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1440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208943.2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型断路器,属于高压大容量断路器装置领域,其目的在于自动均流、限流,通过紧耦合空心电抗器实现断路器的并联运行。紧耦合空心电抗器两臂的电流输入端在电抗器的同一侧,并短接,通过与接线板相焊接连入系统,两臂的电流输出端通过与接线板相焊后分别与两台断路器连接,断路器的另一端短接并与系统连接,从而整个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断路器装置串联接入系统,紧耦合空心电抗器输出端接线板用支柱绝缘子支撑,固定在预制的平台上。本发明通过紧耦合空心电抗器使断路器并联从而可成倍开断短路电流,提高整体开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402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208943.2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型断路器,属于高压大容量断路器装置领域,其目的在于自动均流、限流,通过紧耦合空心电抗器实现断路器的并联运行。紧耦合空心电抗器两臂的电流输入端在电抗器的同一侧,并短接,通过与接线板相焊接连入系统,两臂的电流输出端通过与接线板相焊后分别与两台断路器连接,断路器的另一端短接并与系统连接,从而整个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断路器装置串联接入系统,紧耦合空心电抗器输出端接线板用支柱绝缘子支撑,固定在预制的平台上。本发明通过紧耦合空心电抗器使断路器并联从而可成倍开断短路电流,提高整体开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1576636U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20268629.9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型断路器,属于高压大容量断路器装置领域,其目的在于自动均流、限流,通过紧耦合空心电抗器实现断路器的并联运行。紧耦合空心电抗器两臂的电流输入端在电抗器的同一侧,并短接,通过与接线板相焊接连入系统,两臂的电流输出端通过与接线板相焊后分别与两台断路器连接,断路器的另一端短接并与系统连接,从而整个基于紧耦合空心电抗器的并联断路器装置串联接入系统,紧耦合空心电抗器输出端接线板用支柱绝缘子支撑,固定在预制的平台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紧耦合空心电抗器使断路器并联从而可成倍开断短路电流,提高整体开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114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10197416.1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H3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选相功能的光控模块化智能真空开关,包括智能选相控制器低电位单元、高电位单元,功率驱动单元,多方取能操作电源系统,永磁操动机构,真空灭弧室和外绝缘系统等。它采用高性能的DSP信号处理器和灵活的控制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开关的最佳投切相位并进行可靠操作;采用光纤控制接口可实现高低压隔离,简化绝缘结构,抗干扰能力强;采用新型永磁操动机构,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可靠性高;采用电流取能、电压取能和低位送能的多方取能操作电源系统的新型可靠电源方案。根据需要,可对具有选相功能的光控智能真空开关模块进行串、并联积木组合,实现更高电压等级的智能真空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0172814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810197399.1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14 , H01H9/167 , H01H9/563 , H01H33/16 , H01H33/59 , H01H33/6662 , H01H2009/543
Abstract: 一种高压、超高压大电流断路器,它由具有选相功能的光控智能真空断路器模块通过串和/或并联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真空断路器模块包括智能选相控制器低电位单元、智能选相控制器高电位单元,功率驱动单元,多方取能操作电源系统,永磁操动机构,真空灭弧室和外绝缘系统;智能选相控制器低电位单元、智能选相控制器高电位单元、功率驱动单元和永磁操动机构依次电连接,静触头、动触头和分闸弹簧位于真空灭弧室内,动触头与永磁操动机构的驱动杆直接相连,多方取能操作电源系统与功率驱动单元电连接,多方取能操作电源系统包括电流取能、电压取能和低位送能;外绝缘系统包围真空灭弧室。具有快速、精确选相分合闸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45615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63854.3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杜忠东 , 王晓琪 , 陈轩恕 , 刘飞 , 许任重 , 李辉 , 张杰 , 张冰 , 尹婷 , 杜砚 , 袁召 , 赵军 , 柳欢欢 , 但小容 , 李文岚 , 何研 , 邱进 , 许晶 , 徐思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Z源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其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界常见的风能和太阳能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电源,发明中采用基于Z源电路结构的升压装置和基于DSP实现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跟踪控制策略,由充放电控制器、储能蓄电池、逆变器等三部分组成,风光互补控制器将风力发电机捕获的风能利用整流器转化为直流,与太阳能电池板捕获的太阳能一起为储能装置(蓄电池)充电,逆变器是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通过一定的电路和控制方法实现交流220V稳定输出,供负载使用,该系统结构简单,硬件少,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1499003U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20227936.2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杜忠东 , 王晓琪 , 陈轩恕 , 刘飞 , 许任重 , 李辉 , 张杰 , 张冰 , 尹婷 , 杜砚 , 袁召 , 赵军 , 柳欢欢 , 但小容 , 李文岚 , 何研 , 邱进 , 许晶 , 徐思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Z源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其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界常见的风能和太阳能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电源,发明中采用基于Z源电路结构的升压装置和基于DSP实现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跟踪控制策略,由充放电控制器、储能蓄电池、逆变器等三部分组成,风光互补控制器将风力发电机捕获的风能利用整流器转化为直流,与太阳能电池板捕获的太阳能一起为储能装置(蓄电池)充电,逆变器是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通过一定的电路和控制方法实现交流220V稳定输出,供负载使用,该装置结构简单,硬件少,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379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401662.2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耦合电抗器的高压直流限流器,包括:限流模块、吸能模块和直流断路器模块;限流模块由耦合电抗器、平波电抗器、预充电电容和晶闸管构成,耦合电抗器反向耦合且耦合系数高,正常工作时两侧电流相同,耦合电抗器中磁通量小,等效电感小,对系统影响小。故障时,触发晶闸管导通,预充电电容和耦合电抗器L2振荡,产生反向电流,使耦合电抗器两侧电流有不相等趋势,耦合电抗器等效电感大,该电感和平波电抗器一起限流。吸能模块可抑制耦合电抗器和平波电抗器能量向避雷器传递;直流断路器模块包含断路器和避雷器,断路器开断故障电流,避雷器吸收电感储存的能量。本发明实现故障电流限制和避雷器吸能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0485837.8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H3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复合式斥力盘的电磁斥力机构,属于快速开关领域,由灭弧室、电磁斥力单元与放电单元组成。电磁斥力单元包括传动杆以及安装在传动杆上的非对称复合式斥力盘、分合闸线圈、线圈挡板,放电单元包括脉冲电容、晶闸管、续流二极管,其中非对称复合式斥力盘包括分闸斥力盘、合闸斥力盘,前者采用高电导率且非磁性金属材料,后者采用高强度且非磁性金属材料,两者同轴固定,并与传动杆固定连接,分别产生电磁斥力机构进行分合闸时的电磁斥力。本发明提供的电磁斥力机构兼顾斥力盘高电导率、高机械强度、轻质量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电磁斥力机构的驱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2388.9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气体放电温度反演方法,属于气体放电温度反演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纹影原理生成包含不同温度分布的训练图片,通过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自适应提取图片特征,同时将包含物理先验知识的Abel方程嵌合进入网络损失函数,从而指导模型训练的具体学习过程,通过引入Abel方程作为控制方程,模型训练后的反演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避免不符合物理实际的情况出现;模型训练过程结合了纹影正演流程,仿真模拟了多种流场分布情况,产生大批次多种类的高质量纹影图片用于PINN模型训练,提升了模型的泛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