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和数字相机以及便携信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45470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80019022.0

    申请日:2007-03-20

    Inventor: 上田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变焦镜头包含:固定离开像面的距离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1组透镜(G1);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组透镜(G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组透镜(G3);以及固定离开像面的距离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4组透镜(G4)。从物体侧往所述像面依次配置所述第1组透镜(G1)、第2组透镜(G2)、第3组透镜(G3)和第4组透镜(G4)。利用透镜移动机构(1、2),将第2组透镜(G2)和第3组透镜(G3)往光轴方向移动,使得望远端的第1组透镜(G1)与第2组透镜(G2)的间隔小于广角端的第1组透镜(G1)与第2组透镜(G2)的间隔,而且越从广角端靠近望远端,第3组透镜(G3)与第4组透镜(G4)的间隔越大,以进行变焦。

    变焦透镜、数码相机和便携式信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045849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148441.1

    申请日:2006-11-09

    Inventor: 上田稔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包括:第一透镜组G1,它离像平面一侧的距离固定并且具有负的折射率;第二透镜组G2,它具有正的折射率并且在变焦期间会移动;第三透镜组G3,它具有正的折射率并且在变焦期间会移动;以及第四透镜组G4,它离像平面一侧的距离固定并且具有正的折射率。从物方到像平面一侧依次排列着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透镜组G1-G4。第三透镜组G3包括光圈s、折射率为正的透镜13和折射率为负的透镜14,它们三个从物方到像平面一侧依次排列着。该变焦透镜具有高性能和大变焦率,并且因其简单的结构而显得很紧凑。

    光定位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31788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7915.5

    申请日:2010-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2 G06F3/03547 G06F2203/033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从LED光源(16)射出的光透射作为折射元件的棱镜(12)的倾斜面(13)并折射之后,照明接触面(11)。所述照明光经接触面(11)上的被摄体漫反射,而后该漫反射光的一部分透射棱镜(12)并经由倾斜面(13)而变换光其路,继而通过作为成像元件的透镜(14)形成像。摄像元件(15)取得作为图像数据的所述像。通过图像处理,能够从摄像元件(15)所提供的图像数据中提取接触面(11)的变化,以及获得被摄体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由此,能够实现薄小型的光定位装置。

    变焦透镜装置的驱动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摄像装置、以及便携信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583894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780046433.9

    申请日:2007-10-16

    Inventor: 上田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G02B7/102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装置的驱动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摄像装置、以及便携信息设备。在离散地设定焦距时,对于作为补偿组的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方向发生反转的位置上的焦距fr,设定各变焦位,使得在广角端的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w和焦距fr之间最接近焦距fr的焦距f4和其下一焦距f5之间的差值比其它彼此相邻的焦距间的差值大。这样,通过从焦距f4的变焦位直接移动到焦距f5的变焦位,从而能够使得第二透镜组(G2)的移动范围Lm相比将焦距fr处的透镜位置设定作为变焦位时的移动范围Lr要小。因而,能够缩短透镜驱动装置的行程,并且能使第一透镜组(G1)靠近第二透镜组(G2),能够将变焦透镜全长设计得较短。

    微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和微透镜曝光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71458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310116489.0

    申请日:2003-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利用第1微透镜阵列而对第2微透镜阵列的透镜形状进行制作图形,而使光轴的一致简单化,并能简化制作工序的微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对作成圆柱形形状的第2微透镜阵列(7)的透镜形状的制作图形,通过将紫外光照射在第1微透镜阵列(4)上来进行。使从可改变位置的线光源射出的光、通过准直透镜(37)和第1微透镜(4)在微透镜焦点面上成像,对通过涂布在其面上形成的保护层(22)进行曝光。通过一边使线光源的位置变化一边进行曝光,能获得所需圆柱形状的保护层图形。然后,进行蚀刻,将保护层图形的形状复制在中间玻璃层(5)上,用高折射率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埋没凹部。

    摄像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945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43390.3

    申请日:2006-11-03

    Inventor: 阿部良 上田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18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摄像装置。从被摄像物体侧向电子摄像元件在光轴上依次配置变焦镜头部的第1、第2、第3、第4镜头组。第1镜头组具有负光焦度,同时光轴上的位置固定。第2镜头组具有正光焦度,同时沿光轴移动来进行聚焦。第3镜头组具有正光焦度,同时在变倍时沿光轴移动。第4镜头组的光轴上的位置固定。变焦镜头部是望远端状态时的最大像高的光线入射电子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小于等于变焦镜头部是广角端状态时的最大像高的光线入射电子摄像元件的入射角。而且,变焦镜头部是望远端状态时,最大像高的光线入射电子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大于等于5°。

    变焦透镜、数码相机和便携式信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963588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48441.1

    申请日:2006-11-09

    Inventor: 上田稔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包括:第一透镜组G1,它离像平面一侧的距离固定并且具有负的折射率;第二透镜组G2,它具有正的折射率并且在变焦期间会移动;第三透镜组G3,它具有正的折射率并且在变焦期间会移动;以及第四透镜组G4,它离像平面一侧的距离固定并且具有正的折射率。从物方到像平面一侧依次排列着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透镜组G1-G4。第三透镜组G3包括光圈s、折射率为正的透镜13和折射率为负的透镜14,它们三个从物方到像平面一侧依次排列着。该变焦透镜具有高性能和大变焦率,并且因其简单的结构而显得很紧凑。

    微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和微透镜曝光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03039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200310116489.0

    申请日:2003-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利用第1微透镜阵列而对第2微透镜阵列的透镜形状进行制作图形,而使光轴的一致简单化,并能简化制作工序的微透镜基板的制作方法。对作成圆柱形形状的第2微透镜阵列(7)的透镜形状的制作图形,通过将紫外光照射在第1微透镜阵列(4)上来进行。使从可改变位置的线光源射出的光、通过准直透镜(37)和第1微透镜(4)在微透镜焦点面上成像,对通过涂布在其面上形成的保护层(22)进行曝光。通过一边使线光源的位置变化一边进行曝光,能获得所需圆柱形状的保护层图形。然后,进行蚀刻,将保护层图形的形状复制在中间玻璃层(5)上,用高折射率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埋没凹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