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45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155293.2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轴试验中冲击载荷的自动保护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包括通过液压管连通为一个整体的安全阀和换向阀间:换向阀Ⅲ的换向阀油口T与安全阀Ⅱ的安全阀进油口Ⅰ连通,换向阀油口F与安全阀出油口Ⅱ连通。液压缸两个油口在原有的液控系统基础上,分别分出液压管与换向阀的换向阀油口B、换向阀油口A相连通。在换向阀的作用下,换向阀作用过程可实现保持换向阀油口T(安全阀进油口Ⅰ)处承担双作用式液压缸的内部最高压力。当冲击载荷出现时,柱塞向上移动,安全阀进油口Ⅰ、安全阀出油口Ⅱ相连通,将冲击载荷卸去。本发明通过调节力矩电机输出恒力矩大小可调节自动保护的触发条件,反应灵敏可靠,能够对液压装置中的冲击载荷进行适应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084914.0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四川华能泸定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均布激光位移传感器全方位测量试样全局变形的装置,属于土工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式动态跟踪装置、外置轮辐式力传感器、外置局部位移传感器、外置力轴承、激光位移传感器组装内外环、激光式动态跟踪装置等。激光式动态跟踪装置中的可旋转式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装置包括12个结构、功能相同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和1个色标传感器,12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沿内环周向均匀设于圆环上,设于压力室外壳外围一圈,色标传感器位于任意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之间。本发明装置可实现对三轴试样全表面不同部位进行扫描,实现轴向‑径向位移的精准测量,不受加载条件的约束;不会对三轴试样试验过程中的变形产生干扰;安装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41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177495.0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覆盖层上面板坝防渗体止水缝变形的趾板支撑墙设计和施工方法,属于土石坝建筑技术领域,包括:1)提出采用地下支撑墙与趾板一体化结构并与防渗墙柔性连接的设计型式和施工方法;2)地下支撑墙和防渗墙主体采用开挖成槽,并通过直升式导管法浇筑,顶部均采用倒角拓宽设计,并采用现浇法施工;3)趾板位于地下支撑墙上部且与防渗墙之间不设连接板而采用倾斜止水缝直接相连的设计型式,并采用现浇法施工;4)防渗墙‑趾板之间止水缝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趾板下部设置地下支撑墙,抑制了趾板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倾斜形止水缝使趾板搭接在防渗墙上,既避免了趾板与防渗墙刚性连接时的高应力问题,又解决了传统趾板与防渗墙之间止水缝竖向剪切变形过大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42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578651.9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超大三轴试验中一种试样体变的实时精确测量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装置由伺服电机、电动缸、引水槽、排水桶、细长玻璃量管B、右压差传感器、细长玻璃量管A、左压差传感器、配重板等组成。伺服电机根据试样的实时高度精确控制排水桶上引水槽的高度,保证排水口高度与试样中部高度相等。配重板起到平衡玻璃管支撑板、细长玻璃量管B和细长玻璃量管A等重量的作用,保证排水桶不发生倾斜。电磁阀控制细长玻璃量管A和细长玻璃量管B反复交替进水/排水实现了超大试样排水量的连续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装置结构灵巧、布局合理、测量精度高,解决了排水量连续的高精度测量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40683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89263.0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行走式高精度大量程位移检测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装置由被测量移动轴、轴向移动测量挡板、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电动缸缸体、伺服电机、配重砝码等组成。被测量移动轴在加载过程中带动轴向移动测量挡板主要实现向下移动。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的触头垂直朝向放置用于检测轴向移动测量挡板的位移变化。两套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安装定位相互错开一定距离保证测量的连续性。两个小量程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反复交替行走精确定位控制实现了大量程位移的连续高精度测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装置结构灵巧、布局合理、测量精度高,解决了大量程全范围内的高精度测量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2000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5470.7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模拟地震、波浪、海流联合作用的大型模拟试验系统,属于海洋结构动力实验技术领域。这种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波流水槽、吸收式造波机装置、试验水循环装置、可调速滑车平台、地震模拟装置、双向流模拟装置和隔水密封装置。地震模拟装置的振动台体的上平面与试验波流水槽的底平面保持平齐,在振动台体上平面的周边与试验波流水槽的底平面之间设有所述隔水密封装置,吸收式造波机装置设置在试验波流水槽内的首端,双向流模拟装置的造流泵通过管道与首端均流箱和尾端均流箱连接。该系统试验模拟功能齐全,可以模拟出海洋结构在各种荷载联合作用下的不同输入激励试验工况,地震、波浪、海流的试验模拟均为全数字控制,控制精度高、试验功能多样。
-
公开(公告)号:CN103422473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88160.6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抗震结构,在沿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主体的坝高0-H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之间铺设有中间夹层,其中H为坝高;中间夹层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层或预留有垂直分缝的塑性混凝土面板层,当中间夹层采用塑性混凝土面板层时,塑性混凝土面板层所预留的垂直分缝与混凝土面板所预留的垂直分缝交错排列,中间夹层的表层涂刷有防护层。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面板与垫层之间铺设中间夹层,并充分利用了沥青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改善面板运行期和地震期受力的面板结构形式,有利于工程上高效便捷地进行施工。尤其是通过铺设塑性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协调原有的混凝土面板与垫层料之间的变形,防止面板被拉裂而造成渗漏。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1910786854.X
申请日:2019-08-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21B47/0228 , G01D5/14 , G01B7/30 , G01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霍尔元件的新型磁感测斜仪及测量方法,针对传统电阻式测斜仪测量范围小、测量精度低、耐久性差等缺陷,采用霍尔元件作为倾角传感元件,通过测量霍尔元件的霍尔电压变化大小,准确反映测斜仪转动倾角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也可以得到滑坡体位移的演化特征。通过此技术对变形较大的特征点或滑动面附近测试点进行后期变形连续观测,对边坡滑动变形进行预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磁感测斜仪对于提高测量精度、量程、准确反映滑坡体位移变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可更好地为边坡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615842.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高效的超深覆盖层土石坝防渗墙应力变形的精细化分析方法,步骤:1)开展超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防渗墙两端土体的网格敏感性分析,得到精度收敛的网格尺寸;2)采用增量迭代法开展超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的数值模拟,得到防渗墙‑心墙接头附近和防渗墙底部土体呈带状剪切的局部大应变(剪切带)位置和长度;3)在剪切带位置处设置薄层单元模拟土体的局部大应变特性,同时放松周围同土体的网格尺寸要求,建立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防渗墙受力状态的高效精细分析模型;4)采用增量迭代法开展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的非线性分析,求解出防渗墙应力和变形,对防渗墙安全进行评估。本发明为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防渗墙的安全评价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94333.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石坝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深厚覆盖层上面板坝混凝土面板与防渗墙间水平防渗的设计及施工方法。所步骤如下:1)施工混凝土面板坝坝体,混凝土防渗墙、趾板和面板;2)防渗墙下游侧至趾板下部设置并施工沥青混凝土;3)防渗墙顶部包裹高塑性土和粘土并水平延伸至面板。本发明设计防渗墙与面板之间的沥青混凝土水平防渗层,取消连接板及其与防渗墙的止水缝结构,同时在防渗墙下游侧与趾板底部设置沥青混凝土的第二道水平防渗体,同时采用粘土和沥青混凝土双层防渗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防渗体的渗流破坏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