下翼缘作为吊装机构顺利通行的行进轨道,在主梁腹板上设置横向加强肋和纵向加强肋以增强复合梁的抗拉强度。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1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516805.1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南工业大学 , 郑州基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楼盖板及机械式板缝连接节点,包括左侧预制混凝土楼盖板和右侧预制混凝土楼盖板,左侧预制混凝土楼盖板的预制混凝土体的右端设置有上下布置的左侧第一金属连接件和左侧第二金属连接件,右侧预制混凝土楼盖板的预制混凝土体的左端设置有分别与左侧第一金属连接件和左侧第二金属连接件对应布置的右侧第一金属连接件和右侧第二金属连接件,左侧第一金属连接件、右侧第一金属连接件之间的螺栓位于上侧骨架与对应的水平连接板之间;左侧第二金属连接件、右侧第二金属连接件之间的螺栓位于下侧骨架与对应的水平连接板之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盖板之间连接方便,且预埋件固定牢靠的机械式板缝连接节点及预制混凝土楼盖板。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47674.7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郑州祥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鑫 , 魏澄宙 , 许晓坡 , 席小娟 , 刘湘莅 , 申红山 , 杨红旗 , 刘峰 , 朱岩 , 郭静 , 尹超鹏 , 景川 , 肖波 , 李勇 , 周怡 , 樊东峰 , 武东亚 , 郑月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双分裂导线防风偏固定装置,属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包括上联板、下联板、上绝缘子串、下绝缘子串和线夹;上联板位于导线上部,为等腰三角形,三个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孔,顶角处的连接孔用于连接上绝缘子串,底角处的两个连接孔用于连接导线;下联板位于导线下部,为倒等腰三角形,三个角处均设置有连接孔,底角处的连接孔用于连接下绝缘子串,顶角处的两个连接孔用于连接上联板;上绝缘子串顶端与上层横担固定连接,底端与上联板固定连接;下绝缘子串底端与下层横担固定连接,顶端与下联板固定连接;线夹成对设置在上联板下部,固定安装在导线上。本发明能够限制导线的位置防止其偏移,能够达到良好的防风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77606.3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与通信共享铁塔成套限流接地装置,针对两套接地装置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当电力线路存在过电压情况时,电力铁塔与通信基站接地装置之间存在较高电位差,容易对设备和检修人员构成威胁,严重时将导致通信设备损坏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四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铁塔基础组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本发明解决了电力线路过电压情况下两个独立接地系统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同时在固定架内壁的接地连线上安装了限流装置,当接地电流超过限值时,熔断组件会将接地连线断开,保护通信基站的设备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2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28360.7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长沙磊鑫土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下钢筋沥青隔震墩墩壁的设计评估方法,首先计算在设定抗震等级的地震下隔震钢筋的位移,当隔震钢筋位移不满足式地震作用组合验算和水平位移要求时则考虑隔震墩墩壁受力并判断隔震钢筋是否屈服;当钢筋屈服时,若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x满足x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11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85166.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同济大学
Inventor: 刘湘莅 , 齐道坤 , 郭新菊 , 路晓军 , 钱建固 , 席小娟 , 郭正位 , 苏征 , 景川 , 王文峰 , 肖波 , 胡鑫 , 梁晟 , 赵志虎 , 唐旻 , 刘存凯 , 杨敏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18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饱和膨胀土地基上杆塔基础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首先,建立杆塔基础模型和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模型;之后,分别对于杆塔基础模型和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模型赋予对应的材料属性;之后,建立相关分析步,并对杆塔基础模型和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置用于约束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模型底部及四周位移的边界条件,并施加重力荷载及相应的杆塔基础模型上部荷载;最后,提交运算,并对运算结果进行分析。本发明简单有效解决了由于非饱和膨胀土地基中含水率变化而引起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变形及稳定性问题,并可得到含水率变化后的非饱和膨胀土地基的承载力,为确定非饱和膨胀土地基上的杆塔基础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数值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9088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28415.4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长沙磊鑫土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沥青隔震层恢复力模型确定方法,首先根据钢筋的参数建立钢筋的骨架曲线;之后确定滞回规则,针对钢筋不同阶段对钢筋的恢复力进行分析。其中钢筋的参数包括等级、直径和高度;滞回规则为:若在钢筋弹性阶段卸载,则按原路径回到原点;若在弹塑性阶段卸载,则卸载时刚度为原点初始刚度并产生残余变形,若反向加载,则路径平行于骨架曲线。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主要受力构件—钢筋在地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阶段时的受力变形性能,从而可以根据钢筋在弹性及弹塑性状态下的变形受力特性进行建筑设计,这与只利用钢筋弹性阶段进行分析相比,可充分挖掘材料潜力,减少钢筋浪费,为钢筋沥青隔震层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和非线性抗震分析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60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29511.0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长沙磊鑫土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拉结筋的简便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建筑各层承受的地震剪力,然后确定各层参与抵抗水平地震剪力的填充墙的墙段数,之后确定层间所有墙段可抵抗的地震剪力,之后确定第r层剩余的地震剪力V,每层剩余的地震剪力V需满足V≤2nωP,并以V≤2nωP作为前提条件,选择拉结筋选用量最少且根据砌体设计规范要求拉结筋的层间间距不大于1000mm的拉结筋设置方案,确定选用的拉结筋种类。本发明推翻了传统设计思想中按构造设置拉结筋的布置方式,证明了传统拉结筋布置严重的不合理性,同时摒弃了传统不需要计算拉结筋的惯例,需经简单计算来确定拉结筋,既保证了填充墙在多遇地震下不至于倒塌,也大大减少了植筋的钻孔工作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