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棉花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施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0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9755.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棉花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施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棉花播种后至真叶展开前的关键时期内,进行少量多次的磷酸盐溶液滴灌;S2、所述滴灌系统的滴头位置和滴灌深度可以确保磷酸盐溶液直接作用于棉花根系附近,以刺激根系向深层土壤发展,从而增强棉花苗期的抗盐碱能力;S3、使用缓释型磷酸盐颗粒或包裹形式的磷酸盐,这保证棉花在整个苗期内都能获得稳定的磷营养供应;S4、建立一个在线监测平台,用于实时收集土壤电导率、pH值、棉花生长状况等信息。本发明对分类的垃圾进行固液分离,避免垃圾之间因为相互影响发酵而影响分类桶的正常使用。

    一种提高棉花产量和磷利用效率的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17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7603.9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棉花产量和磷利用效率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棉花种植区域的土壤性质、气候条件以及预期产量目标,制定个性化磷肥施用方案;b.根据植株实际生长状况及叶片营养诊断结果,适时追加适量的水溶性磷肥;c.针对可能出现的磷缺乏症状,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磷元素;d.在施肥过程中添加生物刺激剂,促进磷素吸收的物质。本发明的施肥方法通过精准施肥、分阶段施肥、生物刺激剂应用、动态监测与调整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结合,有效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磷肥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大豆免耕播种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15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37207.6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豆免耕播种机,包括底板、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和底架,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靠近播种装置的一端铰接有覆土装置,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有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配合连接有调幅组件,所述底架靠近施肥装置的一端配合设置有开沟组件,所述底板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配合连接有辅助连接组件。本发明具有适应坡度及凹凸不平地面,有效削弱小型坑洞对装置运行的不利影响的优点。

    甘草碳量子点作为滴灌肥在提高农作物耐盐能力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07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32234.X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草碳量子点作为滴灌肥在提高农作物耐盐能力中的应用,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甘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打碎的甘草中加入水,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得到棕色有甜香味的液体即为甘草碳量子点。应用方法为:将甘草碳量子点分散于水中配制得到滴灌肥,随后用滴灌肥浸泡农作物根系。本发明所用材料为普通甘草,便宜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所用设备常见;合成后的LiCBs经过离心后即可配制使用。本发明的LiCBs滴灌肥能够改变农作物在盐胁迫下的株型,并且,施用LiCBs滴灌肥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在盐胁迫下的鲜重和SPAD值,从而显著缓解了农作物受到的盐胁迫。

    甘草碳量子点作为叶面肥在提高农作物耐盐能力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06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31187.7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草碳量子点作为叶面肥在提高农作物耐盐能力中的应用,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甘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如下:在打碎的甘草中加入水,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得到甘草碳量子点。应用方法为:将甘草碳量子点分散于水中,并与Silwet L‑77溶液混合,配置得到叶面肥,随后喷涂在农作物叶片表面。本发明所用材料为普通甘草,便宜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所用设备常见;合成后的LiCBs经过离心后即可配置使用。本发明的LiCBs叶面肥能够改变农作物在盐胁迫下的株型,并且,施用LiCBs叶面肥还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在盐胁迫下的鲜重和SPAD值,从而显著缓解了农作物受到的盐胁迫。

    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