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02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32215.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算法的电子围栏方法及系统,本申请首先在带有地理信息的图像上标记闭合多边形作为电子围栏区域,并绑定人员与电子围栏的权限信息,将UWB标签获取的位置转换为地理位置,通过射线法判断带有标签的人员是否在地理图像中多边形的内部,并根据权限信息筛选;同时采集覆盖电子围栏区域的摄像头的视频信息,通过改进的yolov4算法检测目标位置,并将目标框下边框中心点作为判别点,通过射线法判断判别点是否在视频图像中多边形的内部,统计进入电子围栏的人员数量,同时结合基于UWB的电子围栏,判别是否发出警告以及警告的类型,记录相关信息,提升了电子围栏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88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0989507.4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H04N23/61 , H04N23/695 , H04W4/029 , H04W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UWB定位的车辆跟踪方法,包括获取监控区域的俯视图作为基准图,选取基准图中的任意一点作为原点并建立平面坐标系,基于原点得到基准图中每个像素点的相对位置坐标;获取监控枪机所拍摄的监控图像中的图像坐标和相对位置坐标之间的H矩阵;对进入监控区域的车辆进行注册绑定注册编号,并基于UWB基站确定该车辆的相对位置坐标;通过监控枪机获取进入监控区域的车辆的图像,根据H矩阵得到车辆对应的目标框的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坐标;对UWB基站的数据和监控枪机的数据进行配准;获取同一注册编号下车辆所对应的所有的UWB定位以及车辆的图像,实现对车辆的跟踪。本发明用于实现准确的车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55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3714.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二手电力物资增值服务系统及价值评估方法,属于二手电力物资增值服务技术领域;基于物联网的二手电力物资增值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二手电力物资增值服务系统,所述二手电力物资增值服务系统上链接有WEB交互系统、应用服务系统、数据系统、云平台服务系统、外部数据接入系统和价值评估系统,同时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二手电力物资价值评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于物联网的二手电力物资增值服务系统中;本发明构建了退役物资资源的调配系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有效推进二手电力物资设备的价值评估和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30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632215.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算法的电子围栏方法及系统,本申请首先在带有地理信息的图像上标记闭合多边形作为电子围栏区域,并绑定人员与电子围栏的权限信息,将UWB标签获取的位置转换为地理位置,通过射线法判断带有标签的人员是否在地理图像中多边形的内部,并根据权限信息筛选;同时采集覆盖电子围栏区域的摄像头的视频信息,通过改进的yolov4算法检测目标位置,并将目标框下边框中心点作为判别点,通过射线法判断判别点是否在视频图像中多边形的内部,统计进入电子围栏的人员数量,同时结合基于UWB的电子围栏,判别是否发出警告以及警告的类型,记录相关信息,提升了电子围栏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8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89507.4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UWB定位的车辆跟踪方法,包括获取监控区域的俯视图作为基准图,选取基准图中的任意一点作为原点并建立平面坐标系,基于原点得到基准图中每个像素点的相对位置坐标;获取监控枪机所拍摄的监控图像中的图像坐标和相对位置坐标之间的H矩阵;对进入监控区域的车辆进行注册绑定注册编号,并基于UWB基站确定该车辆的相对位置坐标;通过监控枪机获取进入监控区域的车辆的图像,根据H矩阵得到车辆对应的目标框的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坐标;对UWB基站的数据和监控枪机的数据进行配准;获取同一注册编号下车辆所对应的所有的UWB定位以及车辆的图像,实现对车辆的跟踪。本发明用于实现准确的车辆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213813961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3170564.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手电力物资定位装置,属于二手电力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矩形框和设置在矩形框上的电力设备、定位设备和报警设备,矩形框的上端边缘处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直角缺口,其中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两个直角缺口内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槽钢,且槽钢与电力设备的下端固定连接,直角缺口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定位设备安装在安装槽内,矩形框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轴,两个支撑轴的轴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安装在电力物资上的定位装置被拆卸挪动,而且也能够在租赁转运时对电力物资进行移动和保护,提高了电力物资租赁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0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69059.7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接线轨迹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自动控制领域,通过将待接线部件控制在指定区域内,控制机械臂末端按照预设轨迹运动至预设原点,然后利用采集的接线侧图像获取目标接线端的位置,分析终点和预设原点的空间位置关系,生成第一行动轨迹,控制与机械臂末端相连的试探组件向目标接线端移动,获取试探组件反馈的目标接线端的感应位置,对目标接线端的位置进行修正,根据机械臂末端的当前位置和修正后的终点,形成第二行动轨迹,最终才控制机械臂末端从当前位置按照第二行动轨迹向目标接线端移动,使得机械臂末端与目标接线端精准对接,在不同的轨迹上设置不同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5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65194.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质检方法、机器人、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质检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获取质检区域的环境信息,基于环境信息通过位姿预估算法确定视觉传感器对应的位姿信息;通过所述质检机器人的导航传感器获取与质检区域对应的导航信息;基于预设的传感信息融合算法将位姿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息;所述质检机器人通过融合信息对质检区域进行质检,并通过所获取的环境信息对质检区域中的目标对象进行目标识别;通过跟踪定位技术对目标对象进行跟踪定位,确定目标对象的空间坐标信息,将空间坐标信息叠加在目标对象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能够进行智能质检,并且进行信息增强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0862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56689.6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盘定制吊具,包括吊梁主体,所述吊梁主体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侧梁,吊梁主体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侧梁,所述第一定位测梁、吊梁主体和第二定位测梁一起构成“工”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测梁与吊梁本体的上端面左端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吊耳;所述第二定位侧梁与吊梁本体的上端面右端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吊耳。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既能避免线缆盘及线缆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挤压破损的情况,又可以提高装卸时间及场地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98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944328.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尺度单元的立体匹配模型及其应用方法,涉及双目测距领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计算通道、三维卷积层、综合视差层与输出层;所述计算通道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计算通道与第二计算通道;所述第一计算通道与第二计算通道,分别用于利用其对应的高尺度单元获取双目图像中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的目标代价特征;三维卷积层,用于对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对应的目标代价特征进行三维卷积计算以得到三维代价特征;综合视差层,用于通过三维代价特征获取双目图像的视差值,以得到双目图像对应的视差图;其极大的提高了视差计算的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