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2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639858.7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方法。针对电-热联合系统,在计算前通过电网中的传感器或者通过工具采集获得以下电网与热网的已知基础网络数据,根据已知基础网络数据处理获得潮流迭代后的电网中各节点的潮流后电压Vi′和热网中各节点的潮流后热介质流入温度,并且不断潮流处理迭代,每次潮流迭代后,计算潮流迭代前后热网中节点热介质流入温度之差的最大值和电网各节点电压之差的最大值:并判断直至达到要求,实现完成了潮流处理。本发明的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能更快速地进行计算处理,占用内存小,潮流结果准确性好,对于电-热联合系统的构建能优化运行,向电网调度提供准确数据,提升了直接潮流法的适用性。

    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197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36658.0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丁一 邵常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侧响应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属于含多种能源形式的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一个两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模型的目标为整个能源系统成本最低,下层优化模型为用户聚合商的需求侧响应模型;本发明方法利用用户建筑本身具有的热惯性,提高电热联合系统中用户用能需求的灵活性,挖掘了用户的需求侧响应潜力,将传统上固定的用户能源需求转化为可以调节的变量,并建立了用户的需求侧响应模型;利用用户需求侧响应松弛了热电联合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提高了热电联合系统的运行灵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能更好地消纳具有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

    一种电-气互依赖系统连锁效应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85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549426.5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互依赖系统连锁效应处理方法。根据电‑气互依赖系统建立电力系统的再调度模型、天然气系统的再调度模型和耦合元件的模型,进而建立了电‑气互依赖系统的连锁效应分析模型,进而获得生产的天然气量和天然气负荷的切除量的调度量,采用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调整发电机组的输出或切除部分电力负荷,采用天然气系统调度机构调整气源的输出或者切除部分天然气负荷。本发明通过对电‑气互依赖系统中连锁效应的建模,将连锁效应耦合到电‑气互依赖系统的可靠性中去,为保证电‑气互依赖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基础。

    基于风电多状态模型及机会成本修正的备用出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7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1379973.5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电多状态模型及机会成本修正的备用出清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目前,风电的出力具有波动性且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本发明根据风速预测数据,建立风电多状态模型;根据风电多状态模型及每个状态下的约束条件,求解最优潮流模型;计算不同状态下节点电价的加权平均值,得到最终的节点电价,获得最优调度结果;获取发电机组备用报价,得到各机组发电机组备用的排序价格;按照价格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各机组的备用进行排序,得备用的出清价格。本方法兼顾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考虑风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备用资源机会成本的影响,减少因风电的接入对其它发电机组提供备用的机会成本的影响。

    一种电-气-热多能流耦合下的需求侧响应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926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237196.4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丁一 邵常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热多能流耦合下的需求侧响应调度方法,属于含多种能源形式的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需求侧的用户为安装有分布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商业建筑用户,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多能流耦合环境下用户负荷的灵活性,挖掘了用户的需求侧响应潜力,将传统上固定的用户能源需求转化为对能源价格的函数;利用用户需求侧响应松弛了多能流耦合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提高了多能流耦合系统的运行灵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能更好地消纳具有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