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具备它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7338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080026629.3

    申请日:2010-02-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中,使面板的边框面积减小。本发明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由第奇数级的双稳电路构成的移位寄存器、由第偶数级的双稳电路构成的移位寄存器和时钟信号用主干配线。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例如第(4k-2)级双稳电路)从时钟信号用主干配线接收一部分时钟信号(CK2、CK2B),从其它移位寄存器(第(4k-3)级双稳电路和第(4k-1)级双稳电路)接收剩余的时钟信号(CK1B、CK1)。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也可以从相同的移位寄存器的其它级接收所述剩余的时钟信号的一部分。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具备它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7336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6944.4

    申请日:2010-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4 G09G3/3266 G09G2310/0286 H01L27/124

    Abstract: 实现为了提高面板的成品率而具备能够容易地检查的移位寄存器的栅极驱动器。在包括根据四相的时钟信号进行动作的移位寄存器(410)的单片栅极驱动器,在该移位寄存器(410)的各级设置有:用于从与该各级不同的级接收从时钟信号用的主干配线接收的时钟信号以外的时钟信号的级间连接配线;和连接在该各级形成的配线与级间连接配线的接触部件。移位寄存器(410),以按每连续的四级形成为组、按每四级出现相同种类的标记的方式,在各组所包括的四级双稳电路分别形成由不同的数量的俯视时为圆形的构造物构成的标记(421~424)。

    半导体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0183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0980136174.8

    申请日:2009-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 G02F1/136204 H01L27/1225

    Abstract: 二极管(201)具备:栅极电极(2);在栅极电极(2)上形成的栅极绝缘层(5);在栅极绝缘层(5)上形成的具有第1区域(6a)、第2区域(7b)的至少1个半导体层(6、7);在第1区域(6a)上设置的与第1区域(6a)和栅极电极(2)电连接的第1电极(10);以及在第2区域(7b)上设置的与第2区域(7b)电连接的第2电极(12),至少1个半导体层(6、7)具有隔着栅极绝缘层(5)与栅极电极(2)重叠的沟道区域(6c)和与栅极电极(2)不重叠的电阻区域(7d),在二极管(201)的导通状态下,在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12)之间形成包含沟道区域(6c)和电阻区域(7d)的电流路径。

    移位寄存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346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1667.8

    申请日:2010-02-01

    Abstract: 一种移位寄存器,是由绝缘性基板支撑的移位寄存器,具有:分别依次输出输出信号的多个级,多个级分别具有包含多个薄膜晶体管的电路20,多个薄膜晶体管包含:与电路的工作相关的第1薄膜晶体管MK;和具有至少一个悬浮的端子的第2薄膜晶体管MK_YOBI,第2薄膜晶体管MK_YOBI的其它端子连接于第1薄膜晶体管MK的对应端子,至少一个悬浮的端子形成为能与规定的配线N2连接。由此,能够提高构成单片栅极驱动器的移位寄存器的成品率。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具备它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7338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6629.3

    申请日:2010-02-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中,使面板的边框面积减小。本发明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由第奇数级的双稳电路构成的移位寄存器、由第偶数级的双稳电路构成的移位寄存器和时钟信号用主干配线。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例如第(4k-2)级双稳电路)从时钟信号用主干配线接收一部分时钟信号(CK2、CK2B),从其它移位寄存器(第(4k-3)级双稳电路和第(4k-1)级双稳电路)接收剩余的时钟信号(CK1B、CK1)。移位寄存器的各级也可以从相同的移位寄存器的其它级接收所述剩余的时钟信号的一部分。

    半导体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018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36174.8

    申请日:2009-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 G02F1/136204 H01L27/1225

    Abstract: 二极管(201)具备:栅极电极(2);在栅极电极(2)上形成的栅极绝缘层(5);在栅极绝缘层(5)上形成的具有第1区域(6a)、第2区域(7b)的至少1个半导体层(6、7);在第1区域(6a)上设置的与第1区域(6a)和栅极电极(2)电连接的第1电极(10);以及在第2区域(7b)上设置的与第2区域(7b)电连接的第2电极(12),至少1个半导体层(6、7)具有隔着栅极绝缘层(5)与栅极电极(2)重叠的沟道区域(6c)和与栅极电极(2)不重叠的电阻区域(7d),在二极管(201)的导通状态下,在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12)之间形成包含沟道区域(6c)和电阻区域(7d)的电流路径。

    可折叠显示器和可折叠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0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80105706.8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可折叠显示器(1)包含:挠性显示面板(4),其包含:包含金属膜的冲击吸收层(2);以及在冲击吸收层(2)的一侧的面上所具备的显示层(3);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其是挠性显示面板(4)的区域,第3区域(R3)位于第1区域(R1)与第2区域(R2)之间;第1支撑基板(5),其具有非挠性,从冲击吸收层(2)侧支撑第1区域(R1);第2支撑基板(6),其具有非挠性,从冲击吸收层(2)侧支撑第2区域(R2);折弯机构(7),其与第1支撑基板(5)和第2支撑基板(6)连结,并且在俯视时与第3区域(R3)重叠;以及狭缝(SL1、SL2),其设置于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的金属膜,第1位置是第1区域(R1)中的离第3区域(R3)的最短距离比离第1区域(R1)的与第3区域(R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最短距离更近的位置,第2位置是第2区域(R2)中的离第3区域(R3)的最短距离比离第2区域(R2)的与第3区域(R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最短距离更近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