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0975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93944.9

    申请日:2005-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95 G02B7/023 G02B7/026 G02B13/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装置,具有保持摄像透镜组(11)的可动透镜镜筒(10)和可沿轴向移动地将可动透镜镜筒(10)插入的固定透镜镜筒(20)。可动透镜镜筒(10)具有包含锥形外周面(31)的后端部(10B),固定透镜镜筒(20)具有包含在施力部的作用下与可动透镜镜筒(10)的锥形外周面(31)卡合的锥形内周面(22)的前端部(20A)。螺旋弹簧(30)从固定透镜镜筒(20)对可动透镜镜筒(10)朝轴向前方施加力。利用螺旋弹簧(30)以及由锥形内周面(22)和锥形外周面(31)构成的锥形承接构造,能充分地将斜向的冲击力吸引掉。

    臭氧液生成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3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53560.2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臭氧液生成装置具备:臭氧产生机构(101),其利用含有氧的气体来产生臭氧气体;气液混合机构(102),其将臭氧气体和液体混合来生成臭氧液;贮液槽(103),其对臭氧液进行气液分离;以及循环路径(A),其使气体在臭氧产生机构(101)、气液混合机构(102)和贮液槽(103)之间循环。臭氧产生机构(101)包括臭氧产生电极(2),在氧产生电极(2)中,包含金属体的圆柱状的轴(21)和包含电介质的中空管(23)在轴(21)的外周和中空管(23)的内周之间隔开间隙地配置成同轴状。在臭氧产生电极(2)中,上述间隙为放电空间(24),含有氧的气体通过上述间隙,从而产生臭氧气体。

    透镜镜筒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0836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93944.9

    申请日:2005-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95 G02B7/023 G02B7/026 G02B13/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装置,具有保持摄像透镜组(11)的可动透镜镜筒(10)和可沿轴向移动地将可动透镜镜筒(10)插入的固定透镜镜筒(20)。可动透镜镜筒(10)具有包含锥形外周面(31)的后端部(10B),固定透镜镜筒(20)具有包含与可动透镜镜筒(10)的锥形外周面(31)卡合的锥形内周面(22)的前端部(20A)。螺旋弹簧(30)从固定透镜镜筒(20)对可动透镜镜筒(10)朝轴向前方施加力。利用螺旋弹簧(30)以及由锥形内周面(22)和锥形外周面(31)构成的锥形承接构造,能充分地将斜向的冲击力吸引掉。

    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074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261032.3

    申请日:2011-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液体生成器、净水器,以及其清洗方法。其通过对臭氧气体发生器进行清洗或干燥,使得臭氧液体生成器能够长时间维持或者恢复高浓度的臭氧生成效率。其特征在于对于包含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气体发生器(101)、混合上述臭氧气体和液体的混合单元(102)、储存液体的储液箱(103)的臭氧液体生成器,其具有可使液体循环的循环通路(A),使得对臭氧气体发生器的清洗成为可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