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0174.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侧故障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实时检测所述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受端换流站的交流侧是否发生故障;在检测到所述交流侧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当满足故障控制条件时,控制所述受端换流站将其直流电压降低至零;其中,所述故障控制条件包括:所述交流侧的三相电压的正序分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并且所检测到的故障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阈值;或者,所述交流侧的三相电压的正序分量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能够避免受端换流站受到盈余功率所引起的冲击,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7651.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 H02M1/36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VG拓扑结构和分阶段启动方法,其中所述结构包括启动回路、MMC电压源型换流器支路和超级电容储能支路;启动回路包括第一开关和启动电阻,用于在启动阶段为所述MMC电压源型换流器支路进行预充电;MMC电压源型换流器支路包括六个桥臂,用于将启动回路传输的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并控制交流电能的电压、电流和无功功率;超级电容储能支路包括储能单元和限流电抗器,用于通过充电和放电为系统提供功率支撑。本发明提供的SVG拓扑结构和分阶段启动方法,可在实现常规调相机功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且提高了SVG的启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8929.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直挂式储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直流直挂式储能装置设置在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之间,并与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并联,包括:第一电感和若干SM模块,第一电感与各个SM模块串联;SM模块包括半桥子模块和与其并联的储能子模块,储能子模块包括超级电容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若干串联的开关单元,超级电容器与其中任一个开关单元并联。其能够解决电池寿命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充分发挥直流直挂式储能装置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70433.7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明 , 黄勇 , 苑宾 , 赵峥 , 吴方劼 , 宋胜利 , 马玉龙 , 薛英林 , 李探 , 徐莹 , 熊凌飞 , 赵书静 , 陈琦琛 , 樊林禛 , 黄曹炜 , 尹聪琦 , 李志闯 , 王莹鑫 , 周邦昊 , 黄远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柔直阀的避雷器配置方法及设备,可以分别在特高压柔直阀中高端阀组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上配置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在特高压柔直阀中低端阀组的上桥臂上配置第三避雷器,以及在高端阀组与低端阀组之间的直流母线上配置电容型球形避雷器。本发明当发生相关故障可能导致特高压柔直阀过压时,特高压柔直阀上配置的第一避雷器、第二避雷器、第三避雷器以及该直流母线上配置的电容型球形避雷器可以实现对特高压柔直阀的子模块过电压进行抑制,有效防止子模块级过压保护动作,避免子模块级过压保护动作导致的问题,增强特高压柔直阀的运行安全与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8576.1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的保护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产品,通过获取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每一桥臂的桥臂电流;根据所述桥臂电流,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安全运行条件;当不满足所述安全运行条件时,降低所述柔性直流换流阀的直流输送功率,直到满足所述安全运行条件。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站内故障下的响应速度和保护效果,从而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1863.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惯量支撑的模拟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选定的新能源储能微电网拓扑进行仿真;根据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和超级电容功率动态方程,构建虚拟同步机;根据虚拟同步机设计相应的惯量‑阻尼‑电抗控制回路,并在预设条件下基于从控制回路中确定的模拟惯性参数、频率变化范围和电压变化范围,将超级电容进行配置;以配置好的超级电容为储能支撑,根据惯量‑阻尼‑电抗控制回路模拟虚拟同步机的惯量特性、阻尼特性和电抗特性;响应于惯量特性、阻尼特性和电抗特性,获取超级电容的目标功率参考值;根据目标功率参考值对超级电容的输出功率进行模拟控制;能够通过合理配置以模拟同步机特性,综合提升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3221.1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中性线转换开关配置系统及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系统包括第一中性线、第二中性线、站间联络线、第一直流转换开关、第二直流转换开关、第一接地极线、第二接地极线、接地极和金属回线跨接线,其中,站间联络线、第一接地极线、第二接地极线和金属回线跨接线上均设置有隔离开关,通过第一接地极线和金属回线跨接线上设置的隔离开关切换大地回线和金属回线跨接线两种运行方式,第一直流转换开关和第二直流转换开关用于将对应中性线的负荷电流或故障电流转移至另一中性线,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98118.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 H05K7/20 , G06F30/20 , H02J3/3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散热性能水冷散热器及其设计方法,散热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盖板、基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或下盖板贴设功率器件;上盖板和下盖板上均设置有水腔,上盖板和下盖板的所述水腔内均交错间隔设置有若干扰流柱,扰流柱用于使得流入的冷却介质在流过时形成旋涡和湍流,提高为功率器件散热的效率;基板的中部设置有进水汇流区和出水汇流区,对应于进水汇流区和出水汇流区的位置,基板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汇流区用于使得从进水通道流入的冷却介质汇流并进入上盖板和下盖板的水腔内,出水汇流区用于使得流过扰流柱的冷却介质汇流并从出水通道流出,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0632.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VG的能量型直流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柔直换流器、储能装置和控制系统;储能装置包括启动电阻、第一旁路开关、限流电抗器和若干串联连接的子模块,每一子模块均包括并联连接的储能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柔直换流器的直流侧一端并联连接启动电阻和第一旁路开关的一端,启动电阻和第一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均通过限流电抗器连接若干串联连接的子模块的一端,若干串联连接的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柔直换流器的直流侧另一端,柔直换流器的交流侧连接交流电网;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柔直换流器和储能装置,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各子模块的投入或切除,可有效平抑新能源并网的波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4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08870.6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N) , 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N)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大容量高压电容器参数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检测装置本体、至少一个储能元件、电压测量元件、电流测量元件、波形记录元件以及控制器;各储能元件设置在检测装置本体内,且储能元件分别通过开关元件与快速充电补能接口和检测端口相连;快速充电补能接口设置在检测装置本体一侧,用于对储能元件进行充电补能;检测端口设置在检测装置本体另一侧,用于与被测电容器或被测功率模块相连;电压测量元件与储能元件并联,电流测量元件与储能元件串联,波形记录元件用于记录电压、电流波形;控制器通过对外信号输出端、反馈信号接收端与被测功率模块通讯,同时对开关元件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检测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