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4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208913.9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β‑氨基异丁酸、色氨酸和牛磺酸的物质在制备脑性瘫痪辅助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以具有早产暴露史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瘫组)和具有早产暴露史的正常对照儿童(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发现血浆中的β‑氨基异丁酸、色氨酸和牛磺酸含量在脑瘫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浓度存在明显差异,然后经过机器学习的筛选,确定血浆中的β‑氨基异丁酸、色氨酸和牛磺酸可用作对脑瘫患儿和健康儿童进行判别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组合,为脑瘫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和研究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5148.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蛋白表达的融合标签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的融合标签蛋白FJ1来自于Gramella forsetii,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本发明的融合标签蛋白构建的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并选择了Lysyl-tRNA synthetase(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作为应用实例,构建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并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表达宿主中,验证本发明融合标签蛋白的效果。本发明通过融合标签蛋白与目的蛋白的连接,能够有效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及目的蛋白折叠,可以提高目的蛋白的可溶性。本发明所述融合标签蛋白可广泛运用于目的基因的表达和目的蛋白的可溶性研究,以及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蛋白质药物以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基础研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727473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10346956.3
申请日:2011-11-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P39/02 , A61P13/12 , A61P19/08 , C07C22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领域,涉及化合物N,N’-1,2-亚乙基双[N-(2,3-二羟基苯甲基)]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铀中毒药物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为含两个邻苯二酚功能基团的氨羧酸螯合剂。经体内、外试验表明,所述化合物除了对放射性钍有较好的促排效果外,还具有加速放射性核素铀自体内排出的作用,降低铀中毒大鼠肾脏、骨骼的铀蓄积量,促进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铀的排出,以及具有保护铀致染色体损伤的作用,提高细胞存活率,所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用于制备铀、钍促排药,具有较高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6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36731.X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复旦大学
IPC: B01J29/40 , C01B39/38 , C07D223/10 , C07D2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二氧化硅表面的H-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该沸石分子筛是分散独立棒状单晶体,长度300~1000nm,结构硅铝摩尔比为300~400,其表面上有一层化学键合的纯二氧化硅层。其制备是以亚微米级棒状单晶体状H-ZSM-5沸石分子筛为原料,首先将正硅酸乙酯或气相法白炭黑与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混合制成碱性二氧化硅前驱体,然后使用H-ZSM-5与碱性二氧化硅前驱体进行浸渍,于140~180℃下水热法气/固相硅化反应0.5~5h,使H-ZSM-5分子筛晶粒外表面上化学键合上一层纯二氧化硅层。该沸石分子筛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特别适用于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制备己内酰胺。
-
公开(公告)号:CN1197001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75997.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上海市中医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B8/08 , A61B8/00 , G06F18/241 , G06V10/764 , G06F18/2411 , G06F18/243 , G06T7/13 , G06T7/155 , G06T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颈动脉斑块类型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取利用颈动脉挤压带对劲动脉施加挤压前后的颈部超声图像和颈动脉力学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颈部超声图像进行图像重建,并对重建后的图像中疑似斑块的区域进行概率统计,识别斑块的位置和形态;基于颈动脉力学数据分析颈动脉在挤压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将识别出的斑块的位置和形态、力学响应输入软硬斑块判断模型,输出斑块类型识别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得到准确的颈动脉斑块类型判断结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7804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1811625148.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蛋白表达的融合标签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的融合标签蛋白FJ1来自于Gramella forsetii,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本发明的融合标签蛋白构建的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并选择了Lysyl‑tRNA synthetase(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作为应用实例,构建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并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表达宿主中,验证本发明融合标签蛋白的效果。本发明通过融合标签蛋白与目的蛋白的连接,能够有效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及目的蛋白折叠,可以提高目的蛋白的可溶性。本发明所述融合标签蛋白可广泛运用于目的基因的表达和目的蛋白的可溶性研究,以及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蛋白质药物以及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基础研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350676.5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30 , B01J27/24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催化氧还原制过氧化氢氮掺杂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以糖为碳源,以二氰二胺为氮源,通过一步热裂解法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便捷、原料易得和氮碳含量易于调节等优点。该催化剂用于电化学氧还原制备过氧化氢的反应时,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催化剂与以其他糖为碳源的催化剂相比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和活性,选择性最高可达90%,实现在常温、常压液相体系中电催化氧还原合成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环保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5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572448.1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该类聚合物电解质由无纺布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后得到的复合物和液体电解质组成。其他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聚丙烯腈 、聚丙烯酸酯 、聚偏氟乙烯(PVDF)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复合物中加入液体电解质后得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该凝胶电解质不但具有无纺布机械强度大、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高,可用于大容量、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235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61247.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47F5/10 , A47F5/12 , A47F7/14 , F16B47/00 , F04B37/14 , F24F8/108 , F24F13/28 , F04D25/08 , F01D15/10 , H02J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科普用便于使用的展示装置,包括支座、过滤箱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四个等距分布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外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的上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本发明通过第二调节杆、转杆、第一锥齿轮、第三连接块、转杆架、调节槽、第四连接块、滑杆、第二锥齿轮、滑座、滑槽、齿杆、第四预留槽、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支架和第四液压杆,可达到带动支座进行升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72747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346956.3
申请日:2011-11-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198 , A61P39/02 , A61P13/12 , A61P19/08 , C07C22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领域,涉及化合物N,N’-1,2-亚乙基双[N-(2,3-二羟基苯甲基)]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铀中毒药物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为含两个邻苯二酚功能基团的氨羧酸螯合剂。经体内、外试验表明,所述化合物除了对放射性钍有较好的促排效果外,还具有加速放射性核素铀自体内排出的作用,降低铀中毒大鼠肾脏、骨骼的铀蓄积量,促进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铀的排出,以及具有保护铀致染色体损伤的作用,提高细胞存活率,所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用于制备铀、钍促排药,具有较高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