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90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4506.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RTK测量精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在基准站上额外部署位姿相对固定的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灰度化处理,提取灰度图像内特征点及第一描述向量,根据特征点的分布情况构造第二描述向量,根据各个特征点的第二描述向量变化情况,估计基准站的位姿变化情况,从而将位姿变化信息提供给移动站进行测量校正,在山区场景下,基准站易出现较小的位姿变化,相较于电子气泡等仪器监测方式,图像采集设备的精密度需求更低,使得图像处理方式鲁棒性更高,更适应于山区场景,相较于现有监测方式,能够根据基准站位姿的微小变化对测量进行反馈,从而提高RTK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4515.1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下垂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源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采集上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并网节点的用电参数序列,用电参数序列至少包括电压序列和频率序列;将用电参数序列输入训练完毕的下垂控制模型,预测未来时刻是否为下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其中未来时刻为当前时刻的下一个相邻时刻;响应于未来时刻为下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依据训练完毕的下垂控制模型输出的下垂系数完成下一次下垂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预测下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以及下垂系数,实现精准地下垂控制,进而确保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76533.5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域的光伏输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利用当前数据和空间上相邻的数据确定 的运算表达式;定义二维数组,使相同序号的列数据被后一时刻的数据更新,用当前的运行数据实时更新空间域的数据,计算 值,进而控制光伏的输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间域 计算方法,可用于光伏系统功率输出控制。空间域 计算利用当前数据和空间上相邻的数据计算 值,可以避免零分母问题。基于空间域 计算的光伏控制方法以 值作为控制变量,实现了稳态时无振荡,并且由于高频的控制信号更新而具有快速的动态跟踪过程。受益于空间域 计算方法的优势,光伏输出控制方法消除了稳态振荡并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04506.2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RTK测量精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在基准站上额外部署位姿相对固定的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灰度化处理,提取灰度图像内特征点及第一描述向量,根据特征点的分布情况构造第二描述向量,根据各个特征点的第二描述向量变化情况,估计基准站的位姿变化情况,从而将位姿变化信息提供给移动站进行测量校正,在山区场景下,基准站易出现较小的位姿变化,相较于电子气泡等仪器监测方式,图像采集设备的精密度需求更低,使得图像处理方式鲁棒性更高,更适应于山区场景,相较于现有监测方式,能够根据基准站位姿的微小变化对测量进行反馈,从而提高RTK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76535.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方法包括:在长时间尺度上,用集中式调度算法根据最优潮流模型求解目标成本最小的分布式调度策略;在短时间尺度上,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实现功率偏差在各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平均分担,以多余备用功率补足功率偏差;建立了直流网下基于二阶锥松弛的全局凸优化模型,和分布式系统间信息交换和功率调整规则,通过所述调整规则调度分布式电源。提升了分布式系统备用功率的利用效率,减小了各电源的平均功率偏差,而且使节点电压具有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4515.1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下垂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源的下垂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采集上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并网节点的用电参数序列,用电参数序列至少包括电压序列和频率序列;将用电参数序列输入训练完毕的下垂控制模型,预测未来时刻是否为下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其中未来时刻为当前时刻的下一个相邻时刻;响应于未来时刻为下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依据训练完毕的下垂控制模型输出的下垂系数完成下一次下垂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预测下一次下垂控制的调节时刻以及下垂系数,实现精准地下垂控制,进而确保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6535.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方法包括:在长时间尺度上,用集中式调度算法根据最优潮流模型求解目标成本最小的分布式调度策略;在短时间尺度上,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实现功率偏差在各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平均分担,以多余备用功率补足功率偏差;建立了直流网下基于二阶锥松弛的全局凸优化模型,和分布式系统间信息交换和功率调整规则,通过所述调整规则调度分布式电源。提升了分布式系统备用功率的利用效率,减小了各电源的平均功率偏差,而且使节点电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89998.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F18/24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辆充电桩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充电桩接入的配套模式选取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各充电桩接入对象的评估指标构建分类画像评估框架;根据评估指标确定第一充电桩接入对象和第二充电桩接入对象的对象分类等级及配套模式;基于第一充电桩接入对象的收益约束条件确定全生命周期内收益临界点对应的电动车辆渗透率;待接入对象为第一充电桩接入对象,则基于全生命周期内收益临界点对应的电动车辆渗透率、对象分类等级及第一接入条件选取目标配套模式;待接入对象为第二充电桩接入对象,则根据对象分类等级及第二接入条件选取目标配套模式。本申请能精准匹配充电桩接入需求与资源投入,助力企业更精准投放充电桩以提高对充电桩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7503.2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F17/10 , G06Q10/04 , G06Q10/10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综合计划的关联协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根据发电端的历史发电量曲线和预估发电量曲线,确定基础发电量,再结合区域的年度计划发电量确定发电端的分配发电量,对分配发电量分配之后发电端的调整能力进行评价,以各个发电端调整能力评价值均衡为目标,对每个发电端的分配发电量进行调节优化,从而提高各个发电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对月度发电量计划的调节能力,进而保障各个发电端能够稳定执行区域的年度发电量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79438.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的储能规划方法,包括:S1、根据配电网的能量损耗状态构建最优损耗模型,并以最小化能量损耗为目标建立配电网能量损耗的最小化目标函数;S2、基于最小化目标函数设置不等式约束,获得潮流方程并计算配电网的潮流信息;S3、基于配电网电力数据以及储能设备数据建立分布式优化模型,以潮流信息作为所述分布式优化模型输入,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模拟退火算法对所述分布式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优化结果;S4、根据优化结果,确定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以及定容方案,并制定相对应的储能规划策略;克服了传统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求解方法由于存在局限性,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以及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