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2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2544.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37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5/04 , G06F18/23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推演理论的能源耦合系统风险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能源‑经济‑环境多层网络复杂系统的耦合模型;网络交互关系确定;演化博弈模型构建;能源战略推演仿真;本申请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系统的能源战略推演工具,帮助决策者评估不同政策情景下的潜在影响,优化能源政策制定过程;其中,通过能源战略推演与政策制定仿真,预期将显著提升能源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时性,通过综合考量能源、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增强能源战略的协调性和全面性;其动态评估能力可以让决策者快速响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并模拟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增强政策的社会接受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89652.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能源转化的可调节资源优化调控方法和系统,涉及电网调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构建调控需求分解模型,对调控目标值ΔP场景进行分解;S2:确定上层优化目标为最大化新能源消纳;S3:确定下层优化目标为最小化调控成本;S4:构建系统运行约束边界;S5:基于S1~S4构建的模型、调控目标以及约束,生成优化调控策略。本方法和系统在充分考虑用户侧可调节资源的基础上,考虑电力与其他能源品种及系统之间的关联转化关系,在电网调控过程中,在更大范围内挖掘具有经济性的调节潜力,满足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36684.5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钢铁与电力协同转型规划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经济‑能源‑环境综合评估模型与钢铁生产工艺系统规划模型进行耦合,构建NESAP‑Iron模型;根据各个领域钢铁需求计算钢铁生产水平,结合成本参数,基于钢铁生产水平和相应设备的能源强度计算能源消费量,基于所述能源消费量,通过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碳排放量,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量累加得到总排放量;基于碳排放路径和成本参数,对不同情景路径下的钢铁行业转型成本进行定量测算,计算单位减排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2166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247444.7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新疆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风险评估及抑制方法,包括:基于换相电压时间面积分析方法,得到后续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指标SCFRI;实时获得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电压有效值、直流电流、逆变器触发角指令值,计算SCFRI,判断后续换相失败风险程度;在首次换相失败发生后启动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维持系统的SCFRI指标于控制目标SCFRI0处,将系统后续换相失败风险有效控制,最大程度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发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了故障暂态期间,直流电流、交流电压、触发角等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后续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指标,实现了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判别及定量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11364895.1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海峰 , 夏新茂 , 梁钢 , 刘锦明 , 康玉函 , 廖孟柯 , 付林 , 常鹏 , 郭太平 , 余金 , 申亚波 , 唐旭 , 张娟 , 张伟 , 王绍然 , 邓占锋 , 赵国亮 , 于弘洋 , 王英沛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次同步谐振风险的安全短路容量筛选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得与具有发电机组的电力系统连接的一条补偿线路和N条非补偿线路;分别计算发电机组和其中一个非补偿线路之间的等效电抗、以及该非补偿线路和其他非补偿线路之间的等效电抗,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表征为向量集合;根据步骤2获得的向量集合计算出每个向量的数值,并根据向量的数值计算得到与各发电机对应的串补作用系数CIFk;根据计算得到的CIFk值判断其是否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将符合条件的CIFk值对应的向量筛选出来组成安全短路容量区间。本发明在不同短路容量条件下利用串补系数作用法计算系统各发电机的SSR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16519.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扩容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综合能源系统在扩容后寿命周期内的年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数量为决策变量,建立目标函数;建立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基于求解结果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扩容规划。本发明能够合理地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扩容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37461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15473.7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优化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GA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依据风电并网功率波动要求,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需要平抑的功率分为低频和高频2部分,分别使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进行平抑,建立储能充放电控制模型;考虑储能装置建设成本及弃风弃光和平抑不足带来的惩罚性费用,建立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以典型日数据作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对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全年最低成本及对应的储能额定功率与额定容量。从而对储能系统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储能设备的经济性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461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15462.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征建模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虑及负荷波动与预测偏差获取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方法,包括将电网等效负荷波动模型、电网等效负荷预测偏差模型与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结合,建立虑及电网等效负荷波动与预测偏差的电力系统频率波动计算模型,通过虑及电网等效负荷波动与预测偏差的电力系统频率波动计算模型获取电力系统的频率波动情况。本发明所述虑及负荷波动与预测偏差获取电力系统频率波动的方法,为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提供精度更高的频率波动数据,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6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32179.6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刘宗烨 , 王英沛 , 于弘洋 , 邓占锋 , 赵国亮 , 陆振纲 , 蔡林海 , 刘海军 , 宋洁莹 , 刘依晗 , 祁欢欢 , 李海峰 , 廖孟柯 , 付林 , 仝静 , 董力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的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新能源输电系统,其中,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安装在新能源电场与汇流母线之间的输电线路上,包括:信号采集设备,与输电线路连接,用于采集输电线路上次同步振荡信号;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用于根据次同步振荡信号输出次同步振荡阻抗信号;变压器,串联安装输电线路上,用于根据次同步振荡阻抗信号向输电线路中注入次同步振荡阻抗电压;储能设备,用于平抑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中电容两端电压的波动。储能设备为电容提供有功电能,平抑电容两端的波动。从而可以提高分布式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的抑制能力,增加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频率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832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810432842.2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英沛 , 于弘洋 , 刘宗烨 , 邓占锋 , 赵国亮 , 陆振纲 , 蔡林海 , 刘海军 , 宋洁莹 , 刘依晗 , 祁欢欢 , 李海峰 , 廖孟柯 , 付林 , 仝静 , 董力通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新能源输电系统,其中,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包括:电抗器,设置在汇流母线的出线端的输电线路与接地端之间;切换开关,设置在电抗器与接地端之间;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设置在切换开关和汇流母线的出线端的输电线路之间;切换开关用于控制电抗器和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投入汇流母线的出线端的状态。通过切换开关使得汇流母线的出线端需要电抗器进行稳定系统电压时,将电抗器投入至汇流母线出线端;在发生次同步振荡时,将次同步振荡抑制设备投入汇流母线的出线端,对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进行抑制。不仅可以兼顾系统电压的稳定,还可以对次同步振荡进行抑制,最大化的利用了系统中电抗器资源,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