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物炭浆料生产绿色甲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6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0591.3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炭浆料生产绿色甲醇的方法。包括:(1)将生物炭浆料和氧气混合,进行气化反应,得到粗合成气;(2)将粗合成气冷却至室温,过滤,以去除灰分和炭黑杂质;(3)向净化后的粗合成气中补氢,以调整氢碳比为2.05~3.10:1,得到特定氢碳比的粗合成气;(4)以甲醇为脱除剂,脱除特定氢碳比的粗合成气中的硫化物,得到净化合成气;(5)在催化剂作用下,由净化合成气反应生成甲醇。本发明利用木醋液代替水制备生物炭浆料,减少制浆中水的用量,同时,相比于传统水煤浆制甲醇方法,由于木醋液中有机物的存在使其含碳量增加,因此提高以生物炭浆料为原料所产生的合成气中C元素含量,从而提高后续合成气生产绿色甲醇的产率。

    一种利用改进型煤制甲醇工艺生产可持续燃料甲醇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8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86795.0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进型煤制甲醇工艺生产可持续燃料甲醇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分单元、生物炭气化单元、水煤气变换单元、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甲烷干重整单元和合成气制甲醇单元;将生物炭和水送入生物炭气化单元中和空分单元生成的氧气进行气化反应,得到粗合成气;水的来源包括木醋液、海水、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将粗合成气通入水煤气变换单元后,通入酸性气体分离单元得到净化合成气;将净化合成气通入甲烷干重整单元中以调整氢碳比后,通入合成气制甲醇单元得到可持续燃料甲醇。本发明对传统的煤制取甲醇工艺进行改进,所得到的可持续燃料甲醇中碳原子和氢原子均属于绿碳和绿氢,具有显著的低碳减排效应。

    Cu-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2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23437.7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化学液相沉积在催化剂和载体的整体表面构建Al2O3或SiO2纳米膜,通过纳米膜与堇青石的化学结合提升催化剂的附着稳定性,同时纳米膜为SCR反应提供更多酸性位点,提升催化剂在水热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独特的中孔和微孔组合结构也有助于增强其耐SO2/H2O性。该方法仅需在常规沸石类催化剂基础上进行化学液相沉积即可显著提升催化剂的耐水热和耐SO2中毒性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反应过程无毒无害,特别适合批量化生产,具有适用面广、性价比高的综合优势。

    一种CuCoCe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59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844052.7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CoCe复合催化剂的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剂领域。所述CuCoCe复合催化剂以Cu金属以及Cu金属和CoCeOx复合氧化物的界面为活性位点,其中Cu金属掺杂量为0.5~10wt%,Co金属掺杂量为0.5~10wt%;CuCoCe复合催化剂具有氧缺陷结构。本发明通过一步法还原层状双层金属氢氧化物制得CuCoCe复合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由于Co和Ce离子半径相差较大,所以在CuCe复合金属氧化物形成氧缺陷,有利于吸附的C=O和C‑O,Cu金属和CoCe复合金属氧化物之间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结合,催化剂不易失活。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浮游生物自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86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2646.0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浮游生物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利用采集到的样品制作浮游动植物彩色显微图像数据集;对浮游生物图像数据集进行物种鉴别和分类标注;将浮游生物图像数据集进行图像预处理;将图像数据集按照一定比例分为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将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输入Faster R-CNN检测模型中进行训练、并优化网络参数;利用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图像进行检测;对检测模型进行评估得到各个类别的平均精度以及平均精度均值。该方法借助深度学习的强大优势,让计算机自动学习出模式特征的方法,并将特征学习融入到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从而减少了人为设计特征造成的不完备性。

    一种MOF衍生的Co3O4/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03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10467.3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OF衍生的Co3O4/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技术及环境保护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钴溶于甲醇中,得到溶液A,将2‑甲基咪唑溶于甲醇中,得到溶液B;(2)将溶液B滴入溶液A中并搅拌,随后避光老化20~40h;(3)用甲醇洗涤沉淀,烘干;(4)将步骤(3)得到的粉末、预处理后的蜂窝陶瓷分散于硝酸盐溶液中,超声处理,洗涤后烘干,随后在空气中煅烧,得到MOF衍生的Co3O4/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硝酸盐溶液对Co3O4的刻蚀,促进Co3O4中表面晶格氧的活性并加速氧物种的活化,从而提升在甲烷催化氧化反应中的性能。

    一种Cu-SAPO-34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10475.3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脱硝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Cu‑SAPO‑34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晶化生长的过程中,铝前驱体、磷前驱体、硅前驱体和铜络合物在模板剂吗啉的导向性作用下形成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再经焙烧去除催化剂前驱体中的模板剂,得到Cu‑SAPO‑34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将Cu‑SAPO‑34催化剂中的磷和铝的摩尔比控制为0.1~5:1,增大了Cu‑SAPO‑34催化剂的的粒径和比表面积,有利于反应气的吸附,提高脱硝效率;同时,抑制了Cu‑SAPO‑34催化剂水热老化后Cu2+的聚集,提高了Cu‑SAPO‑34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

    一种三维有序大孔结构(3DOM)-锰铈钛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8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01179.1

    申请日:2021-04-14

    Inventor: 王晓峰 赵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有序大孔结构(3DOM)‑锰铈钛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技术与环境保护领域。本发明用浸渍法将锰铈钛金属前体(Mn(NO3)3·4H2O、Ce(NO3)3·6H2O、C16H36O4Ti)负载于模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随后在空气气氛下升温氧化,形成三维有序大孔结构,所述催化剂主体由锰铈钛复合氧化物构成,其中二氧化锰、二氧化铈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3:1:(0.2‑1)。本发明催化剂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孔径均匀且孔排布有序,同时能够抑制N2O的产生,增加气体接触的活性位点有利于气体快速通过。

    一种钴氧化物与铜基分子筛混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81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0468.8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氧化物与铜基分子筛混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低浓度氨气选择性催化氧化中的应用,属于催化技术及环境保护领域。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钴氧化物与铜基分子筛机械研磨至粉末,得到催化剂前体;(2)对步骤(1)得到的催化剂前体10‑40Mpa的压力下持续10‑30min进行干法造粒,破碎后过20‑80目筛,得到所述催化剂。本发明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且将铜基分子筛催化剂与钴氧化物以研磨的方式进行混合的方法,使得强氧化性催化剂和酸催化剂能够充分接触,既能保证有效增加其活化氧的能力,同时又具有相应吸附活化氨气的能力,使得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既具有较高的活性,又能保证较高的氮气选择性,有望达到贵金属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