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0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8150.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倾翻的余土运输车,属于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车体、移动底座、摆动架、托运板、移动驱动机构以及辅助抬升机构。在运输余土的过程中,当车体重心变化时,移动底座在移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相对于车体移动,使得车体的整体重心发生变化,从而防止车体在上下坡过程中发生侧翻,进而防止倾倒情况的发生,同时,摆动架带动托运板和移动底座上下展开,即使在受到移动底座横向拉动的过程中,也能正常带动托运板发生移动,这时,堆放在托运板上的余土包也实现了位置的移动,再配合辅助抬升机构的驱动端驱动托运板相对于移动底座摆动,能够确保堆叠的余土包不倾翻的情况下稳定地改变所述车体的重心,有效防止倾翻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8502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8150.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倾翻的余土运输车,属于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车体、移动底座、摆动架、托运板、移动驱动机构以及辅助抬升机构。在运输余土的过程中,当车体重心变化时,移动底座在移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相对于车体移动,使得车体的整体重心发生变化,从而防止车体在上下坡过程中发生侧翻,进而防止倾倒情况的发生,同时,摆动架带动托运板和移动底座上下展开,即使在受到移动底座横向拉动的过程中,也能正常带动托运板发生移动,这时,堆放在托运板上的余土包也实现了位置的移动,再配合辅助抬升机构的驱动端驱动托运板相对于移动底座摆动,能够确保堆叠的余土包不倾翻的情况下稳定地改变所述车体的重心,有效防止倾翻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96279.1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建设过程碳排放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通过获取历史的变电站建设过程的碳排放数据;获取变电站建设过程的预测指标,以及历史的所述预测指标的值;基于所述历史的所述预测指标的值,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各所述预测指标的重要性,根据所述重要性筛选所述预测指标,得到重要预测指标;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预测模型,使用所述数据和所述重要预测指标的值,训练所述预测模型,得到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使用所述训练完成的预测模型预测新建的变电站的建设过程的碳排放值。本申请能够准确地对单个变电站的建设过程的碳排放进行预测,有利于降低变电站建设碳排放核算的繁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26473.7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含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碳排放量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含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各生命周期过程的气体泄漏量,所述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设备安装过程、设备运行过程、设备补气过程、设备检修过程、设备净化过程、设备回充过程和设备退役过程;获取所述含六氟化硫气体的全球变暖潜势值;结合所述全球变暖潜势值和所述气体泄漏量,计算得到所述含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碳排放量,生成用于控制所述含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的运行管控措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含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碳排放量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涵盖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精确计算含六氟化硫气体的碳排放量,以控制含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9854.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电站GIS的碳减排预测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根据变电站GIS的电压等级,将电气主接线划分为不同单元;获取变电站GIS的平断面图,以按不同单元读取对应的管道长度,并对各管道长度求和,得到与所述电压等级对应的变电站GIS的总管道长度;结合不同电压等级对应的变电站GIS的单位管道长度下SF6的气体用量,依据不同电压等级对应的变电站GIS的总管道长度,计算变电站GIS中SF6气体的总量;基于变电站GIS中SF6气体的总量,估算变电站GIS的碳减排量。本申请具有预测变电站GIS的减排潜力,快速获取变电站GIS的碳减排量,精准量化变电站GIS的碳减排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83662.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建设工程施工期碳排放识别系统,属于碳排放核算技术领域。包括:碳排放活动水平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根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获取分场景工程量清单;所述的碳排放核算模块用于将分场景工程量清单转化为碳排放清单;所述的高碳排环节识别模块用于根据碳排放清单,从场景、机械、能源三个维度进行高碳排放环节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5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45680.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输电线交叉跨越测量方法和系统。其具体方案为:根据目标电网中的线路重叠交叉区域中的输电线路的氧化膜光学特性,确定摄像头的光谱响应范围和偏振滤光器的偏振方向,控制摄像头对线路重叠交叉区域中的输电线路进行拍摄,得到输电线路重叠区图像;根据线路的表面氧化膜的反射率和偏振特性,对输电线路重叠区图像进行分割,以得到目标线路图像;基于目标线路图像,确定各个输电线路的三维结构点云数据;对各个输电线路的三维结构点云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得到各个输电线路的空间曲线方程;基于各个输电线路的空间曲线方程,确定各个输电线路之间的间距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5680.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输电线交叉跨越测量方法和系统。其具体方案为:根据目标电网中的线路重叠交叉区域中的输电线路的氧化膜光学特性,确定摄像头的光谱响应范围和偏振滤光器的偏振方向,控制摄像头对线路重叠交叉区域中的输电线路进行拍摄,得到输电线路重叠区图像;根据线路的表面氧化膜的反射率和偏振特性,对输电线路重叠区图像进行分割,以得到目标线路图像;基于目标线路图像,确定各个输电线路的三维结构点云数据;对各个输电线路的三维结构点云数据分别进行拟合,得到各个输电线路的空间曲线方程;基于各个输电线路的空间曲线方程,确定各个输电线路之间的间距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96918.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83 , G06Q50/04 , G06Q50/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变电站建设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划分出若干数量的碳排放计算边界,包括第一碳排放计算边界、第二碳排放计算边界和第三碳排放计算边界;第一碳排放计算边界用于表征变电站工程主要土建材料和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第二碳排放计算边界用于表征土建材料和电气设备从工厂运输到施工工地的运输过程,第三碳排放计算边界用于表征不同工序中机械作业及施工人员生活施工过程;根据各个碳排放计算边界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汇总各个碳排放计算边界的碳排放量确定变电站建设的总碳排放量。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变电站建设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准确的计算,提高变电站建设过程碳排放计算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90555.4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边坡坡顶强夯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夯击装置和土体特性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夯击装置包括夯击支架立杆、夯击支架横梁、上导杆、下导杆、电磁铁、夯锤砝码、电机、控制箱等结构;土体特性测量装置包括模型箱、弯曲元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结构。本发明可通过调整夯击装置的结构,自由调整强夯的落距与锤重,且通过电机和电磁铁完成夯锤的多次自动提拉和下落,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测量强夯在边坡中产生的加速度和土体刚度,揭示边坡坡顶强夯机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