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930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265681.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和包含其的锂浆料电池。该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通过将设有半干浆料态/干燥粉体态的负极活性层的负极电极片与其他功能性部件制成一体化结构,使得在制作电池时可将该电池的复合单元直接固定安装于电池壳中,减少了向狭窄负极腔注入粘稠性负极浆料所带来的反应腔堵塞等问题,待回收电池时也可将整个电池的复合单元从电池壳中拆卸进行材料再生和利用,且方便对电池内部的电池的复合单元多次更换,从而实现锂浆料电池维护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的正负极极耳通过电池壳上的通槽和间隔排列的通孔单独引出,有助于提高锂浆料电池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65681.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和包含其的锂浆料电池。该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通过将设有半干浆料态/干燥粉体态的负极活性层的负极电极片与其他功能性部件制成一体化结构,使得在制作电池时可将该电池的复合单元直接固定安装于电池壳中,减少了向狭窄负极腔注入粘稠性负极浆料所带来的反应腔堵塞等问题,待回收电池时也可将整个电池的复合单元从电池壳中拆卸进行材料再生和利用,且方便对电池内部的电池的复合单元多次更换,从而实现锂浆料电池维护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可拆卸式锂浆料电池的复合单元的正负极极耳通过电池壳上的通槽和间隔排列的通孔单独引出,有助于提高锂浆料电池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57935.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厂所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并按照可再生电力弃电最严重、提高系统调峰能力的需求最大的原则选取供热期的多个典型日;2)将区域电力系统典型日的可再生电力弃电曲线分摊至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机组,结合获取的该热电机组的各典型日历史出力曲线,得到分摊至热电机组的净负荷曲线;3)利用热电机组各典型日的实际热负荷曲线、机组热电关系曲线和净负荷曲线,得到最终的蓄热装置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57935.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厂所在区域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并按照可再生电力弃电最严重、提高系统调峰能力的需求最大的原则选取供热期的多个典型日;2)将区域电力系统典型日的可再生电力弃电曲线分摊至拟配置蓄热装置的热电机组,结合获取的该热电机组的各典型日历史出力曲线,得到分摊至热电机组的净负荷曲线;3)利用热电机组各典型日的实际热负荷曲线、机组热电关系曲线和净负荷曲线,得到最终的蓄热装置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电机组配置蓄热装置的设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08817.6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F24H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器负荷群动态系统及其控制模型。本发明中构建的线性状态方程适用于多种电热水器的建模,使用滑模控制策略实时控制电热水器负荷群,控制率的设计与电热水器群数量、热水使用情况等相关,对于消纳风电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使用线性微分方程根据电热水器群的物理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离散滑模设置温度值,控制电热水器群负荷以达到消纳风电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561588.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包括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母线连接;燃气内燃机一端与天然气网络相连通,另一端与电母线以及余热锅炉相连通;余热锅炉一端与燃气内燃机相连,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燃气锅炉一端与天然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母线相连;吸收式制冷机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负荷相连;电制冷机一端与电母线相连通,另一端与冷负荷相连;空气源热泵一端与电母线相连,一端直接连接热负荷;储电装置储存或释放电能,储热装置储存或释放热能,蓄冷装置储存或释放冷能。本发明能调节能量流的耦合转化方向,环保经济地完成对用户的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7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367721.6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系统及其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系统模型框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设置数据库和MATLAB模块;2)在MATLAB模块中存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算法模型并加密处理;3)确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不同机组参数,通过客户端输入后,发送到服务器端;4)MATLAB模块调用算法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返回到数据库;5)数据库将MATLAB模块返回的计算结果发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进行结果展示;6)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为电网电源规划设计、燃气热电厂运行优化提供支撑。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速建模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53813.1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热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温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水箱、水源热泵和循环泵。当蓄热水箱温度较高时,通过蓄热水箱的显热直接供热;当水温低于用户供水温度最低要求无法直接供热时,则利用水源热泵以低品位的蓄热水箱作为低温热源,从而达到进一步从蓄热水箱取热的目的。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同等蓄热温差的条件下,采用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耦合设计的方式,使同等体积蓄热水箱蓄热温度更低、同等需热量蓄热体积更小,提高热源机组及系统综合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热量损失,为供热站扩容改造提供更经济、方便的解决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711367721.6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系统及其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系统模型框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设置数据库和MATLAB模块;2)在MATLAB模块中存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算法模型并加密处理;3)确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不同机组参数,通过客户端输入后,发送到服务器端;4)MATLAB模块调用算法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返回到数据库;5)数据库将MATLAB模块返回的计算结果发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进行结果展示;6)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为电网电源规划设计、燃气热电厂运行优化提供支撑。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速建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61588.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包括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母线连接;燃气内燃机一端与天然气网络相连通,另一端与电母线以及余热锅炉相连通;余热锅炉一端与燃气内燃机相连,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燃气锅炉一端与天然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母线相连;吸收式制冷机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负荷相连;电制冷机一端与电母线相连通,另一端与冷负荷相连;空气源热泵一端与电母线相连,一端直接连接热负荷;储电装置储存或释放电能,储热装置储存或释放热能,蓄冷装置储存或释放冷能。本发明能调节能量流的耦合转化方向,环保经济地完成对用户的供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