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65583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3810.0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 , G02B1/14 , G02B5/0231 , G02B5/0278
Abstract: (课题)作为适于用作交互板用的屏幕,提供能够使来自背面侧的倾斜入射的影像光向观察者侧出射而显示没有反射眩光的图像、并且在观察者侧的屏幕面也容易进行手写写入的屏幕。(技术方案)基于本发明的交互板用透射型屏幕(10),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在入射光侧具备棱镜部(4)的菲涅尔透镜片(1);设置在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与棱镜部(4)相反的面侧的光漫射构件(2);和设置在所述光漫射构件(2)的出射光侧的硬涂层(3)。
-
公开(公告)号:CN195426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680000221.2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58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080013810.0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 , G02B1/14 , G02B5/0231 , G02B5/0278
Abstract: (课题)作为适于用作交互板用的屏幕,提供能够使来自背面侧的倾斜入射的影像光向观察者侧出射而显示没有反射眩光的图像、并且在观察者侧的屏幕面也容易进行手写写入的屏幕。(技术方案)基于本发明的交互板用透射型屏幕(10),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在入射光侧具备棱镜部(4)的菲涅尔透镜片(1);设置在所述菲涅尔透镜的与棱镜部(4)相反的面侧的光漫射构件(2);和设置在所述光漫射构件(2)的出射光侧的硬涂层(3)。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21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71367.9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0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954260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80000221.2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215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10171367.9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0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01697058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71377.2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公开(公告)号:CN101697058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71377.2
申请日:2006-02-0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反射屏(10)具备基底部(11)、在基底部(11)上设置的光透过部(12)和光吸收部(14)。光透过部(12)由影像源一侧的宽度比背面处的宽度宽的大致楔形的、沿屏面(10a)排列许多而形成的单位棱镜形状(12)构成。在单位棱镜形状(12)的背面一侧,设置有使通过了单位棱镜形状(12)的影像光反射的反射层(13)。各单位棱镜形状(12)呈直线状延伸,在各单位棱镜形状(12)之间配置有光吸收部(1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