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8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0583577.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进行清洁能源主体出力生成、储能主体出力生成和负荷主体出力生成;S2:生成园区配网运行数据:S3:输出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所述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包括:风力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储能单元的输出功率、负荷主体的基础功率需求量和负荷主体中柔性负荷单元的功率需求量以及园区配网运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园区配网实时运行情况的仿真模拟,为园区配网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及改造投资提供科学合理的可行样本数据,弥补现有园区配网中大数据应用的相关研究中样本数据量的缺失或不足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84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543418.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运行时序仿真方法,包括进行主动配电网的中长期负荷预测;建立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容量的增长概率模型;分别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光伏发电和风机发电的时序输出功率模型;根据主动配电网的中长期负荷预测和光伏发电、风机发电的输出功率,获取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选择经济效益高的主动配电网的互动运行策略,将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主动配电网容量的增长概率模型按照时间序列加入主动配电网的运行场景过程中,对主动配电网进行演进运行仿真,产生满足运行平衡约束并包含增长概率的主动配电网时序运行样本。本发明可有效用于后续的主动配电网投资规划中的技术路径与指标关联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53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67855.6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配电网中长期动态投资的标尺竞争评价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对应归入6类评价准则中;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6类评价准则进行权重分配;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长期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每类评价准则中的各个评价指标分为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根据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模型,进而得到各类准则各规划周期的效率评价值;利用动态加权向量,对各规划周期的效率评价值进行线性动态加权集结,获取动态评价结果;根据动态评估结果,建立动态考核标尺,分别对建设成本和建设效率进行标尺考核。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区域相似企业之间的间接竞争,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0765460.9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多投资主体与多元交互的配电网协同运行方法,判断配电网是否有不平衡电量,配电网运营商向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发出互动协调信息;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根据自身运行特征约束确定互动电量和互动效应;配电网运营商收集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返回的互动响应信息并按效益优先级确定响应次序;配电网运营商收集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返回的互动响应信息并按效益优先级确定响应次序;配电网运营商按照响应次序确定协同调度计划,剩余不平衡电量为零时,各分布式能源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按协同交互计划执行调度安排。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多投资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和分布式能源比重不断增大下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765460.9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多投资主体与多元交互的配电网协同运行方法,判断配电网是否有不平衡电量,配电网运营商向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发出互动协调信息;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根据自身运行特征约束确定互动电量和互动效应;配电网运营商收集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返回的互动响应信息并按效益优先级确定响应次序;配电网运营商收集各分布式能源投资运营主体返回的互动响应信息并按效益优先级确定响应次序;配电网运营商按照响应次序确定协同调度计划,剩余不平衡电量为零时,各分布式能源投资主体运营主体按协同交互计划执行调度安排。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多投资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和分布式能源比重不断增大下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15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30943.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配电网投资决策建模涉及到的复杂潮流计算问题,并考虑到提升现今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改造措施与电网失负荷量指标关联性的多年投资规划决策建模技术。该建模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高了投资决策模型在发现问题潜在规律和提高计算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仅可以避免复杂的潮流计算过程,并且有效地提升计算效率。以失负荷量指标和改造措施构成训练样本集,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离线学习,可得到相应的关联关系规则,作为多年投资决策模型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当给定改造措施配置方案时,深度置信网络模型能快速给出失负荷量指标的结果,作为后续配电网投资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84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43418.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运行时序仿真方法,包括进行主动配电网的中长期负荷预测;建立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容量的增长概率模型;分别建立主动配电网中光伏发电和风机发电的时序输出功率模型;根据主动配电网的中长期负荷预测和光伏发电、风机发电的输出功率,获取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选择经济效益高的主动配电网的互动运行策略,将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主动配电网容量的增长概率模型按照时间序列加入主动配电网的运行场景过程中,对主动配电网进行演进运行仿真,产生满足运行平衡约束并包含增长概率的主动配电网时序运行样本。本发明可有效用于后续的主动配电网投资规划中的技术路径与指标关联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8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3577.8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进行清洁能源主体出力生成、储能主体出力生成和负荷主体出力生成;S2:生成园区配网运行数据:S3:输出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所述园区配网时序运行样本包括:风力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储能单元的输出功率、负荷主体的基础功率需求量和负荷主体中柔性负荷单元的功率需求量以及园区配网运行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园区配网实时运行情况的仿真模拟,为园区配网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及改造投资提供科学合理的可行样本数据,弥补现有园区配网中大数据应用的相关研究中样本数据量的缺失或不足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5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76529.6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引导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弃水电量折算模型;步骤2:计算电动汽车集群负荷;步骤3:计算充电站负荷和清洁能源弃用电打捆功率曲线相关系数,筛选得到各充电站参与弃电消纳的时段;步骤4:以清洁能源消纳量最大和电动汽车聚合商总体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充电站优化调度模型;步骤5: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集;步骤6:计算均衡清洁能源消纳量和电动汽车聚合商收益的折衷解,根据计算得到的折衷解对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进行引导;本发明将风能、光能和水能进行打捆消纳,借助水风光资源季节性互补作用,可以延长充电站参与响应的时段,在打捆后的清洁能源电价有所降低的情况下可实现更好的响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1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6895.4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结构的低碳综合能源园区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能源结构PIES模型;S2,综合能源发展技术,结合能源结构PIES模型对低碳综合能源园区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S3,对优化后的低碳综合能源园区建立从经济、生态、技术三个方面建立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属性层以及指标层的低碳综合能源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发明将能源品位的差异、多能间的互补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低碳园区标准评价体系,借助其多能互补、需求响应等技术手段,了解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结构、技术构成有利于构建低碳园区标准评价体系,推进低碳园区建设和发展,实现经济绿色循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