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2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639858.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方法。针对电-热联合系统,在计算前通过电网中的传感器或者通过工具采集获得以下电网与热网的已知基础网络数据,根据已知基础网络数据处理获得潮流迭代后的电网中各节点的潮流后电压Vi′和热网中各节点的潮流后热介质流入温度,并且不断潮流处理迭代,每次潮流迭代后,计算潮流迭代前后热网中节点热介质流入温度之差的最大值和电网各节点电压之差的最大值:并判断直至达到要求,实现完成了潮流处理。本发明的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能更快速地进行计算处理,占用内存小,潮流结果准确性好,对于电-热联合系统的构建能优化运行,向电网调度提供准确数据,提升了直接潮流法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1216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639858.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方法。针对电‑热联合系统,在计算前通过电网中的传感器或者通过工具采集获得以下电网与热网的已知基础网络数据,根据已知基础网络数据处理获得潮流迭代后的电网中各节点的潮流后电压Vi′和热网中各节点的潮流后热介质流入温度,并且不断潮流处理迭代,每次潮流迭代后,计算潮流迭代前后热网中节点热介质流入温度之差的最大值和电网各节点电压之差的最大值:并判断直至达到要求,实现完成了潮流处理。本发明的电‑热联合系统潮流处理能更快速地进行计算处理,占用内存小,潮流结果准确性好,对于电‑热联合系统的构建能优化运行,向电网调度提供准确数据,提升了直接潮流法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70069.7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电系统的建设投入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参数指标获取岸电系统设备数据;基于岸电系统设备数据,利用预先构建的岸电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政府对岸电系统建设投入;其中,岸电系统数学模型是以港口岸电系统成本回收年限、船舶岸电改造成本回收年限和政府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结合为所述优化目标设置的约束条件构建的;岸电系统设备数据包括:岸电系统设备容量、船舶辅机总功率和船舶辅机利用率;政府对岸电系统的建设投入用于确定岸电系统的构建和使用。本发明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岸电系统构建和使用的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188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32312.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碳减排量计算方法,通过电网供给构成碳强度分析方法、考虑清洁能源消纳的综合碳强度分析方法,以及燃油替代碳减排量计算方法,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碳减排量计算。电网供给构成碳强度分析方法,结合分时碳排因子,得到初步分时段碳强度;综合碳强度分析方法,计算低压配电网的电源供给构成,得到380V电网电力和清洁能源供给比例,得到总充电量综合碳强度;燃油替代碳减排量计算方法,根据总充电量核算行驶里程,基于里程等效得到燃油替代碳减排量。该方法考虑电网峰谷优化、新能源能效消纳、燃油车替代三个维度,合理化碳减排量计算,支撑需求侧响应、清洁能源建设和电动汽车推广三大业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12184.4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含新能源的岸电系统及方法,包括:港口岸侧变电站、新能源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码头侧变电站;所述港口岸侧变电站的一侧接入电网,另一侧通过直流母线接入码头侧变电站;所述新能源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分别接入所述直流母线的公共接线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港口资源、环境条件,在满足船舶负荷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新能源吸收比例,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469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018982.5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室外气温预测误差的空调柔性控制响应能力预测方法,包括:1.建立室外气温预测误差的白噪声模型;2.利用随机微分方程描述空调所在房间的室内气温变化过程;3.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对空调集群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得到空调柔性控制响应能力的样本,包括响应容量和响应延时的样本;4.采用统计方法求得空调柔性控制响应能力的预测结果:响应容量和响应延时的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和估计区间。本发明能为空调负荷聚合商对空调负荷实施有效的需求响应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224692A8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018982.5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室外气温预测误差的空调柔性控制响应能力预测方法,包括:1.建立室外气温预测误差的白噪声模型;2.利用随机微分方程描述空调所在房间的室内气温变化过程;3.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对空调集群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得到空调柔性控制响应能力的样本,包括响应容量和响应延时的样本;4.采用统计方法求得空调柔性控制响应能力的预测结果:响应容量和响应延时的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和估计区间。本发明能为空调负荷聚合商对空调负荷实施有效的需求响应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5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7284.7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明 , 夏勇 , 张海静 , 李萌 , 朱峰 , 刘昳娟 , 刘继彦 , 王者龙 , 李文芳 , 龙禹 , 阮文俊 , 段梅梅 , 李晨 , 于龙 , 岳靓 , 石雨帆 , 王所钺 , 陆媛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工业负荷调控能力评估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产品,包括:基于电力负荷总线数据和生产工序情况,在日内可调控负荷约束下,通过最大化削峰时段负荷削减量,不断优化日内可调控负荷,并基于所述削峰时段负荷削减量的最大值,计算得到日内调控能力;基于电力负荷总线数据和生产工序情况,在日前可调控负荷约束下,通过最大化不同用电模式下的峰谷差,不断优化负荷功率,并基于所述不同用电模式下的峰谷差的最大值,计算得到日前调控能力。实现了科学评估负荷调节潜力,无需分路负荷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69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32342.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Q50/2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耗能企业实时碳排放估计方法。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将采集的高耗能企业的负荷数据,输入多任务学习GRU神经网络,网络底层共享参数,将已有的各负荷状态类别及对应功率作为模型训练监督量,进行设备状态监测与功率分解,根据设备不同状态下的碳排放强度,计算得到直接碳排放。对于间接碳排放,根据采集的高耗能企业的负荷数据,计算每个估计时间间隔的用电量;通过求解直流最优潮流得到电源侧碳排放量,根据单位增量法获得企业所接入电网节点的边际碳排放因子;通过高耗能企业的负荷数据和边际碳排放因子计算得到间接碳排放。将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所得结果相加,实现实时、准确的碳排放量估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2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287104.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岸电并网控制方法,包括:对岸电逆变装置的输出电压及船舶发电机带载输出电压进行采样,满足并网条件后进行并网;并网后,采用基于下垂控制的模糊内模控制对岸电逆变装置的输出进行调节,完成船岸的柔性并网,本发明采用基于下垂控制的模糊内模控制对岸电逆变装置的输出进行调节,简化了控制器参数设计,提高了控制精度、并网电压以及频率的稳定性,改善系统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