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1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5580.3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02 , B01J35/33 , B01J35/30 , B01J35/45 , B01J23/75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复合阴极材料Fe@Co/GF、生物电芬顿系统、制备方法和应用。将Fe@Co/GF复合阴极应用在BEF系统中能够更好的提高H2O2的产率,生成更多的·OH,直接氧化胞外ARGs,并破坏细胞结构后氧化胞内DNA分子,Fe@Co阴极催化促进绿弯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等微生物的生长,增加这些微生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降解/利用/同化代谢、排毒代谢、前体代谢物和能量代谢的丰度,使ARGs的主要宿主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或被杀灭,反应器内壁以及阴极炭毡对游离态ARGs和MGEs的物理吸附作用,使ARGs和MGEs的丰度降低,能够有效降低ARGs的生态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3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15574.8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143 , C02F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泥脱水与抗生素抗性基因削减的预处理方法,涉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向所述污泥中添加高铁酸盐和高碘酸盐,搅拌混匀后获得预处理后的污泥。本发明高铁酸盐和高碘酸盐预处理污泥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点:无需调节处理体系为酸性即可生成并稳定高价态强氧化铁离子,确保氧化过程高效持续;通过微生物的调节双组分调控系统、群体感应和Ⅳ型分泌系统,减少携带ARGs的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细菌的丰度,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由胞内向胞外转移,使其暴露在污泥外环境中,促进污泥ARGs的去除;优化和调控污泥的表面形貌、粒子的分散和聚集保证其高脱水性能,实现了污泥预处理过程中的高效脱水和抗性基因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15575.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1/06 , C02F11/00 , H01M8/16 , H01M8/2475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污泥中污染物的腐殖酸介导的光‑微生物电芬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向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加入生物反应原料,其中,生物反应原料能发生生物反应以释放电子;向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室加入含污染物的污泥、腐殖酸和亚铁离子;在光照条件下接通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以使阴极室内发生反应从而降解污泥中污染物。本发明采用腐植酸介导光‑微生物电芬顿方法来降解污泥中污染物,一方面通过促进芬顿反应从而生成大量的具有较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以促进降解,另一方面抑制污泥中污染物的宿主的生长代谢以使污染物丰度降低,这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91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5588.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1/00 , B01J27/24 , B01J35/33 , B01J37/08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去除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包括S1:制备K‑g‑C3N4光催化剂;S2:制备光催化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光催化阳极:S3:通过光催化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对待处理的污泥混合液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本发明中公开的一种光催化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去除污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经ICPBES系统处理后有效减少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丰度,其中对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78%、71.40%、82.57%、84.28%;降低了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生态污染风险;ICPBES系统削减了移动遗传元件的丰度,去除率达到了69.65%,抑制了抗生素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进一步传播,降低了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传播风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