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747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347791.4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25B11/04 , H01M4/36 , H01M10/054 , H01M4/38 , H01M4/62 , C25B1/04 , C25B1/23 , C25B3/26 , C01B32/1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环负载金属单原子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在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环模板表面负载金属氧化物,再进行高分子聚合物包覆得到三明治结构,最后高温碳化,g‑C3N4模板分解,g‑C3N4模板高温分解产生的含N物种中间产物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形成金属与氮配位的化学键,促进金属氧化物向金属单原子的转化,得到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环负载金属单原子材料,所制得的材料以氮掺杂中空碳纳米环为基体,金属单原子直接负载于基体上,具备高度分散性特点,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和电催化领域。同时,本发明制备过程可控,对设备条件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66838.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化学氧化制备杂原子掺杂型碳点的方法,属于纳米碳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磷酸、苯硼酸、尿素等作为杂原子掺杂前驱体制备水溶液,将杂原子前驱体负载于玉米芯之上,再经碳化处理得到电极材料。以杂原子掺杂后的碳化玉米芯作为工作电极,在恒定电流下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得到杂原子掺杂型碳点。本发明公开的方法简单、安全、可控,可以实现杂原子掺杂型碳点的高效绿色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143849.9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二硒化铁/蜂窝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储能转化技术领域。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硝酸铁为前驱体,制得碳化铁纳米颗粒内嵌的蜂窝碳,然后将其硒化,得到二硒化铁/蜂窝碳复合材料。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九水硝酸铁溶于去离子水,搅拌形成螯合物溶液;将螯合溶液鼓风干燥,经研磨后得到棕黄色混合物;将棕黄色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热解,得到碳化铁内嵌蜂窝碳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放入管式炉内,用原位产生的硒化氢气体对其硒化,即得目标产物二硒化铁/蜂窝碳复合材料。二硒化铁/蜂窝碳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开放的骨架结构,其上负载的二硒化铁具有独特的多室、薄壁纳米腔体结构,表现了高容量的储钠倍率性能及长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91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29562.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02 , B01J23/745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制备方法及氧化脱除废水有机物的应用,其属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氧化石墨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亚铁盐混合均匀,通过气泡模板、Fe2+原位还原、水热自组装技术制备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再经过洗涤、冷冻干燥后得到石墨烯复合气凝胶。该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具有孔隙均匀、机械性能优异、电催化活性高、易回收利用等特点,适用于三维电极构建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消除。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简单易得,环境友好,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29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02932.3
申请日:2011-04-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泡沫炭负载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油污的应用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炭素材料科学技术领域。这种泡沫炭负载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是将泡沫炭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负载纳米碳纤维得到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含有油污的污水中,油污脱除率可达100%。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油污脱除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易于分离和循环使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330566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10046708.1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模板炭化法制备具有规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炭。该方法是以商品Y型沸石为模板,有机物糠醇为碳前驱体,经模板材料的预处理;制备有机物/模板复合物;炭/模板复合物的制备;模板的去除等工艺步骤,将有机物填充到无机多孔规则材料的纳米孔道内,经聚合、炭化,脱除模板处理,制得粉状或粒状多孔炭。本发明制得的多孔炭具有规则结构、高比表面积、高孔容、孔尺寸呈单分布等优点,且产品的产量可控。工艺路线简单,条件温和,常规设备,原料易得。在气体、液体的精制与分离,电子工业,生物材料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948148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34271.1
申请日:2006-1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炭素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由煤炭液化副产物制备有序结构中孔炭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煤炭直接液化过程的副产物沥青烯类物质为碳源,中孔硅分子筛SBA-15为模板,经模板和原料的预处理、有机物/模板复合物的制备、炭/模板复合物的制备、模板的去除等工艺步骤,将常温下为固态的有机物利用有机溶剂夹带技术填充到SBA-15的纳米孔道内,经聚合、炭化、脱模处理,制得粉状中孔炭。本发明制得的中孔炭结构规则,比表面积和孔容高,孔径分布范围窄,结构可控;中孔炭制备工艺路线简单,条件温和,设备常规,产品的产量可控,适宜批量生产,可用来作为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剂、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催化剂载体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281710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03135005.4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0B4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化学反应工程、等离子体科学以及炭素材料科学相交叉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为核心,由煤和水蒸汽为原料连续制备泡沫炭材料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将粉煤和高温的水蒸汽直接喷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中来连续制备泡沫炭材料,即利用高温且富含高活性粒子的电弧等离子体一步完成原料的混合、发泡、泡沫炭材料的合成、炭化以及石墨化。电弧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是压缩空气,通过外加磁场实现电弧的旋转。装置结构新颖,手段先进,它由水蒸汽发生和供给系统、煤粉输送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固体收集器、气体的冷却和净化系统、防爆装置、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和引风机组成,它们的连接按自上而下和从左到右顺序为:水蒸汽发生和供给系统、煤粉输送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固体收集器、气体的冷却和净化系统、防爆装置、压力调节系统和引风机,水蒸汽发生系统和煤粉输送系统分别通过供水蒸汽管线和煤粉输送管线与等离子体发生器连接。制备的泡沫炭材料应用领域广泛。该方法和装置具有生产连续、操作简便可控、工艺流程短以及系统工作稳定等特点,制得的泡沫炭石墨化程度较高,具有独特的导热性能,作为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807715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510047800.X
申请日:2005-1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D01F9/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煤炭直接液化残渣为原料,采用电弧等离子体炬制备纳米炭纤维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未经任何处理的煤炭直接液化残渣置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中热处理,氮气作为电弧工作气体,在常压下,经120-175秒后,即可得到纳米炭纤维材料,制备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催化剂。该制备方法工艺路线简单,原材料为煤炭加氢液化工艺的废弃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利用煤液化残渣制备高附加值、功能炭纳米材料的好方法。可望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锂离子二次电池阳极材料、双层电容器电极、高效吸附剂、分离剂及结构增强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803624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10136801.1
申请日:2005-12-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氧化锌纳米/微米空心球的批量合成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技术手段实现氧化锌空心材料的大批量合成,其特点是直接以锌粉或氧化锌粉为原料,经过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直接合成纳米或微米氧化锌空心球。通过调节原料锌粉或氧化锌粉的蒸发温度、产物的沉积温度或采取加入催化剂的方法,实现氧化锌纳米棒或纳米带与氧化锌空心球材料的原位组装合成。制得的氧化锌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及良好的生物亲和性能,在纳米光电器件、电子器件、纳米生物医药封装、催化等众多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
-
-
-
-
-
-
-