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3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91581.3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底梁、顶梁、墙板和两个框架柱,两个框架柱沿左右方向间隔固定设于底梁的顶面,两个框架柱相对设置,顶梁固定设于两个框架柱之间,顶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框架柱的侧面,框架柱相对于另一个框架柱的侧面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贯穿至框架柱的顶面,安装槽位于顶梁的前方,墙板固定设于底梁的顶面,墙板封闭两个框架柱之间的空间,墙板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面设有安装接头,安装接头插入安装槽,安装接头连接于安装槽;本发明的装配式墙体的综合承载能力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0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3948.2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齐荣臻 , 唐浩龙 , 梁杰涵 , 周德才 , 刘小凡 , 于洋 , 刘泽寰 , 李果 , 景文川 , 毛宇 , 邢毅 , 丁晓飞 , 樊艳 , 魏晓斌 , 李良宵 , 潘生权 , 张起源 , 欧智星 , 徐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叠架构的特高压换流站,包括阀厅、换流单元、极线单元、启动回路、交流场、桥抗单元、限抗单元、金属回线单元、接地极出线单元;阀厅包括阀塔和换流阀,换流单元和极线单元分布在阀厅两侧构成第一层架构;第一层架构还包括金属回线单元,金属回线单元布设在阀厅中部;启动回路、交流场、桥抗单元、限抗单元以及接地极出线单元构成第二层架构;启动回路和交流场设在换流单元上方,启动回路与交流场连接;桥抗单元、限抗单元和接地极出线单元设在极线单元上方;第一层架构和第二层架构之间通过支撑式平台构建。本发明通过对换流站各区域进行拆分,并采用空间重叠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场地利用率,节约了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848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18800.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6F16/22 , G06Q50/08 , G06F16/2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与方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集成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本方节点的新增数据;本方节点为参与方中的任一节点;从集成管理平台获取需求方节点当前的数据需求;根据数据需求对新增数据进行数据过滤,得到新增数据对应的实体集;将新增数据对应的实体集发送至对应的需求方节点,以进行数据集成。本发明能够确保所有参与方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新的数据,提升了数据集成中数据更新的实时性和协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1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60580.7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海拔输电线路基本风压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高海拔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方法还存在不足或改善空间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实测气象数据、纬度和海拔高度确定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利用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确定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密度;根据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密度确定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基本风压。该方案有效考虑气象数据、地球重力加速度综合等影响,为更为准确的高海拔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6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47228.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海拔输电线路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高海拔输电线路中导地线、杆塔在脉动风作用下的背景因子和共振因子以及导地线、杆塔在平均风荷载作用的静态位移;基于高海拔输电线路中导地线、杆塔在脉动风作用下的背景因子和共振因子以及导地线、杆塔在平均风荷载作用的静态位移计算高海拔输电线路的导地线与杆塔风振响应比;利用高海拔输电线路的导地线与杆塔风振响应比确定高海拔输电线路的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该方案有效解决了现行规范高海拔输电线路风压计算方法未考虑导地线与杆塔风振响应比和高海拔风场参数特性综合影响的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12213.7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杆塔结构抗风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结构选型优化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规范输电线路杆塔惯性力风振系数计算过程复杂、用于杆塔结构选型优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输电线路杆塔的平均位移和位移均方根计算输电线路杆塔的位移风振系数;根据输电线路杆塔的位移风振系数计算输电线路杆塔风荷载并确定输电线路塔顶顺风向位移值;调节输电线路杆塔的结构参数,直至输电线路塔顶顺风向位移值与塔高之比满足既定刚度指标要求;该方案有效解决了输电线路杆塔惯性力风振系数计算过程复杂、用于杆塔结构选型优化效率较低的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559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65936.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延召 , 万保权 , 张建功 , 干喆渊 , 周兵 , 刘冀邱 , 刘兴发 , 李峰 , 倪园 , 程述一 , 胡静竹 , 林锐 , 谢辉春 , 赵军 , 李妮 , 张业茂 , 路遥 , 廖正海 , 刘华钢 , 李果 , 唐刚 , 杨丹 , 刘健犇 , 李金阳 , 谢施君 , 万皓 , 刘震寰 , 黄锐 , 陈玉龙 , 余瑶 , 徐吉来 , 滕子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气压条件下的电晕噪声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标准金具施加电压进行电晕试验,使得所述标准金具产生稳定电晕放电;在所述标准金具产生稳定电晕放电后,保持所述标准金具上施加电压不变,将所述标准金具所处密闭环境调整为多个气压值,并测量每个气压值下所述标准金具在测量点产生电晕噪声的声压级;多个气压值中包括标准大气压值;基于多个气压值对应的所述标准金具在测量点产生电晕噪声的多个声压级,计算每个气压值对应的所述标准金具的电晕噪声的声功率级参数;基于所述声功率级参数,确定每个气压值对应的声功率修正系数,基于所述声功率修正系数计算不同气压值的声功率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24270.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隧道洞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初始化隧道洞径;确定电缆各结构的热阻;结构包括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半导电屏蔽层和外护套层;基于初始化的隧道洞径和各结构的热阻,确定单位发热功率的初始值;单位发热功率为单位长度电缆的发热功率;以单位发热功率的初始值作为各粒子的初始位置,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各粒子的位置进行预设次数的迭代更新,得到目标全局位置极值;基于目标全局位置极值,确定目标隧道洞径,基于目标隧道洞径进行输电隧道的挖掘。本发明提高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79711.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丹 , 李果 , 杜思颖 , 侯国彦 , 石元平 , 唐杨 , 罗毅 , 任昊 , 李金阳 , 吕铎 , 曾文慧 , 李春江 , 许丽娟 , 余蔚青 , 刘青 , 李峰 , 罗琛 , 尹磊 , 李俊 , 徐涛 , 居玉坤
IPC: A01G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丛移植装置,包括容置框,容置框包括底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共同围成容置框的内部空间;蓄水层,蓄水层设置在容置框内,并覆盖容置框的底板;和基质层,基质层设置在容置框内,并覆盖蓄水层;容置框的底板的部分区域向容置框的底部凸出,以在凸出的底板区域形成过水槽,且容置框设有将过水槽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以经由进水口向过水槽中补水。基质层能够为待移植灌丛的根系提高营养物质,而蓄水层能够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保证水分的持续供给,从而长时间保持灌丛活力,进而提高灌丛移植后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38605.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文慧 , 李果 , 任志超 , 吕铎 , 范荣全 , 戴金飞 , 张文涛 , 李峰 , 黄桂灶 , 张军 , 吴广宁 , 梁明 , 潘海涛 , 李宇 , 许文杰 , 罗斌 , 熊高林 , 罗琛 , 余汶典 , 尹磊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84 , G06N3/048 , G06F18/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孤立档导地线脱冰跳跃最小间隙计算方法,涉及输电线路脱冰间隙计算领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导地线脱冰跳跃最小间隙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导地线最小间隙,为重冰区线路设计提供参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验公式对导地线最小间隙计算准确度有限以及有限元方法计算精度较高但花费时长较长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