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2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136702.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的无机硫化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高稳定的无机硫化物电解质的表面富V,富V层厚度为10~20nm,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的富V层中V的质量分数为10%~60%,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中还含有P和/或卤素。本发明提供的高稳定的无机硫化物电解质,适用范围广,材料组成简单,原料易得,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具有高稳定性,锂离子传导率高,能够解决无机硫化物电解质作为高性能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实际应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36702.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的无机硫化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高稳定的无机硫化物电解质的表面富V,富V层厚度为10~20nm,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的富V层中V的质量分数为10%~60%,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中还含有P和/或卤素。本发明提供的高稳定的无机硫化物电解质,适用范围广,材料组成简单,原料易得,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具有高稳定性,锂离子传导率高,能够解决无机硫化物电解质作为高性能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实际应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7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02935.X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38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力自适应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固态电池。所述应力自适应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其壳层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电子导电剂;其内核包括硅基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包覆的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高于液态原位生成或溶解析出的电解质的电导率,该材料保证了硅基材料与固态电解质和电子导电剂的充分接触,又能缓冲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产生的内应力。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5203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627603.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电池用高压实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使用一种特定粒径分布的电解质材料对正极材料进行包覆处理,能够改善正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固固接触,并提升其压实密度;通过将包覆材料与其他一种或多种特殊粒径分布的固体电解质材料进行复配,能够进一步改善固固接触、进一步提升其压实密度,进而获得具有更高压实密度和性能的固态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正极材料组成简单,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解决传统正极材料作为高性能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电解质的实际应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56316.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富氧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所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包含锂离子和至少含有硫元素的阴离子,所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还包含氧元素,所述氧元素以不均匀分布存在,以使所述氧元素基本上富集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表面富氧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中由于氧元素在电解质颗粒表面一定深度内存在,因此能大幅减少掺杂量,利用氧掺杂提升其空气稳定性和对氧化物正极稳定性的同时又不影响离子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8403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624444.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双因素不一致性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决定电池性能的两种电池工艺参数统计值;其中,每种电池工艺参数统计值包括电池设计参数数值和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偏差值的统计值;根据决定电池性能的两种电池工艺参数统计值,利用预设的物理模型,建立一致性分析统计-物理模型,获取电池性能参数的不一致性二维分析结果和一维统计结果。可见,本发明通过采集决定电池性能的两类电池设计参数绝对数值和相应的生产工艺制成的工艺参数偏差的统计值作为电池一致性模型的输入参数,获取电池性能参数的不一致性形成过程和一维统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855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28166.1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分散在溶剂中通过液相球磨得到纳米硅分散液,然后加入石墨通过液相球磨实现纳米硅与石墨的均匀混合;(2)将步骤(1)混合所得浆料造粒实现石墨/纳米硅复合化造粒;(3)将步骤(2)所得产物与沥青采用混捏-压制-破碎的方法实现石墨/纳米硅/沥青的复合化造粒,再经机械融合处理之后,一步实现石墨/纳米硅/沥青复合颗粒的球形化和均匀包覆;(4)经碳化、打散、筛分后,得到所述高性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低成本、易于规模化生产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8746.5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587 , H01M4/38 , H01M4/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2 , H01M4/38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负极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首次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和倍率充放电性能优异以及体积膨胀效应较低的特点;该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设备便宜,易于连续生产。本发明中的硅碳负极材料,其比容量在500mAh/g~1200mAh/g,由纳米硅、微米石墨和有机裂解碳组成,纳米硅的质量百分比在8%~35%。本发明中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熔盐电化学方法制得的纳米硅和石墨分散在有机碳前驱体中,经干燥、压制、破碎、分级、包覆和烧结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2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022071.7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含有Li和/或Na元素、P和/或卤族元素和含有结晶相C,该结晶相C在使用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中,在2θ=23.0±1.0°的位置具有衍射峰,强度为I。本发明一种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通过在无材料中引入适当比例的Na和M,结合合成工艺参数的控制,即可获得含有结晶相C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结晶相C可以极大提升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湿空气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24698.6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其通式如下I所示:Li7+a‑cP1‑aMaS6‑b‑cObXc(I);其中,M为Sn、Si、Al、Ge、Zr中的一种或多种;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