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0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378274.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成像的输电线路故障分类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为:将输电线路历史故障暂态电流行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GASF或GADF图像数据集;将输电线路历史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形成故障数据集;将GASF或GADF图像数据集输入神经网络模型,以故障数据集作为标签,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故障分类模型;将输电线路实时故障暂态电流行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的GASF或GADF图像输入训练好的故障分类模型,得到对应输电线路故障类型,根据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对输电线路故障进行分类辨识。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取输电线路故障特征量并快速准确地实现输电线路故障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1674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507582.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H18/08 , B65H23/032 , B65H1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套管电容屏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包括送料机械臂、连接板、横向输送机械臂、导轨、支架板、料盘、支架板固定杆,所述导轨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板内侧,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架板固定杆连接,所述料盘通过支架板固定杆与支架板连接。本发明工艺质量高,复合套管芯棒的缠绕工作受传统人工缠绕方式的影响,其工艺质量因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而导致工艺质量参差不齐,本发明的复合套管电容屏的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在缠绕过程中进行套管的数据实时采集,对缠绕执行数据进行测绘和后处理的闭环控制,大幅提升半导电带缠绕的工艺质量和缠绕稳定性。适用于复合套管电容屏的缠绕。
-
公开(公告)号:CN11221589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20913.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海涛 , 蔡炜 , 谷山强 , 赵淳 , 严碧武 , 徐嘉龙 , 姜文东 , 冯万兴 , 李健 , 郑雷 , 周赞东 , 冯智慧 , 李涛 , 罗浩 , 方书博 , 殷鹏翔 , 程远 , 洪骁 , 涂洁 , 陈秀敏 , 陶铃宏 , 陈红 , 刘江钒 , 葛黄徐 , 郭一凡 , 曾东 , 钱伟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高集成度巡检检测设备的输电通道机器视觉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摄像机标定获取的摄像机内参数和外参数,计算感兴趣特征点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最后转换为世界坐标系坐标;S2、获得准确完整的观测目标图像特征点的实际空间坐标后,通过点云或网格方式重建三维模型;S3、建立场景中物点的空间坐标与其在图像平面上对应像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确定摄像机内参数和外参数;S4、利用摄像机或摄像器件获取场景连续视频图像并进行图像预处理。本发明可以提升高集成度巡检设备的巡检数据采集能力,进而提升后期巡检数据的展示与联合订正分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618050.0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永玲 , 徐江涛 , 刘洋 , 周赞东 , 范鹏 , 王海涛 , 陈舒 , 姜海波 , 高超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杨景刚 , 黄强 , 李杰 , 冯万兴 , 严碧武 , 姚翔宇 , 郑雷 , 程远 , 李涛 , 江栋 , 周盛 , 尹齐心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步骤:(1)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2)进行双层次自诊断,判断采集终端和通信网络是否正常;(3)根据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数据,结合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技术,提取出告警状态的采集终端相关数据;(4)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进行重点监测,赋予较高的通信请求权重值;(5)基于上述步骤,确定相应的通信接入策略,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给予更多的通信资源。本发明采用优先级和权重值设置的方法,对处于极端环境或者频繁发生事故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重点监测,保证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369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33248.0
申请日:2020-03-01
Applicant: 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冯万兴 , 袁光裕 , 杨佳泉 , 范鹏 , 周正钦 , 姚翔宇 , 周盛 , 罗传仙 , 周自强 , 沈厚明 , 郭利莎 , 刘飞 , 聂德鑫 , 邢峻 , 徐驰 , 隗震 , 吴彬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红外图像识别的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变电站内变压器套管的红外图像;步骤2:采用多模板匹配技术提取出所述红外图像中的变压器套管图像;步骤3:在所述变压器套管区域中依次通过三级金字塔滤波和图像的形态学操作确定变压器套管的具体图像位置;步骤4:对变压器套管的具体图像位置利用图像灰度值与色温表的对应函数关系,确定变压器套管各部分温度,并依据规程进行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的判断。本发明能快速准确的进行变压器套管发热缺陷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46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548879.1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电流阶跃响应试验标准源,包括上位机、标准源控制模块,直流恒流源功率模块、储能电感、第一回路IGBT开关、第二回路IGBT开关、IGBT驱动单元、IGBT RCD缓冲电路、大电流续流二极管。本发明的试验标准源可根据国标要求,实现对直流电流测量装置的阶跃响应试验,通过两组IGBT开关切换恒流源输出电流回路的方法,解决了直流稳态电流源输出电流上升时间缓慢,脉冲功率型冲击电流源输出电流衰减迅速而都无法用于作为直流测量装置电流阶跃响应试验标准源的问题,实现了阶跃响应试验对标准源微秒级上升时间和毫秒级持续时间的双重要求,而且能精确灵活的调整和配置阶跃电流峰值、电流维持时间等重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8050.0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永玲 , 徐江涛 , 刘洋 , 周赞东 , 范鹏 , 王海涛 , 陈舒 , 姜海波 , 高超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杨景刚 , 黄强 , 李杰 , 冯万兴 , 严碧武 , 姚翔宇 , 郑雷 , 程远 , 李涛 , 江栋 , 周盛 , 尹齐心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步骤:(1)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2)进行双层次自诊断,判断采集终端和通信网络是否正常;(3)根据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数据,结合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技术,提取出告警状态的采集终端相关数据;(4)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进行重点监测,赋予较高的通信请求权重值;(5)基于上述步骤,确定相应的通信接入策略,对于异常或者告警频繁的采集终端给予更多的通信资源。本发明采用优先级和权重值设置的方法,对处于极端环境或者频繁发生事故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重点监测,保证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7666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58109.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熔断型直流避雷器,包括单柱熔断型直流避雷器,所述单柱熔断型直流避雷器包括串联连接的氧化锌阀片单元和熔断器,所述氧化锌阀片单元和熔断器经环氧筒封装后形成单柱熔断型直流避雷器。多个单柱熔断型直流避雷器并联后封装形成单支避雷器,多个单支避雷器并联成组形成避雷器组。本发明熔断型直流避雷器组采取多柱多支并联运行方案,在单柱熔断型直流避雷器特性失效击穿且结构未破坏之前故障柱的熔断器能自动熔断,单柱熔断型直流避雷器故障击穿时自动熔断并与整组避雷器隔离,剩余直流避雷器组可继续运行,保证直流系统不发生闭锁,提高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8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36193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布置方法,包括多个救援站点,分别以所述每个救援站点为圆心,以R为救援半径,得到多个圆形的救援区域,所述多个救援区域覆盖整个城市;根据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应急救援站点所在救援区域内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平均每日行驶距离、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千公里故障率。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各车型的电动汽车每公里平均电耗、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充电里程、单台救援车的电池容量、单台救援车每天工作时间和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最小救援车数。本发明包括的各救援站点选址合理,能保证城市的任何地区都在救援站点的救援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5245.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风电、光伏、储能电池、负荷等初始参数;步骤2:确定场景数Ns,对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步骤3:判断生成场景数是否达到Ns,若没有,转到步骤2,若生成场景数达到Ns,则转到步骤4;步骤4:设定目标场景的个数N0,计算并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步骤5:输出最终计算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应用于低碳建筑,通过能量控制系统与上级电网的交换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实现系统并网运行的弃电量与削负荷量之和最小,以实现建筑低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